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当代著名结淑敏的作品里,尊严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文章分析了作家笔下的“尊严世相”,并解读了作家富有人文精神的新的尊严理念。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小说的精美意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物肖像描写的精神美,二是景物和器物描写的精致美,三是人物技艺描写的精湛美。这些精美意蕴使笔下的小人物获得了做人的尊严,也反映了作家的审美情感,寄托了作家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小说的精美意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物肖像描写的精神美,二是景物和器物描写的精致美,三是人物技艺描写的精湛美。这些精美意蕴使笔下的小人物获得了做人的尊严,也反映了作家的审美情感,寄托了作家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前文艺审美理想的迷失从根子上说是有些中国作家背叛社会的结果,从美学上说,不但是席勒当年所批判的恶劣倾向的沉渣泛起,而且消解了人对自己的尊严的捍卫和对自由的追求.中国当代文艺审美理想的重建就是要求中国作家进行精神寻根,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文艺.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自传式小说<小团圆>再现作家挣扎于"痛苦之浴"、维护女性"人的尊严"的艰难历程,对胡兰成<今生今世>陈腐的性别观及封建婚姻观进行现代解构;在勇敢正视痛苦的生命感觉同时,表现出作家对爱情婚姻这一人类生存问题充满了矛盾与无奈.  相似文献   

6.
从作家的性别差异思考,即从女性作家在塑造流浪女性形象时的价值立场和叙述主题的设置来思考其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叙事策略,既丰富了现代女性的生存内涵,又以对话的方式质询着女性自己对于稳定生存与流浪以求独立自由的责任,或者更准确地说,流浪女性形象的大量存在,成了反思现代文学对于女性生命价值和生存尊严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7.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沃克的重要作品之一,通过一个黑人女性的成长过程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莎格和西丽之间的同性之爱,不仅帮助西丽获得了尊严,赢得了独立,而且还让她和男性之间真正达到了平等。  相似文献   

8.
作品以女主人公白豆的婚姻故事为主要情节,顺时序地写出了一幕人的尊严倍受摧残的悲剧.作家努力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人物性格的相互映衬烘托中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生动.作品质朴的语言蕴蓄着诗意,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当今,学校教育面临着挑战。作为受教育主体的"80后"作家,普遍否认教育的价值和终极意义。他们的作品大量地表达着少年作家们对考试的恐惧、反感和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反抗与不满。同时,师道长辈尊严也荡然无存,老师和家长成为他们嘲弄和讽刺的对象。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台湾“大河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蕴涵着感时忧国的忧患意识 ,情感重心置于救亡图存 ,一切个人的苦难融入民族的苦难中 ,既有屈辱中的尊严又有民族大义的磅礴 ,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 ,有意植入民族性格与文化传统。作家的主观能动性与人物形象自身发展的规律相辅相成 ,将台湾沦日半个世纪以来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涵盖其中 ,以史诗观照的笔触全景式地凸现了中华民族在抵御外侮时的恩怨血泪。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立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特点入手,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确立之历史必然。企业社会责任在立法中的体现是笔者论述的重点。最后,笔者呼吁我国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英国女学人杰西卡*梅纳德(Jessica Maynard)对19世纪英国作家里查德*杰弗里(Richard Jefferies)的短篇小说<大雪封门槲寄生故事>做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解读.但笔者认为她在文本分析时所采用的方法并非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了维护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的严肃性,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商榷.笔者试图通过对杰西卡*梅纳德文章的理论前提、小说作者的历史背景和小说内容的分析还作品和作家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工作思路不够明确、少数基层党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强、党员教育管理相对滞后、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不够等问题。高校要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党建工作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创新党建活动载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人格尊严的概念、基本特征、人格尊严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内容。认为 ,社会进步是人格尊严得以实现和保障的前提 ,人格尊严在法律上所受到的充分保护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红柯小说对日常生活进行了诗性处理,他以异域边疆作为描写对象,其中张扬着浸透了诗意的民族精神,红柯是一位"肯定性"作家,这种肯定来自于对未来的自信。红柯对人的身体采取诗意的抒写,还原了身体的高贵和尊严。而红柯对诗意来自一种乌托邦精神冲动,通过乌托邦的想象达到了对现实的诗意超越,寻找灵魂的诗意栖居之所,使诗意降临大地,从而复活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汪曾祺的代表作《受戒》中,作者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出发,对人的生存状态予以关注和思考,凸显出一种诗意自然以及诗意生存的整体和谐之美。和谐美是生态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状态,文章从和谐生态美的角度,对《受戒》进行了重新阐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17.
试析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本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人本观念”是一种强调个人的尊严、个人的非理性精神、个人的行动和创造、个人的自由观念。在整个西方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它使“人是最重要的”这样一种观念深入人心;它使“个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强调。但是其缺陷与谬误仍是十分明显的,因其片面宣扬非理性的主导地位和决定性影响,必然引导人们走向悲观主义、神秘主义以至蒙昧主义,对社会产生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优先权的一种,优先购买权是民商法上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大陆法系诸国于此大多设有完备的规范.中国大陆现行法对此问题尚不够重视,立法内容较为简约,可操作性不强.文章就优先购买权的种类、优先购买权的性质、优先购买权的效力以及优先购买权的冲突与协调等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期望对中国现时的民事立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让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历尽普通人无法忍受的风暴雨寒之外,历史还应该因丁玲而承担抛却起码的人道主义的“灭绝人性”的责任;使一代“忠臣”灵魂饱受熬煎和扭曲的责任;扼杀艺术人格、制造“失语者”和“缺席者”的责任;对政治“心有余悸”、对文坛不再信任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从话本小说体制形式和对具体作品的修改等方面,论述了情教思想在冯梦龙“三言”中的体现,以此说明作家的文学观念可以用专篇文论的形式来表述,也可以渗透在具体的文学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