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虚假性之判断与当代意识形态之争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意识形态问题是当今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实践层面看 ,弱化意识形态的倾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 ,但其中似乎又有某些历史合理性。从学理层面看 ,事实与价值、阶级性与科学性、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冲突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归结起来 ,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建构功能 ,这关系到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以及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精神坐标。基于此 ,我们特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来我校座谈讲学。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了这组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的笔谈 ,以期回应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软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识形态问题是当今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实践层面看 ,弱化意识形态的倾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 ,但其中似乎又有某些历史合理性。从学理层面看 ,事实与价值、阶级性与科学性、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冲突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归结起来 ,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建构功能 ,这关系到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以及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精神坐标。基于此 ,我们特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来我校座谈讲学。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了这组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的笔谈 ,以期回应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彻底革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形态问题是当今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实践层面看 ,弱化意识形态的倾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 ,但其中似乎又有某些历史合理性。从学理层面看 ,事实与价值、阶级性与科学性、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冲突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归结起来 ,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建构功能 ,这关系到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以及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精神坐标。基于此 ,我们特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来我校座谈讲学。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了这组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的笔谈 ,以期回应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问题是当今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实践层面看 ,弱化意识形态的倾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 ,但其中似乎又有某些历史合理性。从学理层面看 ,事实与价值、阶级性与科学性、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冲突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归结起来 ,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建构功能 ,这关系到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以及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精神坐标。基于此 ,我们特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来我校座谈讲学。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了这组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的笔谈 ,以期回应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问题是当今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实践层面看 ,弱化意识形态的倾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 ,但其中似乎又有某些历史合理性。从学理层面看 ,事实与价值、阶级性与科学性、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冲突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归结起来 ,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建构功能 ,这关系到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以及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精神坐标。基于此 ,我们特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来我校座谈讲学。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了这组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的笔谈 ,以期回应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问题是当今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实践层面看 ,弱化意识形态的倾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 ,但其中似乎又有某些历史合理性。从学理层面看 ,事实与价值、阶级性与科学性、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冲突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归结起来 ,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建构功能 ,这关系到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以及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精神坐标。基于此 ,我们特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来我校座谈讲学。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了这组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的笔谈 ,以期回应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关键词:合法性、现代性与话语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法性、现代性和话语权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关键是发展经济、富国强民;完善法制;惩治腐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代性转化,主要特征在于世俗化、大众化;科学化、理性化;平民化。合法性、现代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题中之义,但也有自己的特别方式,要在把握主体、对象,表达方式,概念和主题选择构成话语规则的四个纬度之间规律性的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这一复杂问题研究的系统化。加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有利于科学地、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及功能,为有效地批判虚假意识形态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认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同时,加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也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探索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制度变迁是由政治家主导的,这一制度变迁的动力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新的一致性意识形态来说明。事实上,如果没有新的一致性意识形态,中国的制度变迁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研究,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课题,也是学术界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学界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基本理论方面主要强调对话语、话语权的概念界定和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阐释的研究。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研究的热点聚焦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弱化的原因和表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优势、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路径及方法等方面。围绕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学界虽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研究核心概念时模棱两可、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研究趋势分析较少、研究方法的实证性和比较性薄弱等。  相似文献   

11.
蔡仪美学中有关文艺的意识形态论述,可归纳为"一般意识形态属性"层面中的"真实性"与"功能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中的"党性"与"人民性"。作为把握世界的一种意识形态形式,文学艺术是真实性与功能性的统一体;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和谐文化建设的视野中,这种统一体现为党性与效益性、多样性与和谐性的高度一致。这是蔡仪有关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论述的当代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需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和实现公民信仰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和谐统一,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网络社会”的自我存在样态、社会关系样态及主体间互动样态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意识形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新样态。“网络空间”作为具有鲜明主权特征的虚拟化“第五空间”,亦已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而话语权的争夺是核心内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正演化为全球性安全议题,成为国家安全的新疆域。我国正面临着由网络社会虚拟化无界性特征而衍生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挑战: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控制着互联网的“制网权”和“制信息权”,挤压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另一方面,网络负面信息呈放大效应、网络舆论引导力式微,使得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面临压力。因此,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成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对于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来说,有必要强调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学术向度,并表明这一学术向度是与其作为历史性实践的思想武器本质一致的。正是通过其哲学革命和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表明其学术研究的基本使命是:揭示并切中社会的现实。这一点构成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决定性基础和根本任务,从而把所谓学术的"纯粹自律性"揭示为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幻觉。由此引申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时代课题将主要包括:1.对文本、经典、思想史的研究;2.对整个当代世界及其理论表现的批判性研究;3.从社会现实的方面对当今中国之历史性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深刻把握国情和世情的基础上,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充分尊重民众的现实心态,在建设意识形态、维持经济绩效、改革政治体制和提升政治素质这四个层面上构建了自己的政权合法化思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全面而系统地理解邓小平的政权合法化思路对于人们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同时带来了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碰撞中,吸纳其他意识形态中有益、合理的成分,从而发展壮大自己。同时,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动态的冲击,我们要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实践指导作用,敢于迎击。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视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动态之根本所在,社会思想动态才能不断获得正能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才能在社会思潮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中彰显自身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领域赢得最广大人民根本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从类型学的角度在理论上指认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先后经历的“革命型”“统治型”和“治理型”三种意识形态类型,并具体展现了其类型转换的现实历史逻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从“革命型”到“统治型”、从“统治型”到“治理型”的两大历史转变。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转型,是主流意识形态在保持自身社会主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于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具体类型方面的转变,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理论形态的变革和转折,这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其主要标志就是提出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并对之给出了系统和科学的回答。从马克思主义当代形态的视角去理解、把握邓小平理论,可以更好地突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围绕“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展开的有些争论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和原则立场,要么忽视了不同的文本语境,要么误解了马克思的辩证法精神,要么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缺乏深刻把握,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准确理解这一思想,须在马克思的文本语境、思想的整体视域及其思想史视域中展开。它明确反对形而上学思维和法权思维,明确反对私有制且具有未来性质,是在坚持生产资料社会所有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所有制,体现了马克思一贯主张的个人与社会、哲学与经济学相融合与统一的基本精神。准确理解马克思这一思想对于深刻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理论性质及其当代性有重要价值,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也有引领和启示意义,但它却不是一种现成的操作指南,不能犯理论附会现实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在奥格登和里查兹符号三角形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建筑意识形态批评的符号学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筑批评分析中。通过对批评实践中意识形态批评维度的深入分析,探讨“鸟巢”批评文本中意识形态维度的变化,以此折射当代中国建筑批评中意识形态维度的演变,并对此进行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