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海陆运整体成本的集装箱空箱调运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有集装箱空箱调运研究分为陆上调运系统研究和海上调运系统研究,分别建立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调运策略优化模型。由于通过海运到某港口的空箱量作为该港口范围内陆运决策的初始条件,两系统分别求解无法获得整体成本最优的调运策略。本文在分析空箱流转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基于海陆运整体成本最优的集装箱空箱调运模型,并通过算例揭示海运、陆运成本中不同因素对整体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港口通过以低于租箱公司租价的方式将空箱租给航运公司,参与航运公司的空箱调运。综合权衡空箱运输成本、装卸成本、在堆场的存储成本、向港口租箱成本、向租箱公司租箱成本及调运的方向约束、各节点的可达性、空箱最大运输能力等限制因素,以空箱调运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港口参与下的空箱调运模型,并通过算例证明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集装箱空箱运转存在时空不平衡性,低效率的干货集装箱空箱调整会增加运输成本,不利于集装箱货运的发展。现从系统混沌的角度分析空箱调整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用熵来量化该系统的稳定性,得出通过优化空箱调整过程来降低系统的熵值,增加系统稳定。在考虑集装箱站空箱调运优先级的情况下,引入径路阻抗的概念,建立一定的空箱调整模型,确定从发送站到终点站的空箱流分配,以总箱阻抗最小化为目标,并用算例验证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考虑超订策略对单位舱位超订成本的影响,将单位舱位超订成本假设为关于超订水平的单增的凹函数。在此基础上,考虑空箱调运及运输能力的不确定性,以期望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海运集装箱舱位的最优超订模型,设计混沌优化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对所求得的超订水平进行最优性检验,从而确保求得最优的超订水平。并证明了重箱出现比率为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时模型最优解的唯一性。最后的算例结果表明了本文模型及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政府统计成本控制往往注重于业务费用的消耗上,而忽略时间的消耗(即时间成本)。本文从时间维度研究政府统计成本问题;给出了政府统计时间成本的定义:并将政府统计时间成本划分为事前时间成本、事中时间成本、事后时间成本(包括事后内部损失时间成本和事后外部损失时间成本);具体分析了政府统计时间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用规范研究方法研究了货物运输客户在选择运输商时考虑的因素,建立货物运输广义成本模型,并分析确定型货物运输方式选择与货物运输相对广义成本之间的关系。说明货主并不总是选择绝对运价最小的运输方式,而是选取相对成本最低、能使其获利最大的方式。提出运输商应该面对不同的货主制定不同运输服务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才有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协同下的库存成本优化及分配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最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供应链协同的条件下,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得到优化,通过库存成本模型分析了一个由制造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库存成本在供应链协同前后的变化。得出结论:在供应链协同后供应链总体的库存成本达到理想状态,制造商的库存成本大幅度降低,但供应商的库存成本有所升高,在成本转移支付下可以弥补供应商的损失,以促进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并在供应链中供应商与制造商的成本转移支付上提出定量支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可修复产品的成本问题,分析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可修复产品在制造过程中花 费的成本,提出了可修复产品公差成本模型。该模型可以确定设计公差、工艺均值和工艺公差的最佳值,通过调整工艺 能力指数值,降低了因产品质量原因造成的损失。以拨叉轴为例,应用该模型获得制造零件的总成本,并对单个零件修 复前后的单价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应用结果表明模型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降低了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传统质量成本模型的深入研究分析,从顾客满意度的角度进行模型优化。在之前的顾客满意度质量成本模型不足之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顾客满意度的质量成本优化模型,这一模型更加贴近实际,有更大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铁路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铁路路风建设.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以铁路为家.视旅客、货主为亲人.满腔热忱地为旅客、货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将环境成本计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总成本,是得到整个建设项目的真实成本和效益的关键。以我国的铁路建设项目为例,对其全生命周期决策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和报废回收阶段的环境成本进行确定。并根据各种资源的不同属性采用现在比较成熟的方法,如恢复费用法、机会成本法、第三方裁定法、防护费用法和心理调查定价法等,对一个铁路项目中施工阶段的部分环境成本进行了具体数值计量。为我国铁路建设项目投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不断优化建设项目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论“制度成本”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现有文献中,主要使用的是交易成本或交易费用这一概念。这个制度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至今还没有能被学界普遍认同的定义,而且,对该成本的难以定量颇为困惑。这成了制度经济学体系化、规范化的一大障碍。本文指出,制度的本质是人类合作过程中不可没有的共同信息。因此,为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这一共同信息所必要的费用,以及在合作中这一信息不足所造成的损失就是制度成本。在制度的演进中,总制度成本在逐渐上升的同时,平均制度成本呈递减的趋势,而平均制度成本正是人类社会有序化的量度,是人类社会中负熵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13.
