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申报世界遗产的严峻形势,在"丝绸之路"整体申报的大环境下,综合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遗产的状况。在世界遗产"文化线路"的架构下,提出"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报"和拓宽"申遗"思路的模式,希望对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批世界遗产的申报成功,中国的“申遗热”陡然升温。思考“中国式申遗”背后的问题,是重点关注所在。在中国出现“申遗热”的背景下,对“中国式申遗”进行了深入解读,阐述了“申遗”的本质,分析了日益膨胀的“申遗热”产生的原因,以及“中国式申遗”潜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办法,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世...  相似文献   

3.
在剖析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实践,探讨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阐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和申报世界遗产的深远意义,论述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理论探索及实践进程,近一步论述了丝绸之路遗产无与伦比的价值:丝绸之路的核心价值内涵;历史文化价值;人文精神价值;社会经济价值;申报世界遗产有利于增强国际的交流、理解与合作及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上丝绸之路"是东方和西方之间交通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潮汕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综合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汕头史迹,对汕头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史迹史料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就汕头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汕头"海丝"申遗的特色进行纵深研究和论证,试图勾画出"海上丝绸之路"汕头文化遗存的大致范围和轮廓,认识和把握"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性质和内涵,力求全面、准确反映汕头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挖掘、整理出汕头符合申遗条件的历史遗存特色和亮点,汕头加盟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面临的机遇、挑战及瓶颈问题,希望能从其他城市"海丝"申遗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实践性经验教训,借助申遗契机,保护和开发"海丝"文化遗产的措施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在韩国已成功将类似中国端午节的“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中国人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端午文化的保护价值;在韩国拟将与中医颇有渊源的韩医申报世界遗产,中国也开始研究中医的申遗问题。这让人联想并思考:我们的文化保护为  相似文献   

7.
以"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社会开发与经济效益并重"、"立足长远,战略布局"为浙江省申遗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实现申报世界遗产零的突破"、"全省均衡布局"、"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遗产共同繁荣"为战略目标,针对浙江省申遗现状进行探析,加强对潜在世界遗产的论证,探索浙江保护和申遗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丝绸之路的考察活动,于1991年在福建泉州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论文,共50篇,同年在福建刊出,定名为《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这是国际文化史上的杰作之一。从开会的地址和论文涉及泉州古今的史迹来看,泉州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基地。丝绸之路,就我国历史而言,经历了唐宋元明诸朝代,就公元而言,即是在中世纪的时代。据此情况,中世纪时代泉州地区的文风习俗以至泉州港海外交通往来的史迹,不论文字记录或具体物品,就成为追求丝绸之路历史所要探寻的内容。1926年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渚位教授赴泉州访古调查,缀集见闻所得的地方史迹史料,写下论文若干篇。这一活动就成为探讨海上丝绸之路的先声。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申报世界遗产战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申报世界遗产之时,福建作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功。立足福建省各地的申报状况,概括提出“近期积极争取申报世界遗产的新突破”、“远期实现全省均衡布局”的战略目标,以及有关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具有典型性。“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开展了法律规范构建和合作组织建设的实践,促进了国际法治合作的发展。但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两个新课题,即中国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以及现有平台和机制的发展。通过分析“海上丝绸之路”法治合作机制发展的平等互利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绿色发展原则和兼容并包原则,构建理念认同和全方位沟通交流的合作机制,探讨如何促进达成及遵守“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法律文件。“冰上丝绸之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北向延伸,其发展理念和模式可以借鉴“海上丝绸之路”的经验,学习其法治合作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以期构建完整的中国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遗产保护和申报热潮中,国内诸多文化遗产项目将目光逐渐投向"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大运河作为中国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不仅时间跨度长、覆盖地区广、影响范围大,而且兼具历史遗产和在用遗产的双重特征。如何使大运河遗产以更加科学、真实、独到的申报方式呈现在国际遗产专家面前,已成为相关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大运河文化遗产申报面临的国内形势入手,在总结和分析大运河文化遗产评价所依据的标准体系演化趋势的基础上,尝试探索一条新的以"文化线路"、"文化景观"为参考类型进行申报的申遗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通向海外国家的远洋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延伸线”则是从“海上丝绸之路城市”通向沿海其他城市或者内陆城市的交通线。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可分为: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兴盛时期、衰落时期和停滞时期。宁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延绵不绝,持续发展;河海交汇,港通天下;面向韩日,兼及南洋;浴火重生,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3.
运用科际整合的方法,将文献研究和田野考察有机地结合,从长时段系统探讨近世以来泉州回民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认为其形成和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诠释其如何经历在地化,通过联姻、善举等方式,逐渐融入地方社会。并以陈埭丁氏、百崎郭氏为例,考察两者间的异同,认为他们先祖均为穆斯林商人,在泉州聚族而居,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他们的生计方式颇有不同,进而形成文化差异,但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不仅远渡重洋到域外经商,还使西方军事技术传入中国,推动近代社会变迁,彰显包容多元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充分挖掘和认识“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的多维价值,并以此作为申遗成功和后期旅游发展的基础.鉴于“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旅游的限制因素,我们应从政府规制的角度,积极进行不同国家、不同省区之间的协作与联合.从旅游要素六个方面(吃、住、行、游、购、娱)对“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进行分析,认为“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只是起点,需要从三个方面实现遗产旅游跨越发展:(1)打造旅游精品+绝品,保持国际高端遗产旅游;(2)设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3)逐步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对国民免费开放.  相似文献   

15.
百科瞭望     
我国已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种,属松科常绿乔木,仅在低纬度的西南地区少量生存。珙桐为落叶乔木,是中国独有的树木,属世界驰名观赏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罕见且目前无法替代的财产。世界遗产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全世界现有世界遗产631处,其中文化遗产481处,自然遗产128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2处。我国已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有28处,分别是:长城、泰山、莫高窟、龙门石窟、秦始皇陵、明清皇家陵寝、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黄山、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青城山、都…  相似文献   

16.
“海上丝绸之路”肇始于雷州半岛等地古越人文化和南越、西汉的外贸方各,而“海上丝绸之路”又为雷州文化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雷州文化又未能真正继承“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涉鲸波、开拓进取之精神,局限于“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未能走向以海为商的发展道路,以致民性保守,“惰向外志向,乏进取毅力”。在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世界的当今,真正继承和发扬“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应是发展雷州文化的应有之义、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浮出水面,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和广泛重视。2015年2月11-12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新华社、中国社科院、中国外文局、福建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召开,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巴基斯坦、新加坡、印度  相似文献   

18.
世界遗产申报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世界遗产申报热的持续升温,影响中遗成败的因素变得更加复杂。世界遗产申报的成败,除了取决于遗产自身的突出普遍价值、保护管理状况、可持续性等因素之外,还受到申报程序以及各国遗产保护管理体制、世界遗产代表性和平衡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秦山是舟山古代一海岛名,位于今舟山朱家尖岛。马秦一词的原意是西亚、南亚等地对大中国的称呼,也特指“丝绸之路”之重要驿站——新疆于阗。马秦山是浙东“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避风泊地,因此从浙东“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和目的港考察宁波在唐宋时期与西亚地区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来推测马秦山的得名与浙东“海上丝绸之路”有关,源于西亚、南亚等地客商对宋的称谓“Machin”。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国家塑造了共同发展、相互依存、和平友好的“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但到近现代,这种精神因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都受到西方殖民者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而被迫中断。进入新世纪,中国提出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要传承这种精神。而当下,日本在东南亚推行“价值观外交”和“积极和平主义”并以ODA离间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企图破坏这种精神的传承。对此,中国必须及时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