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从文化发展的圈层性质对我国商代青铜文化符号之演变进行了分析,认为青铜文化符号是沿着器物层、制度(社会)层、精神(观念)层这三个层面的演变及发展,逐步形成了我国商代所特有的青铜文化.  相似文献   

2.
作为礼器,青铜酒器的诞生与那个时代的精神文化息息相关,反映出了以敬天祀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传统,本文通过对商代社会文化总体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商代青铜酒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商代蜀国青铜雕像文化来源和功能之再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论商代川西平原青铜文化与华北和世界古文明的关系》一文中,我们曾从文化史的比较研究角度出发,指出商代川西平原蜀国的青铜文化,是在其自身文明诸要素的基础上,主要吸收了华北商文明的因素,同时吸收了一些古代近东文明的因素,例如青铜雕像文化、权杖及其象征系统等,最终形成的高度发展并富于世界性特征的复合型文明①。本文拟从文化的进化及其功能性分析的角度入手,对此加以再探讨,就正于海内外方家。  相似文献   

4.
战国初年至西汉末年,云南滇池地区的滇国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化。以大量动物图像为装饰,是滇国青铜文化的突出特征。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将动物图像作为"滇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媒介",并对其进行分类,按分类考察滇人对动物的认知,并从生计、娱乐、宗教及艺术四个方面考察滇人对动物的利用情况,以深化对古滇人生活环境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认识,为历史地考察滇池区域生态环境的变迁提供可信的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5.
商代青铜器以其神秘,威严,庄重的气势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最终穿越历史的长河,在现代人的心里扎下难以磨灭的痕迹!然而假如我们深入的了解那个时期的文化,便会意识到,在商代青铜器的宗教意义是大于审美意义的。而且大都是森严残酷的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严格的说,古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创造了这种威严肃穆的视觉征服力。文章从商青铜器的起源及发展入手,外在表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深入探讨商周青铜器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宗教意义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石作为湖北重要的工业城市,要在武汉城市圈中真正成为副中心城市和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城市,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黄石的青铜文化是提升其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应大力弘扬。本文对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审视,认识到它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然后在弘扬青铜文化的措施上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与主张。  相似文献   

7.
福建先秦青铜器文化类型的初步探索吴春明在研究福建青铜文化的若干论述中,对青铜器文化类型的分析仍然十分有限,这同田野资料中可靠的地层和成组单位的不足有关。本文试图运用类型学手段,通过共出关系的分析,考察成群器物所反映的青铜文化类型,并就不同类型的文化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西江地区青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岭南北青铜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并阐述了历史上西江地区建置郡县的物质文化基础和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9.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代考古资料与古代文献,对青铜短柄翘首刀、卷首刀、大钺和箕形器进行类比分析,发现它们在商代是显示其所有者社会地位和权势的仪杖器。大洋洲的短柄翘首刀、箕形器是商代同类器型中最大者,大钺是商代同类器型中最厚重者,也是商代唯一一处同时出土上述4种青铜仪杖器的遗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泰国东北青铜文化为中心,对中南半岛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进行考察。泰国东北青铜时代遗址所体现的"稻作文化""镯文化""非兵器文化""象文化""贝文化"表明,泰国东北青铜文化和周边的中国西南青铜文化、越南的东山文化属于全然不同的文化类型,为孟高棉语民族先民独立创造的文化。在西南方向,泰国东北青铜文化与泰国中部湄南河平原青铜文化汇合后,对暹罗湾附近地区的青铜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东南方向,泰国东北青铜文化通过泰柬边境进入柬埔寨洞里萨湖地区,对该地区的三隆盛文化产生了影响,继而波及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泰国东北青铜文化对其西北、正北、正东方向其他地区青铜文化的影响不大。种种迹象表明,孟高棉语民族在多点起源、平行发展、密切联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现代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铁器时代开始于春秋时期,所以将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北方少数族遗存视为青铜文化是不妥的。长城沿线的青铜文化以张家口为界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的大坨头文化不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燕山南北的青铜器窖藏分别属于围坊三期文化和魏营子文化。西区以朱开沟文化和李家崖文化为代表,而且二者有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遗存有丰富发达的春秋战国青铜文化,这种文化的发现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末,发现、发掘和清理的各种类型青铜文化墓葬百余座,文化分布地点计有50处左右,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各类质地的器物,其风格与特征既展示出了“北方系青铜器”的一般特点,又显现出了独具一格的区域特征,从而使该地区一跃成为“北方系青铜器”分布和发现的稠密区域,也为中国北方青铜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商代蹲踞的象征符号意义与史前蛙及蛙人图像的生育力象征意义一脉相承,而且与商人的鸟图腾崇拜亦有着某种渊源关系.诸多考古图像资料表明,蹲踞姿势被广泛应用于商代生育神像的塑造中,蹲踞神像生动地表达了商代人的生殖崇拜,是商代的生育力仪式象征.这种神圣的仪式浓缩了商代人的生活实态与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意象的归化英译看翻译与权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汉语文化意象在归化英译中的丢失与歪曲着手,结合翻译与文化交流的关系以及韦努蒂(Venuti)、阿萨德(Asad)等人关于翻译与权力的关系的论述,分析指出相对于英语文化的归化是对强势文化的妥协;汉英文化的交流并不是一种平等的交流;翻译的本质是服务于权力。并倡导异化翻译,尽可能保留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语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5.
立足长江文化的发展,论述天与人、真与美、中与外等长江文化建设的三大关系,阐明长江文化的区位、价值及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16.
"家"字字形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得义于上古人豕密切的共居关系。一个"家"字体现了远古时期的父权制度,蕴含了当时的私有制信息,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17.
商人以鸟为图腾,而商代的青铜礼器上却大量地铸刻着所谓“饕餮纹”(饕餮纹之称当否,后将论及,为了行文方便,暂且如此称之),这一现象启发我们去思考,商人的鸟图腾崇拜与商代青铜礼器上的“饕餮纹”是否存在着内在联系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古时代巫术已成为人们的信仰,而重、黎为最早的巫师,是巫政合一的巫王时代;商代已突破重、黎时代属神属民的局限,演变为巫职专职化(官僚化)的巫官时代,传统的以宗教为主的原始史官发生转型,演变成官僚化的史官。商代文化的特质可以总结为巫史文化;周代文化的空前繁盛,与史官、史职的发达相联系,可视为具有人文精神的史官文化。南北巫史文化各异,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统一的人文理性的北中国的史官文化,与有着原始意象和宗教神秘体验的南楚国的巫官文化,在相互对垒与交流中而走向交融、合流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文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入手,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论述了在大学荚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书院文化的民族特性与历史特性,论述了书院文化开发利用与现代先进文化建设及图书馆发展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