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法律职业伦理是构建一个高度职业化、精英化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精神核心。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历史传统、外部司法环境及法律职业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在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法律职业伦理普遍滞后。重塑我国法律职业伦理,应着力从强化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提升法律职业门槛、树立法律职业道德、落实法律职业监督等方面展开实效应对。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职业伦理是指法律职业者在其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应该在法学教育中建立和完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发展甚微,这必将影响到法律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应从教育目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教育类型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将更多地转移到有法必依或者说法律实施上。法律职业者是法律实施的中坚力量,法律职业伦理对于职业者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法治发展新阶段热切呼唤法律职业伦理的振兴和法治信仰的确立。在制度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法律职业伦理滞后导致的司法渎职和腐败问题已成为法律实施的严重障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振兴我国的法律职业伦理,面临着"理论基础—制度规范—体制设计—机制运行"四位一体的研究架构和实践任务。  相似文献   

4.
司法统考与构建法律职业者一体化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体化培养模式是现代法律职业者培养的基本模式。我国原有的法律职业者培养模式存在诸多不足 ,不符合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克服原有法律职业者培养模式的弊端 ,推进我国法律职业者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建立 ,推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法律信仰的建构,民众的守法精神固然是根本,但只有对法的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产生了双重认同,对“法律人”有了内心的信任,守法才可能真正内化为主体心中稳定的精神内蕴。因此,法律信仰的精神内蕴是以法学家的批判精神和法律职业者的法治精神为其前提基础和内在动因,以守法精神为其完美展现的统一,而在中国法律信仰的建构道路上,并非是民众,而是法学家和法律职业者应当担负起特殊而艰巨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法律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和发展的,法官职业作为法律职业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在社会和法律发展中发挥极大的作用;西方法官职业溯源于古罗马,随着近代社会的理性化、制度化,在王权、贵族、教会、商人等社会结构力量的相互博弈中兴起,同时也离不开法官职业阶层自身的利益追求。探究西方法官职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深层原因,对于中国的法官职业化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职业者是刑名师爷和讼师,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处在法律和道德上被双重拒绝的困境,这恰与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法治理念和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当下法治建设无法完全摆脱传统诉讼文化的影响,因此以制度化的方式提升法律职业者的地位,仍然是法律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法律职业准入制度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必先造就一支能够支撑中国法治发展的法律职业者队伍,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由此占据了我国法治国家建构的核心与基础地位。本文通过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德、法、日、英、美)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比较分析,在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构与完善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9.
168 8 -1 783年间英国社会上层指的就是英国的贵族阶层。贵族是一个社会集团 ,是由享受法律规定特权地位的个人所组成的集团。贵族力图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充当英国人的代表 ,成为贵族之外的社会各阶层的表率。社会上层的根本标志是拥有土地和爵位 ,他们的地位是由他们的生活方式、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的。英国社会上层依据传统的规定享受治理社会的特权 ,他们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 ,由此他们形成了独特的贵族观念 ,这种观念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0.
