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于人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其人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雏形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人学已经成为当代国内外学术前沿的热点,而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进程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人学思想并构建了其人学理论的基本雏形。当前的"中国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在新时代的精神哲学。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从对人的人文关怀开始,随着对人类社会的深入研究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科学的有关人的本质理论。一切自然科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人的需要为核心,研究一切社会、自然科学都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的解放。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清其发展脉络是理解和习得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的人学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 ,并贯穿其思想体系尤其是党建思想之中。探讨刘少奇的人学思想 ,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刘少奇的思想体系、对于当前的人学理论研究和人的解放和发展事业 ,都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人学研究倍受关注,科研成果逐年攀升,已经成为重要研究领域。梳理近年来马克思人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总结规律,发现马克思人学研究已经形成了基本问题研究、应用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范式。从当代哲学转向研究的视角发现:马克思人学研究是现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应有之义,是现代性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现实要求;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环境变迁的视角发现:人的生存悖论迫切需要从马克思人学思想中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6.
以古典人学为根基成长起来的近代西方哲学中的人学,大致沿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条路向展开,二者都高扬人的主体性但却偏执于人的本性的不同侧面,因而未能真正揭示人的本质。立基于前人研究基础上的马克思人学思想,实现了对近代西方人学的扬弃,揭示出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全面的人"的思想体系,成为科学的人学观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生成路径是:其出发点是自我意识哲学;黑格尔的“人学辩证法”思想是其人学理论生成的直接推动原则;费尔巴哈的人学唯物论是其人学理论生成的立足点。马克思人学生成的理论制高点是实践人学;主客体的统一是其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实践人学的理论起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学思想;马克思实践人学的起点是自我意识哲学,推动原则是黑格尔的人学辩证法,而其哲学立足点是费尔巴哈的人学唯物论;马克思实践人学实现了对传统人学的思想变革。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生成路径是:其出发点是自我意识哲学;黑格尔的"人学辩证法"思想是其人学理论生成的直接推动原则;费尔巴哈的人学唯物论是其人学理论生成的立足点.马克思人学生成的理论制高点是实践人学;主客体的统一是其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0.
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探索人学的思想家,其人学理论深刻地探讨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以及人格修养与人的理想等问题,在孔孟儒学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人学思想的系统性、独特性应该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革命的、实践的批判理论 ,它以最终“跳出意识形态”为指向。马克思的文学批评是其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文学思想的实质是力图将文学作为在资本主义世界宣扬无产阶级意识 ,以激发革命 ,彻底“跳出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国内学界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推出了一批较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国内学界在意识形态基本理论方面强调对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内在结构以及意识形态功能的研究。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突出表现在围绕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和规定、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等领域展开。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趋势呈现为意识形态研究的语言学走向,从语言学角度诠释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研究的心理学向度,运用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心理学分析;意识形态研究的利益论转向,将利益分析与意识形态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社会思潮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社会意识中,社会思潮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在意识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社会思潮包含着社会心理、思想体系和思想运动三个要素,这就构成了社会思潮发展的方向。社会思潮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其产生是各种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社会思潮都有一个从产生、发展到高潮再到消亡的过程。把握这一理论对于研究现实社会中的具体思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原则高度”的理论开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对宗教、思辨法哲学等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否定性批判中,内在建构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核心要素与理论逻辑:从意识形态生成根源、精神变物质原理、理论实现条件等批判维度,深刻揭示了“颠倒的世界决定颠倒的世界意识”“彻底的副本批判必然会专注于原本和实践”“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以及“理论实现程度取决于国家需要程度”等基本规律,初步确立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关于交通运输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交通运输观的最新成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就需要从理论源头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交通运输观。采用文本分析等方法分析马克思交通运输观的基本思想内容,结合中国交通强国建设具体国情,研究马克思交通运输观的时代价值。马克思交通运输观是在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重要理论体系,在内涵上包括:交通运输是按照一定目的改变人与物“位置变动”的活动,是独特的物质生产部门,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范畴,是导致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先驱,是需要合力建设的行业,是无产阶级实现团结的重要条件等思想内容。马克思交通运输观具有重要时代价值: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在新时代应以投融资机制改革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先行官作用;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发挥交通运输的文化交流作用,增强国家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阿伦特认为,西方政治思想传统肇始于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分析,表现为哲学和政治、真理与意见、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和对立;马克思哲学则通过三个主要命题终结了这一传统,却又显示了与传统的复杂的相互关联,从而使马克思学说陷入了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阿伦特对此的分析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却又不免牵强,需要细致地加以辩明。  相似文献   

17.
研究青年马克思从浪漫主义向理性主义的思想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完整品格、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德国浪漫主义传统及马克思个人经历,从启蒙思想的影响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扬弃及完全成为一名理性主义者几个阶段来分析青年马克思逐渐从浪漫主义到理性主义的转变,有助于我们整体、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中,"人的感性活动"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方式,它既是马克思哲学探索的逻辑出发点,又是马克思视野中的元存在,处于奠基性的地位。马克思正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并且围绕"人的感性活动"理论的展开才彻底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开辟了他哲学探索比海德格尔更成功的生存论转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统一性为一体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要求理论教育在理念上必须把推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任务和实践主题。认真总结和反思以往理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并真正贯彻和落实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使理论教育显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感性世界理论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活世界理论。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不仅具有现实性、实践性、人本性的特征,而且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对西方生活世界理论的超越。当前,只有以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为指导,按照现实性、实践性、人本性的要求,着手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