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间叙事对今日影视作品的表达有着深刻的影响。以香港电视剧《金牌冰人》为例,从难题的设置与人物形象塑造两方面的探讨可以分析出传统机智人物故事对影视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暴力影视作品的主题看似以暴力对付邪恶,是伸张正义,伸张公理的,然而其本质上有文化的粗暴性、野蛮性,极易模仿。暴力影视作品的美学特性和文化特性与青少年的攻击暴力犯罪有很大的契合性。文章基于这种契合性,从暴力影视的特性以及青少年自身视角探析了预防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电子媒体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声乐艺术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也受到了其它各种艺术形式的青睐.影视作品中引入声乐艺术,可以将影视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广泛传达,并赋予其更为深刻的艺术效果和情感表达,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在阐述影视作品中声乐艺术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声乐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审美价值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的日益强烈,处在思想行为最易受外界影响的青少年能否适应社会的这一深刻变化,是关系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西安地区部分犯罪青少年的调查,从社会影响方面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方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民生题材的影视作品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和内容,它不仅推动着文化艺术创作的进步,而且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本质的深刻诠释。从民生观念走向人民意识,从民心工程走向时代使命,从发展本位走向倡导公平,民生题材影视作品的审美价值直指人性美与人文美,审美视角直指情感美与人格美。民生题材影视作品如果忽视审美价值实现的基本规律,自然的审美过程就会演绎为非自然的功利过程,远离预期的教育目的和传播目标。因此,美与审美的对话、审美体验的生成、艺术与传播的相统一等,是民生题材影视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和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影像主导的信息时代,影视作品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影响的类型出发,继而考查影响的过程和方式,揭示了影视作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网络化作为人类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必然会深刻地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本文拟从网络社会化的特点入手,来谈一下网络化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其带来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格兰顿·斯沃斯奥特的《祝福动物与孩子》表现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三个主要因素: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和社会文化.这三个因素分别对青少年的性格形成、心智发展以及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小说中的青少年团队深夜解救野牛的冒险之旅正是孩子们在独立人格和精神上的成长之旅.小说唤起了人们对弱势青少年和处于生存困境的野牛的重视,实现了文学作品对社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武士道精神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尤为深刻,同时也影响着日本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本文通过对武士道精神的研究,论述其对当代日本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优秀影视作品的影响力是非常深远的,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近年来,国内外影视作品的数量越来越多,题材越来越丰富,制作效果越来越精良,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视作品及其剧中的人物,以及这些影视作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格雷厄姆·格林是20世纪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的基本特色表现为惊险的小说情节同严肃的道德主题的完美结合和独特的电影技巧的运用。格林把电影化技巧不着斧痕地化用进短篇小说《过桥》中,使他的文字组合带有浓郁的视像性和表现力,使他的小说的艺术层次与思想内涵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体育赛事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与体育赛事节目有关的侵权案件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关于体育赛事节目的“盗播案件”日益增多。究其原因,我国《著作权法》中对体育赛事节目的立法缺位是首要的原因。无论是根据洛克的劳动财产理论、功利主义理论及卢梭的社会公认理论,还是结合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客体独创性、可复制性等基本属性来分析,体育赛事节目都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立法者应借此次《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之机,对体育赛事节目的可版权性作出明确规定,并将其连同电影作品、以类似于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等一起归入“视听作品”的范畴,从源头上杜绝体育赛事节目“盗播”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由于青少年本身法制观念的缺失,以及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并逐步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要想有效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社会、家长和学校一方面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修养教育,对之加以健康引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必要的技术防范措施,通过优化网络环境来减少或避免不良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古英雄出少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少年、优秀少年。从他们的事迹中,可以折射出当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沉着镇静、智勇双全的英雄本色;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崇高精神;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优秀品格;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纯朴善良、心怀感恩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既凝聚着民族的希望,也显示出人类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王重民先生《李清著述考》一文,对晚明重要史学家李清一生著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共考得李清著作二十种。今查阅明清之际各种目录书籍,发现王文对李清著述的考证尚不完备,其所考二十种著作中有十五种需要补述;并检得王文未考李清著作达十四种之多。依据各种目录书籍对李清著述进一步详加考索,可弥补王文考证之缺漏,并有利于李清著作的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16.
工伤认定是工伤处理中的最重要阶段,是否认定为工伤,对劳动者的利益影响重大。工伤认定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使得工伤认定不偏离立法的本意。应该坚持雇主无过错责任原则、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和工伤认定法定原则。从维护劳动者利益出发,增加“与工作有关”的法定核心标准,工伤认定权法定化,对正确理解和认定工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暗”和“光”是从《柠檬》以来棍井基次郎文学作品的一贯主题。然而,随着梶井文学观的变化和作品内部层面的深化,在不同的时期,“暗”和“光”的印象又呈现不同的样态。中期,即伊豆汤岛时期,随着梶井基次郎在创作方法上转而追求观念上的绝望,“暗”的主题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本文通过梶井基次郎中期作品的分析,考察伊豆汤岛时期梶井文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王国维哲学美学著述的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忽略王氏著述的发生语境,看不到王国维多种著述中所面向的共同问题即人生意义问题;其二,不能超越学科局限解读王国维的哲学美学著述。突破研究者的时代局限,从王国维所体验的语境理解王氏著述或许可以发现其原本意义,王国维为文化转型期开出的药方对于延续至今天的文化转型仍有借鉴意义。只有突破学科限制看待王氏的一系列著述,才能对其做更深的理解,激活其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1985年以来,20世纪俄罗斯著名小说家巴别尔的作品出版和学理研究在俄罗斯学界日渐深入,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在细致发掘、整理、归纳、注释和出版作品的基础上,研究者对巴别尔的文学遗产进行重新解读和当代阐释,更加注重巴别尔作品中的认同问题,关注巴别尔与同时代作家、俄波革命及犹太族裔的关系,瞩目巴别尔的多元文化身份和体现在作品中的悖论艺术特色。当代俄罗斯巴别尔研究的变迁,既部分反映着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发展概况和思想文化特点,也表现出俄罗斯学界的研究特点,即在去意识形态过程中,与社会主流思想展开对话,扩展作家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国小说家笛福的作品,一向以冒险经历和斗争精神闻名于世,但其彰显出的殖民主义烙印,同样广受学界关注。以批判性的视角,从历史成因、表现形式和社会影响三个维度,对笛福文学作品中的殖民主义烙印进行全新的体系构建和理论探究,以期促进对笛福作品实现全面、客观、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