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关于谭嗣同之死众说纷纭,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近代史上的谭嗣同之死,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而谭嗣同本人的生死观实际上决定了这种必然性。谭嗣同的生死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灵魂不灭、无生无死和天命兆世。他认为生命轮回不。死,无生无死,以死为生,并深感于佛教中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言。这些都与谭嗣同本人的特殊经历及其深受佛教影响不无密切的关联。研究谭嗣同的生死观或许能为澄清谭氏之死提供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的英名早已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走向近代启蒙的历史丰碑之上。他以冲决网罗,义无反顾,慷慨赴死,从容就义的英勇行为,成就了完满的人格,唤醒了麻木的民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是谭氏一代人的政治悲剧。诸多的谭嗣同研究成果,对此论之甚详。然而,对于谭氏那部影响深远而又充满矛盾的不朽之作——《仁学》,思想史界尽管众说纷纭,却罕有真知灼见。深圳大学黄卫平同志的力作《思维的悲剧与悲剧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李子君 《新天地》2016,(11):24-25
慷慨赴死 央视电视剧《绝命后卫师》热映,80年前那支为红军突破湘江浴血奋战全军覆灭的红军第三十四师,其悲壮的历史,通过电视艺术再现于人们面前. 红军第三十四师,奉命在长征途中担任全军后卫,在红军向西突破湘江期间奉命坚守阵地狙击数倍于己的敌军,战至最后,终于保障红军主力突破湘江,而自己却被隔绝于湘江东岸最终全军覆灭,师长陈树湘受伤被俘后誓不投降,从腹部伤口掏出并扯断自己的肠子,不屈而死.全师5000余人只有一00团团长韩伟(不甘被俘跳崖未死)等寥寥数人幸存.  相似文献   

4.
《吉姆老爷》是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在英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人公吉姆因一时胆怯,铸成大错,一直背负沉重的道德枷锁,几番退避却无法走出阴影,最终以慷慨赴死实现对道义的担当。吉姆可望而不可及的英雄梦想,吉姆性格中的悲剧因素和社会带给他的重重压力等三个方面造成了他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史上,谭嗣同是一个著名政治人物:他因参与"维新变法"而被处以极刑,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个著名思想家:他以"仁本体"为基础建构了一个仁学哲学体系。近期,为纪念谭嗣同诞辰150周年,围绕着其"仁本体论",河北大学哲学系师生数次专题座谈,研讨其"仁本体论"的建构、内涵及意义。在研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正""反""合"三个相对集中的观点。现将这些观点梳理、修订为一组论文,不仅作为对谭嗣同诞辰之纪念,亦希对儒学本体论的建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史上,谭嗣同是一个著名政治人物:他因参与"维新变法"而被处以极刑,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个著名思想家:他以"仁本体"为基础建构了一个仁学哲学体系。近期,为纪念谭嗣同诞辰150周年,围绕着其"仁本体论",河北大学哲学系师生数次专题座谈,研讨其"仁本体论"的建构、内涵及意义。在研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正""反""合"三个相对集中的观点。现将这些观点梳理、修订为一组论文,不仅作为对谭嗣同诞辰之纪念,亦希对儒学本体论的建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谭嗣同是一个著名政治人物:他因参与"维新变法"而被处以极刑,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个著名思想家:他以"仁本体"为基础建构了一个仁学哲学体系。近期,为纪念谭嗣同诞辰150周年,围绕着其"仁本体论",河北大学哲学系师生数次专题座谈,研讨其"仁本体论"的建构、内涵及意义。在研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正""反""合"三个相对集中的观点。现将这些观点梳理、修订为一组论文,不仅作为对谭嗣同诞辰之纪念,亦希对儒学本体论的建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是内忧外患的时代,也是奋发图强的时代。谭嗣同希望通过变法维新,将中国引向富强之途。因而他对“变”寄予厚望,对通过变法达到的理想境界心驰神往。他论证变法维新的思想武器——或者说,为变法提供理论辩护的则是变易思想。从思想来源上看,谭嗣同讲变易的理论武器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即佛学、中学和西学。谭嗣同建构了自己的变易观,既揭示了万物变易的天地之序,又提出了历史变易的“两三世”说。由于不能辩证理解变与不变(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他一味追求变化日新,而最终陷入极端。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是位多爱好奇、敦于友道的人。在他的平辈朋友中,任安是被他引为知己的重要人物。任安在益州刺史任内曾致书中书令司马迁,勉励他慎于接物,推贤进士;而当任安被武帝非罪下狱论死之际,司马迁不避嫌疑慷慨报书,慰藉即将长逝者的悲愤之魂,并且将自己的“本末未易明也”的千古奇冤和“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的受辱不死、著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代的自杀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主流生死观的最大特点是凸显理性,贬抑感性。中国传统的自杀模式主要有:理性冷静地分析、权衡之后的被迫自杀;;宁死不屈、宁死不受其辱的自杀;;“士为知己者死”的自杀;;为了某种承诺或理念而慷慨赴死;;忧国忧民、怀才不遇且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毅然走向死途;;成仁取义的自杀。记载于中国古代正史中的自杀模式不足以反映古代中国社会自杀问题的全貌。现代中国社会的自杀现象相当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一点是人们大都放弃传统的“好死不如赖活”的观念,转而奉行个我主义、情感至上主义,以及“赖活不如好死”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1.
戊戌政变时,谭嗣同不亡不遁不死不降。自梁启超撰《戊戌政变记》问世后,海内外文史作家、学者,多因袭引用梁氏之描述,取慷慨赴死说,影响至今。梁启超撰《戊戌政变记》时,正亡命日本。处于个人情感悲愤激荡时刻,又不能充分占有资料,所言不尽实录。梁氏当时仅以言论专家称世,且距戊戌政变不过百日,持论更难理智、客观。梁启超用文人的激情描述了那段历史。试图澄清一个流传百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著名的苏格拉底之死在西方哲学中具有三重涵义:在人与神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必然的.死是内在于人生之中的;在人与物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幸福的,死亡就是灵魂从一处迁往另一处;在人与人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独立的,死亡使人自身个别化从而本真地作为他自己而存在.  相似文献   

