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有限元和瞬态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移动式压力容器动态侧翻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移动式压力容器运输车的实体模型,然后分别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瞬态动力学仿真软件LS DYNA对模型进行前处理分析和求解计算,得到满载车速为36 km/h时因过度转弯造成侧翻后,压力容器罐体、组合支座、车架及牵引销的动态应力响应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运输车整体吸收冲击的能力较强,车架、支座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但压力容器焊缝的强度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2.
履带式装载机车架结构受力比较复杂,在设计时要对其进行强度校核是很困难的.本文对装载机车架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车架的力学模型,将车架看作一个空间刚架,运用弹性力学及有限元理论对车架进行分析,选择几个典型工况作为车架有限元分析的计算工况,得出了车架强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重型载货汽车车架局部出现的疲劳寿命问题,通过有限元理论生成车架的模态中性文件,并对车架进行静力分析及强度校核。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考虑车架弹性的整车刚柔耦合模型,并对刚柔耦合整车模型进行随机路面不同速度下的整车动力学仿真,提取车架关键边界载荷谱。利用S-N疲劳设计方法,选用疲劳分析软件nCode Design-Life对车架进行疲劳可靠性分析,得到车架在不同工况以及不同车速下的疲劳寿命结果及损伤位置。结果表明:车架的最小寿命满足行驶要求,并为车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自行车车架在危险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安全性,使用三维造型软件建立了自行车车架前叉组合的三维实体模型,在ADAMS中完成虚拟样机的建立。为使仿真过程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将车架作为柔性体处理。完成运动学分析后将提取的载荷文件导入ANSYS对车架加载,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应力结果对车架结构设计进行安全性评估,对车架的结构设计提出改进方案,确保车架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按照FSAE比赛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桁架式车架,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设计和刚度分析。本文采用CATIA软件对桁架式车架进行了三维建模,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车架进行刚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车架最大变形量为16.05mm,小于最大允许变形量25mm。本文设计的赛车车架为FSAE赛车的加工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球墨铸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压力容器的制造中,而我国尚未更新相关标准中球墨铸铁压力容器安全系 数的现状,分析比较了我国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美国ASMEⅧ 1和欧盟EN 13445 6等国内外标准规范对球墨铸铁压力容器许用应力安全系数的规定。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球墨铸铁储气罐进行计算,依据国内外不同的评定标准进行强度评定,并通过爆破试验验证了该空气储罐的安全性。 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球墨铸铁压力容器安全系数偏大,过于保守;应在保证安全性的条件下,适当地降低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理论,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对装载机车架各部分应力进行了计算,并对车架各部分强度进行了测试,最后分析比较了计算与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柔性配方的环氧树脂基(改性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实验数据,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进行有限元分析。首先根据网格理论推导出螺旋向纤维在筒身段缠绕角及缠绕层数的表达式。然后根据推导出的公式计算出相应的参数,并依据计算所得结果设置合理的铺层方案。最后利用ANSYS软件进行建模,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从而得到复合材料压力容器随内压的增加,内衬层以及纤维缠绕层应力的变化趋势,并最终得到模型的爆破极限,进而证明了ANSYS软件在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模拟方面具有实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对一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壳体在已知爆破压强为30MPa的情况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缠绕角、筒体螺旋向及环向缠绕厚度及各缠绕层数等工艺参数。按此工艺参数,采用环氧/胺类体系,选取了传统刚性较高的配方制备了5个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壳体试件,按照国家标准GB 15385——2011对试件进行水压爆破试验,获得爆破压强,均值为34.2MPa。最后又利用ANSYS软件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爆破压强为32MPa。比较结果显示: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有限元设计与实测的爆破实验结果有较好的接近,使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设计方法的发展和使用,使铁路车辆设计变得越来越快速高效。在行李车改造为发电车过程中,首先根据车架结构对车厢进行布局设计,其次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改造后的车辆车架系统从强度和刚度方面进行计算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使用APDL语言对车架薄弱环节和不合理结构进行改进。最后,对改造后车架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确定有害频率和振型,并采取有效减振措施。从研究结果看,改造后的车辆车架能达到安全使用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以星载计算机OBC386模块为例,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采用单一实体单元和组合的壳、梁单元创建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从有限单元数、固有频率、模态振型、计算时间及计算精度方面分析计算结果,得出较为合理的壳与梁单元组合的微小卫星结构有限元模型.从而为微小卫星整星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建立可靠的有限元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ANSYS的车架强度和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轻型货车车架为例,对车架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利用AN SY S软件建立了车架的力学模型。对车架的约束和所受载荷进行处理,通过车架强度和刚度进行分析计算,可以找到车架的薄弱部位,为以后设计和优化车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汽车二维偏心碰撞事故的再现仿真分析,在介绍传统偏心碰撞动力学模型与轨迹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对其适用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实际交通事故为例,分别利用PC Crash软件与传统模型进行仿真再现分析。通过将二者的再现分析结果与事故现场上车辆遗留痕迹进行对比,实际分析了传统轨迹再现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东风EQ6110HEV6混合动力客车安全性能,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与LS-DYNA,对混合动力客车进行正面碰撞仿真分析。首先,通过HyperWorks软件按照客车参数与实际情况进行建模;其次,通过分析车身变形、车门变形以及驾驶员座椅地板中心加速度等一系列关键指标,对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进行评价;最后,基于仿真分析结果,采用增加防撞梁结构的方法进行改进,改进后客车车门变形量减少了52. 6%,质心加速度和驾驶室座椅地板中心加速度分别减少了25. 8%和33. 9%。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125摩托车局部振动比较严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款车架进行了结构模态分析,得到车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与该牟架的试验模态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认为建立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车架结构优化改进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客车车身及车架结构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手段,并对HB6790车旁及车架的静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针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产品定型试验表明计算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了移动式压力容器筒体外壁表面凹坑(轴向和周向)的有限元模型。结合筒体表面凹坑的应力理论计算,研究探讨了在恒定内压下,筒体表面凹坑缺陷处的应力分布与凹坑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以第三强度理论作为仿真终止判据,获取凹坑各几何参量的阈值,利用MATLAB对阈值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绘制出凹坑缺陷的安全评估参考曲线。拟合结果表明:轴向和周向凹坑对筒体局部结构强度的影响不同,对应的安全评估参考曲线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在横风作用下的运行安全性,建立了定常稳态风载荷模型,提出定常稳态风载荷的计算方法,并对共计20种工况下的横向力,倾覆力矩和摇头力矩进行了计算.基于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和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完成了某型号高速列车仿真模型的建立以及广义力载荷的加载,完成车辆的动力学仿真,绘制出不同安全性指标仿真结果图像,并对车辆的运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善车辆运行安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础激励作用下的随机振动分析为结构动力学有限元计算中的一种主要分析类型,在实际结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模态叠加法,对基础运动激励下的随机振动核心算法理论进行了系统推导。基于JAUMIN框架并行数据结构,在PANDA平台下完成了大规模算法设计和并行程序研发。结合数值算例对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模块进行了对比验证和大规模并行可扩展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发的随机振动分析软件与商业软件的计算结果完全吻合,在并行求解能力上可达到上亿自由度、上万核,远超出商业有限元软件的计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某车架为研究对象,采用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弯曲工况下应力和应变的计算。通过电测量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进而以车架的体积为目标,对车架进行了参数化模型的结构优化,得到了满足结构强度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