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运用北碚区1990—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北碚区土地利用动态、土地利用程度等变化情况。总结了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管理机制和社会行为五个方面,并针对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对北碚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剑阁县2007—2010年土地利用统计数据,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和土地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分析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并且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剑阁县在2007-2010年间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较为明显;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工业发展、旅游业发展是剑阁县土地利用变...  相似文献   

3.
依据2002-2008年池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安徽省池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相关统计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土地类型变化看,具体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最大,林地增加最大,建设用地面积有较大数量的增加;从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来看,建设用地的年变率最大,变化速度最快,耕地变化速度也较快,草地和未刺用地的变化速度最慢;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效益等是引起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同城化背景下,基于RS与GIS,以2003-2009年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依据,开展了醴陵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研究。首先对醴陵市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然后从空间分异、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方面对醴陵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分析,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建立不同用地类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技术发展因子和农业技术发展因子是影响醴陵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咸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旨在解决当前咸阳市经济发展与用地矛盾,为咸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规划提供借鉴.利用2002—2006年咸阳市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和咸阳市统计年鉴数据,分析研究此期间土地变化趋势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进而建立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指标体系,利用软件进行分析,寻找出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研究各个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咸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人口、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通县1995—2014年社会经济数据,通过SPSS等软件,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主成分分析法及典型相关分析法等技术与方法,系统分析了1995—2001年、2001—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4年不同时段大通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大通县主要地类为耕地、林地、草地,期间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有所减少,林地、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增加;与其他几种地类相比,耕地的变化量和变化率较为平稳,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动最大的是未利用地,其次是水域,再次是建设用地;2010—2014年间除林地外,各土地类型动态度都呈减少趋势,减少速度最快的为水域,减少速度最慢的为耕地;土地利用程度呈现波浪形发展趋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和政策因素也是大通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轨迹及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6—2009年辽宁省土地变更数据,运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析了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轨迹,研究发现辽宁省农用地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呈上升趋势,其中耕地和牧草地下降趋势明显。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对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起驱动作用的社会经济因子主要有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城市化因素。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推动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以来,重庆市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引起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的相应变化。通过以重庆市万州区、北碚区、酉阳县为研究样点,剖析了其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和景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然后运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动态预测GM(1,1)模型分析了样点主要地类变化的驱动力,并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向有利方向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丰都县1996-2004年的建设用地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对建设用地变化的社会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对今后研究类似地区及西部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04年丰都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量变化出现了两个增长期和一个减少期,交通运输用地平稳增长,水利设施用地波动较大;(2)丰都县土地利用变化受政策因素影响大,除此之外,利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表明,人口因素和第一产业是其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社会驱动力。笔者认为丰都县建设用地变化社会驱动力应改变为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导因素驱动,并重视人口因素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徽州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1500--190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驱动.明中叶以后,徽州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人地失衡带来的社会系统压力加快了土地管理方式调整和农业人口转化;发展中的徽商把资金投向土地则加速了变化进程,尤其族田开始膨胀.棚民大规模"土地上山",引发严重的土地生态问题,频繁的自然灾害加剧了这一形势并影响到粮食生产及土地质量.同时上述几种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又是关联互动的.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建平县土地利用结构预测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建平县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平衡表数据,运用马尔柯夫理论与方法,构建这期间土地利用结构的平均转移概率矩阵,检验马尔柯夫模型预测土地利用结构的可行性,检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行。预测建平县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并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预测期内建平县耕地面积继续减少,但减速放缓,园地面积继续增加,建设用地平稳发展,但水利用地减少。建议建平县调整农用地结构,提高农用地比较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地域,总结分析了江苏旅游业与土地利用的现状特点,并对2004~2008年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土地用途类型的单一动态度和省域范围内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对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用途转变与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土地资源用途转变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南通市为例,分析经济较发达区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和集中化趋势,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矩阵和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马尔柯夫过程模拟模型,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和农业土地用途相互转换分析,对土地利用演变趋势做出了预测,提出了促进经济较发达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方法:本文基于DEA模型、超效率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利用山东17地市2004—2013年的投入面板数据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山东土地利用综合效率较高,但非最优。土地利用总体处于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状况,规模效率在综合效率变化中起主要作用;Malmquist指数显示山东土地利用动态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技术效率成为制约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效率的整体提升依靠的是技术进步指数的改善。对策建议:通过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化以及强化规模经济和技术效率等方式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回归分析是研究与构建土地利用变化机制量化模型的一种常用方法 ,偏最小二乘回归是一种能在一个算法下同时实现回归建模、数据简化和两组变量间相关分析的新型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文章选取上海市嘉定区 1984~ 2 0 0 1年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数据 ,选取 6种基本土地利用分类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 ,12个基本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为解释变量 ,分别应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城郊土地利用与城市长远发展和城市农产品供给息息相关,根据长沙市近郊8个乡镇26个村的236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土地流转特征、土地认知和社会因素等五个方肼进行回归分析探寻影响城郊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流转土地农业生产所占比重、流转价格、受法律保护的程度、参加合作组织等5个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家庭劳动人口、土地流转时间、对土地的态度、对土地产权的认识等5个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农业收入所占比重、政府介入程度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3—2007年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类型变更调查和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等模型,通过SPSS软件,对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五年间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7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耕地、园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小,林地、交通用地、居民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的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和公路通车里程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厘清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推进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相匹配,对于生态功能区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生态用地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相结合,深入分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依据ROC曲线检验模型效果和界定最佳预测阈值。模型结果显示ROC曲线的Youden指数为32.7%,对应的预测阈值为0.41,模型效果较为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口规模、承包土地规模、主要收入来源、土地归属认知、村庄地形、村庄类别、租金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不限于经济因素的考量。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持续加速发展的“十一五”期间,土地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与区域经济发展对土地不断增长的需求矛盾进一步凸显。作为我国著名的农业大县———沭阳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利用存在着农业结构不合理、非农业建设用地猛增及后备资源不足等众多普遍性问题,具有新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典型性。结合沭阳县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以社会需求、生态环境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对沭阳县2020年的土地资源结构进行调控配置,以期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并进一步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1-2020年的LUCC遥感数据对黑龙江省13个市(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的互动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土地供给压力增大,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生态空间受到挤压;耕地、林地和草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间转移呈均衡转换态势,部分生态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出;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用地的侵占;相比于耕地和草地的影响,黑龙江省林下经济的发展会对未来经济增长产生更高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