13.
朝日初升,林雾未散是风景;艳阳高照,万里无云是风景;日薄西山,秋叶染霜亦是风景。美人回眸,风情万种是风景;革命先烈,慷慨赴死是风景;抗震救灾,英雄背影亦是风  相似文献   

14.
花香满径     
巴克莱 《今日南国》2007,(21):70-71
幸福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有希望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职位。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  相似文献   

15.
底层话题是近几年来文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许立志的底层身份也为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体验与关注。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出发对打工诗人许立志的深度抒情进行阐释与解读。一是从诗人自我出发,认为底层诗歌当学会为自己说话;二是从诗人所在的打工群体出发,以人的"异化"与城乡对立为切入点阐述诗人许立志对底层的观照与表达;三是从诗人之死出发,认为许立志的死亡是一种重塑英雄性主体的浪漫自戕。简言之,诗人许立志的诗作不仅传达了自我的情感,也表现了他者的生存境遇,他为信仰而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艺术的"献身"与"理想"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谭嗣同是晚清思想文化界的一颗慧星。他以“以太说”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以激烈反封建专制为特色的政治态度,使他被称为变法时代最有成就的思想家之一。他强烈地图强救亡的爱国热忱,以身殉信仰的献身精神,则被后人奉为磊落慷慨、高风亮节的楷模。他除了是一个思想家、政治活动家以外,还是轰烈一时的文学改良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17.
谭嗣同是近代中国建构哲学体系的第一人,他的哲学思想体系集中表现在《仁学》一书中.《仁学》的哲学思想又集中表现在“二十七界说”中.“二十七界说”思想明确,有其佛学的外表,但其内核仍是融摄儒佛道三家而归宗于儒,实为他追求的“通”或“一”的观念作一个哲学的说明,而“通”或“一”乃是谭嗣同致力于伦理、政治上“平等”观念的哲学依据.所以,通过“二十七界”说,即可剖析出谭嗣同《仁学》的哲学思想实质,即佛道为表,而儒家为里.  相似文献   

18.
史学界一般将谭嗣同定位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派或改良运动左派人物,这一观点有失偏颇。谭嗣同是一位典型的改良主义者,其根据有二:其一,谭嗣同和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期,其思想均未越出康有为的变法轨道;其二,在1898年之后,惟有梁启超才真正继承了谭嗣同的思想,而将谭嗣同奉为旗帜的革命派,其主张与谭的思想只是"形似而实不是"。革命派扬嗣同而抑康梁,不仅是对康、梁、谭个人之不公,而且也混淆了革命派与改良派的真实界限。  相似文献   

19.
湘军在晚清历史上声名显赫.作为湘系官宦子弟,谭嗣同最初对湘军有着一种朴素的认同感.他赞颂湘军的功业,崇仰湘军人物并以之作为偶像.但是,到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谭嗣同开始打破偶像,对湘军及其人物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与否定.发生这一转变的深层原因在于谭嗣同放弃了他早年尊崇的"圣人之道",转向了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在这种情况下,湘军作为清廷维护其封建专制主义"私天下"的工具,自然遭到了谭嗣同的唾弃与痛恨.  相似文献   

20.
南宋诗歌中的责任伦理具体体现在爱国的责任意识和爱国的责任行为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抒发山河破碎之痛、报国之志以及报国无门的悲愤;后者表现为纪闻、纪实,讽谏、揭露与批判,赞美、鞭策和激励,出谋划策,坚贞不屈、慷慨赴死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