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五论《孙子兵法》的辩证思维王向清拙文《践墨随敌,主随客变》①、《以迂为直,以患为利》②分别阐述了《孙子兵法》辩证思维的灵活性原则、对立统一原则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本文试图对这一课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途有所不由,军有所...  相似文献   

2.
水的原始意象在《诗经》中的寓意@董月红$甘肃省天水师范学校!甘肃天水741018  相似文献   

3.
电影《人在囵途》中的许多幽默对白让人捧腹大笑,文章以这些经典台词为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幽默言语的理解过程,解释幽默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朝觐途记》是我国清代著名回族学者马德新于公元1841年至1849年前往阿拉伯朝觐、游学的沿途日记和见闻录,是马德新亲历阿拉伯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通状况、民俗风情后,留下的一份珍贵记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朝觐途记》的版本源流、文献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故训汇纂》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汇辑先秦至晚清古籍中字词训释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此书是继清代训诂巨著《经籍籑诂》之后对我国两千余年训诂研究成果的又一次整理与总结。本文从编纂思想、资料收录范围、训诂资料信息量、编纂体例等四个方面比较了《故训汇纂》与《经籍籑诂》的异同,说明《故训汇纂》一书的特色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一书中明显表露出《圣经》情结。他把女主人公凯瑟琳塑造成了耶稣基督的化身.多次用《圣经》中常见的“尘土”意象作为象征性的背景。他还借男主人公亨利由恶到善的思想转变过程,揭示了由于战争的罪恶人类注定走向毁灭.只有弃恶从善。才是人类唯一的出路这一深刻主题,从而在作品中“复活”了《圣经》一书中对人类“救赎之途”的期望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泰囧》不仅是国产电影的票房奇迹,也是成功的事件营销与网络口碑公关传播实践根据国家广电总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年的票房前十名影片中,《人再途之泰囧》、《画皮Ⅱ》和《十二生肖》3部华语片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人再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以3000万的小制作荣登票房榜首,成为首部突破10亿元票房的国产电影。  相似文献   

8.
《故训汇纂》与《经籍■诂》宗福邦《故训汇纂》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汇辑先秦至晚清古籍中字词训释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此书是继清代训诂巨著《经籍■诂》之后对我国两千余年训诂研究成果的又一次整理与总结。本文从编纂思想、资料收录范围、训诂资料信息量、编纂体例等四个方...  相似文献   

9.
李运启长篇小说《迷途》的主人公陈文秀,其心路历程集中体现了人性与魔性的斗争,其"迷途"和"识途"不仅是对人生的困惑追问,更是对当下知识分子存在境况的深刻反思;在《迷途》的文本世界中,作者提醒所有身处迷惑状态的知识分子们,如何站在历史纵深角度去思考出路、寻找药方和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的《九歌》研究 ,将传统“小学”考据方法与西方文化人类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认为《九歌》作为文化典籍在其流变中经历了由“神话”到“经典”、由“宗教”到“艺术”的发展 ,这是一个从以娱神为目的的巫术礼仪 ,到礼乐教化的歌舞仪式 ,从“祭坛”到“舞台” ,从“祭仪”到“戏曲”的文化史演变过程。由闻一多《九歌》研究开辟出来的人文关怀视野和舞台美学的感悟和领会之途 ,在《九歌》和《楚辞》研究史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今文《尚书》之《尧典》叙述尧观象授时、举贤任能、巡狩四方等事迹,树立了高大光辉的明君形象。从其材料来源、思想观念、语言形式及战国典籍的征引等多方面来看,《尧典》应编成于春秋时期。其编者应是孔子,春秋时代官学下移、私学兴起,讲史之风盛行,孔门以讲史教学,故孔子有编辑旧史佚闻之举。从文体方面来看,《尧典》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骨干,与《商书》、《周书》誓、命、训、诰诸体差别较大,具备了“传记”的诸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借鉴与模仿是文学发展的必经之途。蒙古族本子故事《殇妖传》在其情节设置和法宝、阵法、坐骑等方面的设置上有显明的借鉴与发展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的叙事特征。这种创造性的模仿和借鉴,使《殇妖传》成为了具有较为显著的蒙汉文化特征的文学佳作。  相似文献   

13.
要从小说美学上探讨《红楼梦》的成败得失姚雪垠时光如流,不舍昼夜,本世纪冉冉将尽。回顾一个世纪来,“红学”研究,前后两途。五四以前为索隐派统治时期。迄胡适、俞平伯等出,以考证为主,兼及版本的发掘校勘,贡献很大。七十多年来,继起的红学家们一直沿着胡、俞开...  相似文献   

14.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三七杂言古,载王琦辑注本《李太白文集》第二十二卷。王琦谓此诗“题下似缺‘别人’字”。统观全诗,王琦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因此,诗题应是“下途归石门旧居别某人”。“下途”当是“南下途中”或“江行顺流而下途中”(“东下途中”同)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燕丹子》一书,《汉书·艺文志》不载,始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小说家类,一卷,不题撰者姓名。《旧唐书·经籍志》作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作一卷,皆题“燕太子丹撰。”其后传本罕见流传。清修《四库全书》时,纪昀从《永乐大典》中录出,列入小说家类存目。此书钞本后为孙星衍所得,由孙冯翼刻入《问经堂丛书》。孙星衍后来又重加校订,先后刻入《岱南阁丛书》、《平津馆丛书》。清光绪时,又刻入《百子丛书》。《平津馆丛书》本有孙星衍题叙,并有详细的校勘,故《燕丹子》通行之本皆源出于此。古人著书多有不题篇名之例,后人常…  相似文献   

16.
宋新国 《老友》2008,(8):64-64
老友随身读日晡心胸开阔万顷湖图文并茂展云锦点石成金落盘珠知识达观舒筋骨先驱血泪注冰壶春华初绽争奇艳传统承继百寿途为《老友》叫好!吉水县@宋新国~~  相似文献   

17.
东汉末年,荀悦受命以《左传》体即编年史体,重新整理纪传体《汉书》。建安三年,荀悦开始撰写《汉纪》,至建安五年完成。由于《汉纪》据《汉书》而成,乃中国第一部断代编年体史著,故历来不乏探讨两书关系的论著。《汉纪》在史体方面开创先河,但论者鲜有全面探讨《汉纪》与《史记》、《汉书》关系者。其实三书皆记西汉一代历史,而其中所记内容又多有重复,故本文拟通过比勘《史记》、《汉书》与《汉纪》,以补校今本《汉纪》,并据以订正《史记》与《汉书》之讹误。  相似文献   

18.
《刘子》作者究竟为谁,自唐迄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其涉及《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故弄清事实真相不仅对《刘子》的研究十分重要,而且对“龙学”的研究也具有特殊意义。通过爬梳史料,原始以要终,辨析考证,认为《刘子》作者乃梁朝之刘遵。  相似文献   

19.
读《诗》说四灵姚效先在《礼记·礼运》篇中,提到所谓四灵。其云:“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尤以为畜,故鱼鲸不论;凤以为畜,故鸟不裔;城以为畜,故兽不犹;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这段话,不仅讲清了四灵所指,而且说出这四种东西神秘所在。这无疑是汉代人的...  相似文献   

20.
汉字系统的演变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层次的过程。《敦煌俗字典》中收录了大量俗字,同一个汉字的多种形体反映着汉字多途演进的过程。本文从《敦煌俗字典》中的俗字出发,分析这些不同字形产生的内部机制,探寻汉字形体演变的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