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陕北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市镇数目显著增加和市镇网络体系的形成。清代陕北市镇网络体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它有力促进了陕北地域资源的有效配置,拉动了陕北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清政府在重要城市实行八旗驻防,并为驻防旗人修城别居。这些满城的建立,对当地城市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荆州设立八旗驻防,对清代荆州城市空间的格局、城市文化发展的特点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代湘西商业市镇的发展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经济并不发达的湘西崛起了一批规模不小的商业市镇,成为湘西历史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原因主要表现为山区开发促进了整个湘西经济的发展,为市镇的崛起奠定了经济基础;大量外来移民为其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交通的发展为商品生产和流通提供了条件;教育的进步为其兴盛提供了智力支持。四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湘西商业市镇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4.
清代,周家口凭借便利的水运条件,市镇经济迅速发展,从而跻身河南四大名镇之一。周家口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整个豫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北方各省和江淮地区的经济交流。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清代贾鲁河在豫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指出:仅仅以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为依托而发展形成的城市发展模式,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旦比较优势丧失,此类型的城镇经济就会衰落。  相似文献   

5.
清代荆州作为全国驻防地之一,其城市的政治作用不言而喻。荆州作为城市区域和文化范畴,已顺其自然地成为政治中心贯彻和统治地方思想的地域坐标,成为政治话语表达和笼络文化话语权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容忽视的是,教育作为城市重要的一个场域,对荆州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所带来的意味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宋代浙东市镇的经济形态与社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浙东市镇兴盛 ,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 ,其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日趋完整 ,居民结构、社区布局、社会管理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逐步呈现类似城市的特征。市镇的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明清陕北市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推动下,陕北地区形成了一大批较有特点的市镇,按其形成原因可划分为交通型市镇、军事型市镇、边界型市镇,据其经济层级又可区分为标准市镇、中心市镇和地方城市。战争平息之后,这些市镇的存在与兴衰,主要与地域经济有关。  相似文献   

8.
国外城镇化进程中的市镇设置经验及其有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镇作为国家政权的基层行政单位,不同政体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设置市镇有不同的目的和历史价值。伴随城镇化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发展,各国对市镇权限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现实需要对市镇进行合并、撤销和重新设置,使之更加切合市民对公共服务提升的诉求。国外市镇设置无论是政府发起还是公民主动申请,在市镇发展规律、发展动力、发展轨迹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并形成了市场主导、自由放任、经济制约等各具特色的模式,从而在市镇自治、公民参与、资源整合、按需设置等层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试论清代伊犁城市体系之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前期以伊犁为军府制的统治中心,移驻人口,修建伊犁九城,形成了该地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群落,促成了伊犁中心城市和城市体系的产生。以惠远城为中心,惠远城和惠宁城为第一级城市,绥定城和宁远城为第二级城市,其余五城为第三级城市。其城市体系特征明显,体现了以政治军事布防为主要目的,以屯垦屯牧经济生活为经济保障,具有综合布局、职能互补、交通方便、民族隔离等特征。清代新疆北部边境地区城市体系产生的根源为:军事政治布局是边境地区城市体系产生的契机;屯垦开发是其稳固发展的基础;国家强有力的统治是区域城市体系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清代天津杨柳青是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市镇,依靠运河交通之利与国家漕运政策的刺激,杨柳青实现了从风景小镇向商贸城镇的转变,并且其雕版年画业销售遍及东北、西北、华北、东南等几乎全国主要城市,实为北直隶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商埠与码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城市在中国城市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关于清代城市的分期问题,根据清代城市的时代特点,可以从大的方面分为两个时期,即清代中前期的城市和清代后期的城市.关于清代城市的特点,笔者认为前中期是沿着封建传统城市的道路发展的,后期直至灭亡则很好的体现了向现代城市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清代荆州城市祭祀分为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清代官方对祭祀背后所承载的神灵认同十分重视。在政治的场域中,祭祀空间主要开展以祭天地、祭历代帝王为主的祭祀活动;在城市生活的场域中,民间庙宇和祭祠是民众的主要祭祀场所。  相似文献   

13.
宋元山东市镇经济初探张熙惟市镇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市镇经济的兴隆标志着广大农村的商品经济和城乡商品市场一定程度的扩展。深入研究市镇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对认识中国古代的商品市场经济、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历史发展特点以及探讨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4.
明清山西市镇经济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市镇,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镇经济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明清以来,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山西境内市镇经济也空前活跃起来。其中,大致可分为商业型市镇、工商型市镇、农产品集贸市镇等几个经济类型。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市镇工商业中已经出现了拥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劳动者,并在日常文化生活中,也出现了与封建习俗相冲突的因素,说明了市镇经济的资本主义萌芽因素。通过对山西市镇经济的研究,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研究会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清代前中期,会馆、公所等行会组织广泛介入城市的经济、社会保障和市政建设等领域,成为城市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清代前中期城市行会等民间机构之所以承担了大量的城市管理职能,既是清代前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16.
明清抚州墟市就其数量、规模来说 ,超过了同期长江、珠江三角洲水平。尤其是清代抚州一些重要墟市 ,在明代发展基础上 ,已上升为地方商品贸易的中心市镇。尽管抚州墟市为数不少 ,规模可观 ,但始终未能象长江、珠江三角洲那样 ,引发大批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 ,而是稳定了封建自然经济  相似文献   

17.
荆州地区工业资源主要包括:农付产品加工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影响这些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根据荆州工业资源的规模与集中程度、资源的品质、以及资源开发的技术、经济、社会条件,选择荆州工业资源的优势并认清其劣势,是确立荆州工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布局,实现其工业战略目标的基础。本文试从经济地理的角度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荆州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其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将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荆州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目前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在转化为文化产业过程中路径的"瓶颈",找到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正确路径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清代内陆边疆城市发展内力孱弱,主要依靠国家行政力量推动与国内外经济文化交往所形成的"外力"实现发展.这种依附式发展虽给清代内陆边疆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景象,但也导致其发展时起时伏,呈现时序上的不稳定与空间中的不平衡状态,陷入顿挫与失衡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20.
清代湖南商贸有三个基本的表现形式:转口、过境与市肆,由此形成了湘潭、郴州、岳阳、常德等几个商品集散中心。明代以降的经济发展,是形成这种贸易与特征的社会背景。这种商贸一方面满足了清代湖南民间社会日常生活的需要,一定程度活跃了城乡经济,催生了一批市镇,在西南边境经济与内地经济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同时商贸的发展又是单一的,带有政府强制性的行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基本上为外省之人,本省之贾亦或难见方志史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