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英汉互译的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本文通过翻译实践,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对翻译时存在的词汇空缺现象加以研究,旨在使译文趋于完美。  相似文献   

2.
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言的结构规则看,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也是语言这个庞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看,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往往显得最为突出,涉及面也最为广泛。试图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出发,从比较中英词汇的文化内涵入手,通过对比,反映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且对词汇文化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汉、法两种语言中一些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上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揭示了动物词汇的文化功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两者密不可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必然反映在其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尤其是在词汇层面上。语言中某些特殊词汇除本身固有的意义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指事物的词汇的内涵未必相同。文章从社会学、语义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特殊词语的文化内涵的对比,揭示了中西文化间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文章通过大量典型的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揭示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帮助学习者确定英语学习的重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从而避免在汉英翻译时出现中国式英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在形态、词法和词汇上有很大的差异 ,这给我们翻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本文通过分析、对比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形态 ,指出它们的异同 ,这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7.
汉语和英语的差别有很多。从语言结构的角度,通过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结构、单句结构、从句结构、文化原因等方面的对化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篇章四个平面上对英汉两种语言语用意义中表示“强调”的手段进行对比 ,既强调共性 ,又突出差异。  相似文献   

9.
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和语言类型,在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差异。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组织方面的差异,探索语言对比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词汇选择、构建句子和篇章组织方面做出正确判断,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 ,我们往往要遵循严格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多种方法的综合性运用 ,会令我们的翻译作品意义严谨 ,表达准确。本文以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现象为大的着眼点 ,从词汇意义、词语搭配、词序等几个方面入手 ,在对比中求同 ,深入细致地阐述了翻译过程中常见的语言问题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濒危语言研究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语言种类丰富,处于濒危状态的语言也较多,可以分为濒危语言和濒绝语言两类。造成中国的语言濒危的因素有民族杂居、族际通婚、使用人口少等等。濒危语言在语言使用和语言结构上有其特点。中国的濒危语言对语言史、语言谱系分类以及民族历史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中国濒危语言研究的任务有研究语言衰变的特点和规律,探寻减缓语言濒危趋势的办法,积极抢救记录濒绝语言材料等等。中国濒危语言可通过实施以下策略进行保护:借鉴国外经验,立法保护,纳入政府和学术部门的工作范畴,政府拨款立项,对不同层级的濒危语言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建立中国濒危语言网站、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建立濒危语言保护示范村社。  相似文献   

12.
声调是台语族语言的重要特征,对于首次接触这些语言的学者来说,声调的确定往往非常棘手,方法不当常常会劳而无功。美国著名语言学家W·J·格德尼在对不同地区台语族语言进行广泛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快速确定声调系统的规律,通过一组词汇可以快速确定台语方言的声调,提高田野调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词序,是指词按照某一语言的规则在序列中所处的位置.由于汉语和日语在语法结构上的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词的排列次序也很不相同.其首要的一点是在句子结构中,汉语以谓语为中心,日语以谓语为归结.还有动宾结构、介宾结构以及否定结构中两者呈现不同的词序,等等.在教学中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汉语和日语的语法特点,了解汉语和日语不同的词序规则,并阶段性地归纳、分析日本学生在汉语词序习得方面的错误及其原因,使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能够成功地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企业较少,企业不能统筹安排好信息化投入资源的状况,对企业信息化投入资源进行了分类,并基于BPR的思想对企业部门进行了整合,运用模糊理论建立了企业信息化资源最优配置模型,为企业在不同部门间合理分配信息化投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就发生了语言接触。对语言接触的研究称为接触语言学。语言的接触会产生各种现象,包括语言趋同、借用、词汇重组。语言相互影响最常见的是词汇互换。语言接触的影响会进一步涉及语言基本的特征,如语法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翻译归根结底是两种语言间信息文化内涵的转换,是一种异语语际交换过程。一般说来,用任何语言表达的信息都可以译成另一种语言,这是由人类的共性和语言的共性(universals)决定的,这也是语言间对称性这一构想的基础。本文从语言学和跨文化角度对翻译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探讨,提出语言间的不同的对称性(symmetry)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从科学的角度论述了无论异语间的言语行为形式多么千差万别,语言间对称性这一本质规律总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蕴含其中。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将这一科学规律与在一定区间浮动的最宽泛的模糊现象相结合,才能达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7.
自然语言(或日常语言)是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不可能是完备的,但自然语言是最初始的元语言,认识活动不可能绕开自然语言。哲学需要一种建立在自然语言基础上的元语言。语言哲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哲学命题的解构分析,更应该展开元语言的建构分析,即通过转换等语言结构分析程序建构出反映认识范畴的表达式。比如概念分类和整体切分作为不同的认识范畴,通过日常语言学派的词语用法分析不容易区分开,通过转换分析建构出表达式,可以有效地得到区分,相关的外延扩大和限制问题也能得到解释。语言哲学建构分析既要预先关注哲学中的认识范畴,也需要掌握语言结构分析程序。语言哲学和语言学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有的学者致力于寻找语言的共性,有的则强调语言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世界上应用广泛,对两者的共性和个性研究尤其值得重视。本文认为,英汉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思维决定语言,因此语言的共性源于思维的共性,语言的个性源于思维的个性。语言的共性建立在语言的个性基础之上,鉴于汉语研究的状况,目前我们应加强汉语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是计算机网络时代一个标志性的交际工具,网络语言中词汇的发展演变是词汇规律在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另类展现。  相似文献   

20.
该文认为满语构词附加成分-tu很可能来源于蒙古书面语,是在满蒙书面语的相互接触和影响过程中由蒙古语借入满语的。由此,可以看出蒙古书面语对满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