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周恩来的“和谐”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的“和谐”理念是周恩来处理复杂关系、解决各种矛盾的独特的思维方法和观念。是他协调各种工作的一贯看法和行为方式。本文探讨了周恩来的“和谐”理念的理论来源,从党建、经济、外交和文化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周恩来的“和谐”理念,进而认为研究周恩来的“和谐”理念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是构建和谐世界关系的开拓者.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以及自身和谐政治人格促成了周恩来构建和谐世界外交理念.这一理念在周恩来处理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特别是中非关系中得到了显著体现,为中非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当前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是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开拓者之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谐的道德人格、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形成了周恩来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理性诉求的思想基础。周恩来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中一系列重要理念,对于当今建设和谐世界的伟大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周恩来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起点、路径与前提。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全面阐发了其内涵,即存异是求同的前提,求同是存异的要求,和平共处是求同存异的旨归,并将其具体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求同存异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来源有: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列宁妥协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周恩来富于调和的天性.周恩来提出了“把外交学中国化”的任务.从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来源,到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的提出、内涵的全面阐发和具体化,充分显示着周恩来为“把外交学中国化”而做出的努力及其贡献.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是“和谐世界”理念的直接思想来源,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新理念,是中国和平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世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际社会共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中国推动构建和谐世界,要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在对外战略上与周边国家发展和谐友好关系,与大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发展中国家保持和谐合作关系,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等。  相似文献   

6.
继国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之后,中央领导集体在国际上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外交新理念。这一理念既是为了回应“中国威胁论”之类的论调,更是中国尚“和”民族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彰显。中庸与和谐是东西方共有的思想与理念,这使得和谐世界的构建具有了被各国认同的心理基础。但是,从我国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仍是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就是中国政府通过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繁荣和团结,通过共建和谐世界为中国外交提供意识形态支撑的新发展理念,我们称之为中国发展的“双和模式”。对内构建和谐社会,研究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对外共建和谐世界,树立大国形象,以及促进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的影响。阐述了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论渊源以及...  相似文献   

8.
论“和谐”思想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主体应该是和谐的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高校是培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力军的重要阵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挖掘“和谐”思想,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和精神,培养大学生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如火如荼地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也推行了"和谐"的外交理念,而对外传播本民族文化成为该理念实施的重要方式和步骤.本文概括并分析了国际文化传播在外交领域的功能,继而侧重从和谐外交实践的角度考察中国的国际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0.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切入点,阐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解读<劳动合同法>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的重要法律保障,从建立完善四大机制、强化四个理念、作好四方面工作论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个论断和方针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经验和智慧。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历史性机遇,这就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本文通过对周恩来人格特质的研究,尤其是利用价值向度对和谐理念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人们摒弃消极的思维定势、构建和谐理念。周恩来人格特质及和谐理念不仅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敬仰,也必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大的理念支撑和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最新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面对这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可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汲取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和谐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和谐执政观、“遵礼崇仁”的和谐人际观、“和而不同”的和谐外交观等,不仅与我们的和谐社会的构想非常接近,而且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和谐”是一个古已有之、东西横贯的理念,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之一的儒家行政思想中,就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和谐思想成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总结包括儒家和谐思想在内的古今中外和谐思想精粹基础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本文通过对儒家“大同”理想、“小康”图景,对儒家民本思想和儒家“和为贵”价值理念的分析阐释,揭示了儒家行政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和谐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中的和谐理念体现在法治建设中就是和谐法治的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法治的保障,和谐法治的实现也需要和谐社会作为基础。本文试从对和谐社会与和谐法治的理解出发,阐述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国家发展方略。“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大众传媒的时代要求就是“构建和谐传播”。所谓和谐传播,就是指大众传媒和与之产生密切联系的各个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良好的互动状态。“和谐传播”应该努力建构好几对主要的关系。《深圳商报》的“谈话空间”是和谐传播的一个典型案例,它建构起了和谐的“传媒-受众”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弱势群体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是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做好弱势群体工作,因为当今弱势群体问题凸显,已表征着社会的不和谐,从而影响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包含着深刻的价值意蕴,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必须以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为先导引领和谐社会构建;目前应着力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一鸟两翅的关系。和谐社会中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正义。和谐社会中要求人们在公平与正义的理念指导下构建维护和谐社会发展的法律制度,从而实现社会核心价值的回归。因此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之上,同时法治保障和谐社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中的新型行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伟大转变。在当前,和谐社会不仅仅是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更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体现在公共行政上就是各种行政关系的和谐。文章从政府行政关系的基本涵义出发,探讨了构建和谐行政关系的理论依据,并着重从政府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构建新型的行政关系。只有建立新型的和谐的行政关系,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实现社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三农”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和和谐社会中处于重要地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关键在于建立和健全解决“三农”问题的机制和制度。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生态思想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人与自然新型的和谐关系。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改革不合理的社会生产方式,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