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主要指语法形式和其所指概念结构之间的一种映照性或可论证性,因此它是语言任意性的重要补充.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哲学基础不同,体现层面有异,但二者具有对立补充的辩证关系.以美国手语为例的对比研究表明,象似性的心理现实性,象似性和任意性的互补关系,象似性的腐蚀性以及任意性的提升等问题都应该并且能够得到合理而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提出了挑战,并以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或象似性特征为依据,对任意性特征进行否定。根据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提出语言产生的模式,并针对"可论证"说和"象似"说对任意性原则提出的挑战进行商榷和反驳。我们的结论是:任意性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原则;可论证性或象似性只能是置于任意性这一根本原则之下的补充,而不可能替代任意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内涵及不同语言学者的观点,指出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任意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层次,而象似性则主要表现在句式、段落、篇章之间,二者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4.
自从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头等重要的原则以来,学术界一直对此存有争议。从语言发生论的角度,分析语言任意性的成因,解释任意性作为语言根本属性的价值,阐述任意性和象似性之间主导和从属的关系。在语言符号的构造中,任意性解决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矛盾,将语言符号系统与符号外的客观世界与概念世界联系起来,使得人类语言能够用有限的形式表达无限的内容。象似性也是语言符号的重要属性,但它依赖于任意性建立起来的音义关系,属于第二性。就人类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而言,任意性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由来已久。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来阐述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见仁见智。但也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或不正确的研究方法。有人不在同一个前提或语言结构的同一层面来讨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导致了一些偏激观点的产生。文章认为,应该正确地理解索绪尔关于语言的任意性与可论证性(象似性)的观点,辩证地看待任意性与象似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体认象似观在语言哲学及在语言教育领域思潮中的作用日益得到认同。本文通过分析体认象似观使得语言研究视角变得更为辩证的三大原因:跨越了哲学界理性与感性两端,深化了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辩证关系,并且在新兴语言学中突显了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思潮,解读了它在语言哲学视域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象似性是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有理据的.从语音词素、句法结构、篇章等层次对语言的象似性作了分析.指出语言的象似性作为语言符号系统内与任意性相对的一极,也是语言的固有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8.
象似性是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有理据的。从语音词素、句法结构、篇章等层次对语言的象似性作了分析。指出语言的象似性作为语言符号系统内与任意性相对的一极,也是语言的固有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既包括任意性,又包括理据性和象似性。语言符号的根本性质是任意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象似性是语言在不同层面体现出的性质。理据性和象似性正好与相对任意性的两种表现形式——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相对应,可以说是任意性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任意性的反动。  相似文献   

10.
语言符号"任意性"与 "象似性"辨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意性"作为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引发了诸多研究者的质疑,有学者主张用"象似性"取代"任意性"。"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对"任意性"原则的反动。"象似性"对理解人类认知本质有重要推动作用,与之相关的隐喻研究经历了从修辞手段到人类认知工具的发展。认知科学的发展催化了象似性与隐喻研究的融合,尤其是在分析书面语篇中两者可以体现出极其强大的解释力和创造力。混合模型将隐喻与象似性结合起来,提供了分析语篇的一种新范式。尽管这种认知语篇分析法揭示了书面语篇的高度象似性,可是它依然不能推翻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特征的论断。"象似性"不能取代"任意性",从事认知科学研究的学者存在对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的误读和片面解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有相对任意性和绝对任意性之分,两极之间存在一个连续体,二者并非二分对立。"象似性"早已包含在索绪尔的"相对任意性"之中,它不可能作为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的对立面而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与其把语言符号看作纯心理的"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不如把它看作有物质外壳的"能指"。而"所指"则可能是纯心理的思想感受,也可能是客观事物,是被人为地和"能指"联系起来的。意义是语言符号外在的东西,并非符号固有的,需要人们反复建立条件反射,才能确定下来的。语言符号是具有物质外壳的"音",是"义"的载体。这种"音"、"义"最初的结合绝不是任意的,而是象似的,只是这种象似性在各种语言之间具有很强的偶然性。随着象似性的被遗忘,偶然性被夸大成了任意性。  相似文献   

12.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任意性原则是语言符号最基本的性质.本文从语言符号观的视角,简要探讨和分析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非任意性及其制约因素,以期加深对语言符号性质或本质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3.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意性原则的缺陷来自于索绪尔错误的语言哲学观———整体论语言观并认为语言符号既是任意性更是有理剧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和它所代表的客观事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的理据性则是针对人在选择语言符号时的理性思维而言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语言学界对于语言符号的本质争议颇大,其中,任意说与象似说之争较为激烈,前者认为语言的根本特征是任意的,而后者则认为语言具有象似性。经过仔细考证,这两种观点的理论前提、论证视角、例证重心及所依赖的符号学模式有着根本的差别:前者认为语言是封闭的,静态的,例证重心为单词,其符号模式为二元的;而后者则把语言看成是开放的,动态的,例证重心为结构,其符号模式为三元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是语言学领域中古老而常新的核心问题。这种论证的积极意义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都应该以语言符号是一种符号体系为基础,认识到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具有所有符号的共性:任意性;同时也具有其特性:强制性和社会性等。而且由于语言符号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不同的内容和方面,强调的重点也不同。因此,应该辨证、全面地分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别要注意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交织在一起的整体,不能单纯地将任意性从其它特性中割裂出来。  相似文献   

16.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打破了"语言任意性"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并结合柏林和凯家提出的"语义特征普遍性"理论,探讨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象似规律,从而论证了人类认知的共性是英汉基本颜色词在次序、语义场、范畴等方面有着惊人的象似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索绪尔是瑞士的著名语言学家,欧洲符号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符号学理论主要关注的是符号自身和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语言符号单位不是一个事物,也不是一个名称,而是一个概念和音像,是一个两面化的心理统一体。符号可以分为肖像性关系和任意性关系两种。符号之间的关系呈水平的序列关系和垂直的联想关系。这种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共同构成了符号的两个基本轴向。伴随着这两个轴向而组织起来的符号就产生了"序列"和"类群"。  相似文献   

18.
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就符号和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时有争论。本文认为许多问题有待梳理和深入研究。例如,任意论者所谈的符号是语言符号,而象似论者所谈的符号具有包括语言符号在内的元符号性质;就语言而言,前者着重语音和口述语言,后者还兼及文字和书面语言;就象似性而言,前者承认为数较少的高度的拟声性,后者扩展至拟象性、隐喻和有理据性。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场争论为什么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展开,从汉语的发展重新解读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和线性特征,以及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流信息,而信息的交流受到经济动因和象似动因的支配.前者要求表达尽可能地简化,后者要求语言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认识世界的经验结构,要求一个语言形式代表一个意义.同形异义词的出现恰好体现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与竞争.本文将从类型学中动因竞争的角度来解释英语中的同形异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