法治思维的承载主体应作广义的理解,包括党政干部、法律职业者和普通民众。这些主体在实现法治思维方面各自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畸形的政绩观扭曲了党政干部的法治思维,对实质法治观的盲从消解了法律职业者的法治思维,法律信任的缺失和体制外维权的盛行也影响着普通民众的法治思维的形成,为此需要建立健全以法治评价体系为主导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以形式法治的思维主导法律职业者的法律适用行为,重建普通民众的法律信任,畅通其维权渠道,以促进法治思维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西欧宫廷文化对骑士精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骑士精神衍生于西欧中世纪,并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对西欧文化与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世纪骑士精神基本上确定了日后骑士精神的内涵,其基本特点就是中世纪贵族阶层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即英勇、慷慨、谦逊、荣誉至上以及正义感等.战争、比武、宗教、典雅爱情思想以及宫廷文化等因素,塑造与催生了骑士精神.宫廷是骑士贵族聚会的场所,也是宫廷贵族文化诞生之地;宫廷文化表现和宣讲了骑士贵族的价值观念,对骑士精神品质的培育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提出了制度-利益均衡论的假说,并运用该假说的分析框架对与司法考试制度相关的四个悖论--鼓励思维与压抑思维、法学的神圣化与法学的庸俗化、法律职业者的过剩与法律职业者的缺失、造就法律职业共同体与分化法律职业群体--进行分析;在揭示了其中的制度利益和制度均衡状况后,对司法考试制度的成熟性和活力作了一个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带来的诸多深刻影响让我们重新审视教师职业价值颠覆的成因与影响。柏拉图洞穴之喻是整个现代社会的情景投射,哲学王走出洞穴时灵魂上升的沉重反应了现代教育者自身成长的不完善,随后哲学王对于是否下降至洞穴的犹疑映照了教育者从"业余者"到"职业者"职业动机的转变,而哲学王下降至洞穴后灵魂出现隐匿则是因为自由、平等等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的教学活动面临新的挑战。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对于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强调提升教育者自身教学技能的同时,应当注重对于教育者灵魂的引导和内在精神的培养,如此他们在多变的"洞穴"中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律教育与法律实践的对接与疏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家和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由于新的社会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国家对法律从业人员的规训———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者的法律实践行为之间的启蒙与抗争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法律文化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法学教育等因素的制约。要克服这些因素,实现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我们主要应该通过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法学家的现代化、法律职业者的现代化和大众法律文化的现代化等途径来完成。  相似文献   

16.
比较一下北京人和上海人的优缺点,将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北京人最可贵的,是他们的贵族精神。什么是“贵族精神”?依照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的说法,“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日贵族道德”。显然,所谓“贵族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理想、高贵的精神气质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其中,人格又最为重要。所以,贵族精神其实无关乎门第和血统,也无关乎身份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应解决的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对司法公正的深远意义决定了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为了使这一制度得到良好的运行 ,还应更严格限定应试人员的资格 ,在考试内容上增加法学理论及职业道德、综合知识和外语的考查 ,增加口试 ,建立法律职业者间的职业交流制度 ,并对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不相适应的法学教育现状进行改革 ,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8.
贵族精神与现代性批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社会是由贵族社会脱胎而来的平民社会,现代性是一种平民精神。平民精神具有功利性、世俗性、平凡性,并形成了大众文化。贵族社会形成了贵族精神,具有超越性、自由性、高贵性,并形成了精英文化。在现代社会,贵族精神成为批判现代性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社会在秦以后是平民社会,形成了平民文化传统,贵族文化传统薄弱。在五四运动和人民革命中形成了新的平民文化传统,贵族文化传统被清除。当代现代性也具有片面性,大众文化极端发展,缺少精英文化的制约,造成文化生态的失衡。因此,必须吸收贵族精神,建设精英文化,开展对片面的现代性和大众文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聘问礼在五礼之中属宾礼,是周代贵族之间重要的邦交礼仪。聘问礼的进行是伴随着礼物互赠的,称之为"礼赠"。"礼赠"是西周贵族之间交聘往来的一种情感表达与身份标识,其在礼仪交往中体现的等级性、对等性、象征性、敬让等特征恰恰是西周礼制的本义之表达。"礼赠"对于周礼的维系与西周贵族统治秩序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着周人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0.
翻开一本杂志,上面有个栏目叫"心贵族"。看过"心贵族"里面的几篇文章,不由得会心一笑。顾名思义,心贵族就是心灵的贵族,与物质无关,与地位无关,而是一种心灵的丰盈富足,是一种灵魂超脱于世俗之上的诗意栖居。陶渊明、王维等,他们的诗样人生让我们向往。他们在自己的心灵牧场上,闲云孤鹤一般自由,或是采菊种豆,或是把酒对月,或是闲看流云清风,或是弹奏高山流水,笑看人世繁华,坚守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享受属于自己的一份心灵盛宴。他们把心灵的安适和丰盈作为生活的目标,不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