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月13日至15日,由浙江大学哲学系主办的2016年"教父哲学学术论坛"在杭州举行。本次论坛秉承继往开来的学术精神,以"教父哲学"为主题,共收到18篇论文,作者分别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大学、华侨大学、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等单位。浙江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章雪富教授和  相似文献   

2.
在反叛传统绝对主义哲学的潮流中,相对主义精神张扬并灌注于2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哲学从确定性理解走向"非确定性".后现代哲学的出现,又使哲学理性向"非哲学"滑落.当代西方哲学的"非哲学"意义表现在于通过力主消解历史,倡导边缘化、形式化、非中心化,模糊了哲学与其它学科的边界,丧失了哲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非哲学"是西方现代、后现代哲学自我孕育的一种"怪胎"."非哲学"以相对主义替代绝对主义,使其扭断了哲学发展链条中的必有环节.随着这一环节的修复,随着哲学在绝对、相对统一精神主导下的未来发展,"非哲学"将从理性王国中淡出.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地位显著且交叉广泛,却忽略了相关的哲学研究,而生态学哲学具有其独特意义.通过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生态学哲学、生物学哲学和环境哲学以及采用"ecological philosophy""philosophy of ecology"和"ecosophy"三种术语收集的文献进行统计,得出生态学哲学存在与生物学哲学和环境哲学的异同但又不可替代的基本结论,并指出了研究空白.此外,分析导致其与生物学哲学和环境哲学存在异同以及产生三种生态学哲学术语的原因.最后,强调哲学家应与生态学家合作开展生态学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哲学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反省,是进一步推动哲学观念变革、实现理论创新的前提性的重大课题。从哲学本性看,"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自由创造的理论性质相冲突;从哲学史看,"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思想的历史与成就相冲突;从马克思哲学本身看,"哲学基本问题"与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变革与理论范式转换的实质相冲突。因此,破除"哲学基本问题"的话语霸权,承认"哲学基本问题"的生成性、丰富性、异质性与开放性,对于破除传统哲学教条,推动哲学实现自身思想解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以"现代科技革命"、"社会整体转型"、"全球思维"为旨趣的当代世界进行一种全新的哲学批判逻辑、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超越模式建构的哲学,都属于现代"元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哲学认识论"和"哲学价值论"等方面,信息哲学都实现了人类视阈的全新转换与多维缔造从而成为现代元哲学。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的现实条件及路径依赖,在于梳理和挖掘一系列关注点及其方法论启示,即四个关注:关注信息哲学的"公共性本质";关注哲学自身的危机,从而实现哲学的"信息转向";关注信息哲学的"符号论"迷茫;关注信息哲学的"整体性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6.
金岳霖先生针对中国哲学史研究区分出"中国哲学的史"与"在中国的哲学史"。如果把"史"字去掉,金先生的区分就变为"中国哲学"与"在中国的哲学"的区别。若再把"在中国"这个地域性限定表述去掉,他的区别实际上是"中国哲学"与"哲学"的区别。这一区别的实质在于:通过加字形成一种加字哲学,从而形成与哲学的区别,具有超出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围的、富有启示性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是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华东地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否定了哲学自身内在的规定性,以期实现由自由意识到实践力量的转化,从而充分肯定了实践力量的革命性。而"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命题,又内在地与马克思提出的"消灭哲学"与"实现哲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以这种实践力量来"消灭哲学"使"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来"实现哲学"。同时,马克思又强调必须把哲学同革命实践、无产阶级的斗争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马克思要求"消灭哲学"和"实现哲学",其宗旨在于强调哲学不应满足于对世界是什么的理解与说明,而应当致力于现存世界的革命化和人的解放,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超越历史上一切旧哲学的一次深刻变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思维智慧特质的学理形态.19世纪末期,它以哲学名称、学科生成、论域研究的多重成熟,超越了曾经的道术之学、义理之学.回顾20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取得了哲学之"史"的文本繁荣,却忽略了哲学之"学"的文本建设.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包含着"哲学"与"哲学史"两个论域.哲学是哲学问题范畴所构成的现实学理体系,哲学史则是哲学问题范畴发展的逻辑进程."学"是"史"的本体,"史"是"学"的逻辑进程.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文本著述有"多史少学"的倾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工作应着力于增强"学"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于2005年4月在浙江安吉联合举办了“经典与翻译”学术研讨会,这里刊发的是依据会议发言整理而成的笔谈选辑,主要围绕着“翻译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而展开,大致按争辩立场排序。除这里提供笔谈的几位学者外,参与讨论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关子尹教授、张灿辉教授、刘国英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吕炳祥教授,浙江大学庞学铨教授,同济大学高宣扬教授、陈家琪教授等。  相似文献   

