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追求和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和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我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建设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两者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为前提。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无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而不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交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真实的集体”思想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其核心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我国建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稍度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提供了现实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是要创造一种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我国在追求“真实的集体”道路上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伦理维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和目标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一定的伦理精神的关切,制度伦理以其规范、协调和创新功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合理、公正的制度环境和伦理支撑,并在促进社会公正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上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了一致,显示了其重要作用。进而,和谐社会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对制度伦理提出了相应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互动共进、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过程中努力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中的德育理论建设,是促使和谐社会实现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和谐德育的对象是人,促使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与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中的德育理论建设,是促使和谐社会实现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和谐德育的对象是人,促使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与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现实途径;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首先实现能够体现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的公正而合理的社会公正,来保证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要从机会平等与阶层开放的政治诉求机制、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体现社会公正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机制这三方面来构建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正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人的多向度、多样性的协调发展,即人性、人的素质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一种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关注教育公平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推动教育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为和谐社会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的必由之路。当今中国,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在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谐文化"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文化类型学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为核心理念与根本价值取向的文化,它反映了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在文化结构论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各种文化元素、文化形式的协调互动和有机统一为根本特征的文化,它展示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在文化社会学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契合的文化,它呈现了一种新的文化愿景。  相似文献   

14.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所体现出的和谐教育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并集中体现在其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的认识上。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倡和谐教育的今天,夸美纽斯的和谐教育思想对目前中国教育现实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中国教育应转变教育观念、反思教育目的,树立以启发智慧为目的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的天性发展的需要;教育节奏要与学生身心发展节律相统一,实现教育、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试论人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作为历史的存在物,始终是未完成的,始终处于不断提升自已的过程之中.与一般物质发展过程有所不同的是,人的提升是一个不断走向自觉的过程.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的提升表现为三个层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人的提升表现为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人的提升表现为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人与人的关系明白合理;在人性完善的层面,人的提升表现为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人在三个层面的提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6.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三个向度体现出了对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因为“民胞物与”是其基本态度;“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是贯穿其始终的主线;赞天地之化育是其归属。加强对其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汲取我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发展高等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高等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高等教育承担着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分析了河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阐述了河北高等教育在区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背景下省内高等教育面向和谐河北构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女子高校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女性人才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女子高校建设和谐校园面临着诸多有利形势,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状况。需以科学发展为前提,用发展的眼光和方法解决不和谐问题;以师德建设和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巩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和谐酌校园氛围:以建立健全和谐发展机制为保障.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稳固的国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保障。国防建设与和谐社会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建设和谐军营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军队战斗精神培育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关系;抓好军队信息化建设与发挥信息化人民战争作用的关系;创新发展军事高新技术与创新发展国家高新技术的关系。深化国防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是我们所要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