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科学进行定位,首先需要理解科学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活动,并且区别于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科学视为一个系统,则它包含着科学事实、科学方法、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四大要素。科学系统中的四种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对科学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公众对科学与伪科学、非科学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与工程的结构性差异汉斯·波塞尔,等(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工程最初被理解为自然科学的应用。科学和技术之间这种狭隘的关系是历史的、系统的误解,科学与工程之间的区别是需要进一步澄清的。大多数情况下,哲学家不思考像技术这样的东西。他们宁愿讨论“动物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也不讨论“制造工具的人”的产品。科学家有时也看不起技术,把技术看作是一种对科学的不科学的应用,只是在他们需要新的复杂的测量仪器时,才把技术看作是辅助的科学。历史的论证轨迹是:工具比科学古老得多,甚至所谓的工业革命也是技艺精湛的工匠传统的结果而…  相似文献   

3.
关于技术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技术有两种:经验技术和科学技术。由于这两种技术的来源或形成的基础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本质差异。即使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也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现代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搞清楚经验技术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区别以及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对我们今天开展技术创新,争取早日在科学技术方面赶上西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讨工程与技术之间的区别,分析了技术评价模式的局限性,指出就克服技术的负面社会作用而言,工程社会评价是较技术评估更为可行的措施,并介绍了工程社会评价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 ,并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领先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社会需要与科学发展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需要从宏观上规定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向,科学又促使抽象的需要转化为现实的需要;科学的发展通过相应的技术中介既满足已有的社会需要,又引发新的社会需要,从而构成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社会需要只是科学发展的外在利益驱动;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对未知领域的强烈好奇,以及科学问题的提出、确立和解决,构成了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是现代技术的基础,现代技术是科学的具体应用。直接满足社会需要的是技术而不是科学。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那种尊崇应用技术,轻视理论科学的功利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7.
关于科学、技术、工程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钱学森院士对科学与技术相互关系的论述以及对技术科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钱学森的系统学和系统工程的观点,进一步分析了工程的特点以及科学、技术和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技术问题是技术认识活动过程中已行与未行、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是技术认识的起点,科学理论和经验是技术认识的基础。在技术认识中,理论与经验之间,技术活动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产生技术问题,科学理论的技术开发同样会出现技术问题。对工程师来说,还需要对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确定技术问题是真实的和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关系是一个相当陈旧的话题,也是一个常写常新的主题。在历史上,共有四种典型的科学-技术关系观及其模型;当前,科学-技术关系的探讨出现了新动向。其中,技术哲学家主要集中于讨论技术知识的本质及其在科学认知中的基础作用;而史学界则围绕保罗.福曼的长篇巨著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为什么会成功?科学的成功说明了什么?这是如何合理地理解科学的重要论题之一。科学实在论的“逼真”论证和“无奇迹”论证认为,科学的成功说明了科学理论是对实在的正确的或近似正确的描述;劳丹对此进行了逐一反驳。他认为,科学的成功只说明了科学方法的可靠性。对科学成功的这两种理解都是片面的和狭隘的。关于科学成功的理解应该是多维度的,既有历史的、认识的、方法的、经验的维度,也有社会的维度。当我们把这些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科学的成功时,科学的成功说明了科学只是在整体上对世界的内在机理的模拟,真理是两者的相似程度等于1的理想状态,是科学追求的目标,科学理论是在谈论世界,而不是描述世界。这是关于科学成功的一种弱实在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探讨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5项原则;并初步描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经济学概论、信息技术经济学理论、信息技术经济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经济学应用四部分.本文对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探讨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5项原则;并初步描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经济学概论、信息技术经济学理论、信息技术经济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经济学应用四部分。本文对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幻小说具有科学基因与文学基因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属性从根基上决定了科幻小说与科技创新有着不解的情结,从科技探索的动力层面和科技成果的孕育层面论述了科幻小说的创新价值,以期引起人们对文学科学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钱学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运用实践论、系统论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在这一体系中,他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并倡议要将科学技术业作为事关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产业大力发展。同时,通过吸收国外系统工程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科学技术与国防建设的经验,实现了中国系统工程领域的自主创新。此外,钱学森的"大成智慧思想",在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论问题上,提出了极为深刻的见解,为我们研究新时代创造学方法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科技工业园文化是在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 ,它具有不同于其它区域文化的特点 :整合性、创新性、融合性、虚拟性和网络开放性。作为高技术时代产物的科技工业园 ,在某种程度上说 ,就是一个技术共同体创新活动场所。因此 ,科技工业园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技术共同体文化。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农村技术水平长期以来发展缓慢,主要就是因为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低效和有效需求疲软。推进福建农村科技进步,首先必须扩展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其次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成果产出的有效率和转化率;三是培养人才,增强农业科技发展的人力资本动力;四是激励农民对农业技术需求,变被动接受为自觉行动;五是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把科技特派员制度置于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的转变过程 ,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分析其未来走向 ,提出创新、完善、提升的主要对策。科技特派员制度从直接层面看 ,是解决农民的科技需求与目前农村科技推广体系不相适应的矛盾 ;进一层看 ,是通过机制创新 ,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 ;更深层看 ,则是当前政府对农村科技推广要不要管和如何管的问题。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入世”的严峻挑战 ,农业技术推广的特殊性 ,农业技术市场发育程度低 ,以及农业科技推广资源基本集中在政府等一系列原因 ,政府对农村科技推广仍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是 ,推广体系和机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 ,正是这种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符合现实情况的新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必须朝以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与政府的支持、保护相结合的方向进行创新完善 ,实现在更高基础上的超越与转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对建国60年中国“技术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主要包括:中国“技术经济”科学技术的产生背景;“技术经济”科学技术与技术经济学的关系;“技术经济”科学技术与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国“技术经济”科学技术与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着传递科技信息、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发现和培养人才、对科技创新进行检验等作用。面对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挑战,科技期刊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加快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