模糊条件下企业联盟和集团最优组建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企业联盟和企业集团的组建过程分解为四个阶段,建立了其组建成本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企业联盟和企业集团在确定性情况下组建成本的模型,并将其扩展为适合于实际情况的组建成本模糊模型,即对该组建成本模型中与时间因素相关的各参数模糊化,再用模糊优化和非线性规划技术对该问题求解,得到不同组建阶段的最优时间分配,其方法对企业选择相应的发展战略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资金稀缺性和投资者风险厌恶性,本文修改了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无风险利率融资假设。在考虑不同资产融资成本差异的基础上,本文推导出不同资金成本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从理论上指出资产的期望收益由资金成本和市场风险共同决定,从而拓展了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通过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新模型在债券市场中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考虑到债券信用等级因素导致的资金成本差异,不同资金成本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能够对债券收益率进行有效的解释。同时,从模型推导中还能看到,收益率波动衰减的速率小于期限增加的速率,这正是收益率曲线通常向上倾斜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质量成本控制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期的质量成本曲线只是定性的描述了质量成本各组成要素间的关系,为最低点的求解提供了思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型日益暴露出缺陷,从质量成本投入与损失函数建立入手,阐述了根据不同的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所建立的投入与损失成本曲线是不同的,因而最低点的位置未必在早期质量成本控制模型所描述的两条曲线的焦点位置,从而为更准确的计算出质量成本最小值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企业实施有效的质量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金分割优选法是一种求最优化问题的方法。运用黄金分割法的基本原理,可确定质量成本管理中的符合性成本与故障成本的优化投入比例。这为企业选择最优的质量成本模型提供依据,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成本控制模型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的结合作为切入点 ,以市场为目标 ,面向整体供应链为研究对象 ,以目标成本和时间为主约束因素 ,构建了以履行控制能力核心责任为目标的成本控制模型。该研究不仅可为快速构建供应链提供指导 ,而且可解决供应链效绩提升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关税水平的降幅空间式微,贸易便利化将在降低贸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各成员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根据RCEP协定,将货物通关时间作为衡量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指标,基于GTAP模型对跨境货物通关时间成本进行量化研究,通过调整模型的进口需求使其能够反映代理商自国外进口商品或购买国内商品的选择,模拟RCEP成员国降低货物通关时间的相关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跨境货物通关时间将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增长16.33%,而消减关税和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方式分别只能带来1.41%和1.46%的增长量;除农业部门之外,降低跨境货物通关时间还将促进中国纺织服装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出口;对车辆及运输设备的进口来说,降低跨境货物通关时间将使得进口量大幅增长,比仅降低关税高出七倍;跨境货物通关时间的降低对RCEP缔约方的影响呈差异化特征。总之,降低跨境货物通关时间对提高RECP缔约方福利水平、扩大进出口、促进劳动力就业、提高资本净回报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各方应以降低跨境货物通关时间为着力点,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刘琳  闫禹 《国际公关》2023,(14):65-67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给企业带来更多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价值链视角下的成本管理不仅关注如何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还通过优化内外部价值链之间的联系来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减少不合理损耗。本文分析了价值链视角下成本管理的优化价值,结合管理实践给出具体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由Babad、Balachandran以及Carsten等提出的作业成本动因优化理论,是在基于作业成本计算精确性的基础上,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作业成本动因优化问题。其隐含的假设条件是:基于作业成本的计算精确性的考虑,实施作业成本的企业其成本动因具有相互替代性的特征。某种程度上,该模型更多地关注了成本动因的"优化方法",忽视了成本动因的优化还需要通过"价值-成本"的价值分析并据此来判断作业的增值性的"判断标准"。有效的作业成本动因优化模型应该解决"判断标准"与"优化方法"问题。有必要在原有的成本动因优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作业的二维性"的"判断标准",加入作业战略性权重,对原有模型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