11.
邵培仁教授     
邵培仁(1953-),男,江苏淮安楚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经济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传播学会会长,浙江省会展学会理事长。现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2.
邵培仁教授     
邵培仁(1953-),男,江苏淮安楚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经济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传播学会会长,浙江省会展学会理事长。现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3.
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于2005年4月在浙江安吉联合举办了“经典与翻译”学术研讨会,这里刊发的是依据会议发言整理而成的笔谈选辑,主要围绕着“翻译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而展开,大致按争辩立场排序。除这里提供笔谈的几位学者外,参与讨论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关子尹教授、张灿辉教授、刘国英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吕炳祥教授,浙江大学庞学铨教授,同济大学高宣扬教授、陈家琪教授等。  相似文献   

14.
实践哲学是解释学发展的最新趋向。作为当代哲学发展的一股新潮流,实践哲学是对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重新接续和复兴重建,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重视哲学的"实践性"密不可分。深入探析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不仅意味着辨明其内在差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回到实践哲学本身,对"实践"、"实践哲学"予以"正本式"的深刻理解,并以此明确:"解释学的实践哲学"能够作为一种重要思想资源,丰富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与"实践观"。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的"哲学史本身即哲学"认为,每一种哲学学说必有与之相应的哲学史观,两者应该而且可以达成互证.这一观念在当代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可以经由分析一种哲学史观的合逻辑性,来判定与之相关的哲学学说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本文在以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哲学、列宁哲学说明上述观念及其方法论意义之后,重点讨论了海德格尔的哲学史观与其哲学学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元哲学观"是哲学家对哲学的具有"私人意向"的独特理解.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学界都错误地将"元哲学观"视作"哲学的定义",从而导致了对哲学本身的一些错误认识."元哲学观"的含义与哲学定义有着明显的区别."元哲学观"对于哲学活动、尤其是对于今天"哲学重建"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谱哲学是为了解决哲学命题的普遍性与精确性的矛盾、哲学方法的非程序化与程序化的矛盾而提出来的。它以辩证结构主义为建构思想,以广义的公理化、模型化、数学化、程序化为研究方法,为传统哲学构建科学形态。它为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概念建立了相应相称的数学模型,为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所谓"哲学方法"建立了相应相称的程序,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方法。广谱哲学创建17年来,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在数学、系统科学、文艺学、人才学、法学、管理学、科技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十余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的差异与分歧主要从技术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方面体现出来.基于此,应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本体论(或存在论)哲学研究,它实现了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内容的二重化;采纳"经验转向"与现象学的视角为主要认识维度,要真正全面反思技术,就必须基于对技术的充分描述和将现象学"范式"用于技术哲学研究;注重对技术哲学研究主体进行"两种文化"的教育.上述经验的或现象学的进路以及三个环节的具体应用,对促进两种技术哲学的融合将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探究宇宙人生真谛、研究"安身立命"的智慧之学。它依赖人的"天赋能力",而人的"天赋能力"只是人之"才",需要锻炼和提高,这就依赖哲学教学。哲学教学就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史。通过学习哲学、学习哲学史,不仅掌握哲学知识、锻炼哲学能力、培养哲学素养,更重要的要提升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应该是"和谐哲学"而不是"斗争哲学"。文章从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原点重新出发,强调矛盾双方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都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进而分析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对辩证法的诠释,并借鉴古今中外辩证法的思想资源,提出"和谐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涵。作者认为,所谓"和谐哲学",就是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在承认矛盾双方的差异、对立、斗争的基础上,关注双方的共存、统一、融合,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和谐哲学"是对"斗争哲学"的扬弃和超越,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