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 ,我国风险投资领域纷纷讨论有关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有人认为在我国不建立二板市场就不能发展风险投资 ,也有人认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并非只有在二板市场上市这一条途径。本文是想探讨一种风险投资公司发展的新模式 :风险投资公司“不蜕资模式”。这种“不蜕资模式”并非否定退出机制的重要性 ,特别是我国风险投资公司还不成熟的时候 ,建立退出机制有利于加快风险投资公司的发展 ,但并不是说风险投资公司投入的资金必须要退出。笔者认为 ,对于风险投资家看好、发展潜力很大的项目 ,风险投资公司可将其归为自己的产业 (如成立子公司 ) ,这…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和选择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风险投资自1998年以来迅速发展。对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产生了重要作用。风险投资一般采取间接投资的形式,由风险资金的供给者(投资者)、运作者(风险投资公司)、使用者(风险企业)构成三位一体的运作方式。风险投资市场的主体是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资金首先从投资者流向风险投资公司,经过风险投资公司的筛选,然后流向风险企业;通过风险企业的运作,资本得到增值,再回流到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再将收益回馈给投资者。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2000,(7)
风险投资的过程并非完全由风险资本家主导,企业和创业家也有权利也有必要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资本家,更应从不同的投资协议方案中选择对自己有利和比较公平合理的方案,保护自己的利益,充分体现自己的新产品、新技术和创业才能的价值。在选择风险投资时,企业和创业家可以考虑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风险投资的过程涉及三个主体,分别是风险资本家、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作为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风险资本家,在我国风险投资领域有几种不同的构成类型,对于不同的来源构成主体,其所面临的投资风险不尽相同,因而风险的规避策略也有所不同。因此,对风险资本家来说,必须对其在投资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不同风险加以分析,并讨论可能采取的风险规避策略,从而达到规避风险、弱化风险,确保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国有投资公司是由国家单独出资设立,具有法人地位的以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公司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公司制企业,是政府授权运营国有资产的投融资主体。国有投资公司作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市场载体",发挥了引导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合理布局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市场运作,来促进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国有投资公司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初,以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几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河南首家以高新科技产品为主的风险投资公司--河南高科技创业投资公司.这不仅标志着河南风险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也奠定了河南在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7.
浅谈国有投资公司的内涵与发展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国有投资公司是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指以经营国有经营性资产,从事政府产业开发投资的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以国有企业或国有股本形式存在的国家资本存量很大。政府通过委托代理制将国有产权委托给各类国有投资  相似文献   

8.
资本运营风险贯穿于资本运营过程之中,是决定资本运营成功的关键因素。文章选取某国有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国有投资公司资本运营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国有投资公司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始于美国,以1946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P)的成立为标志.我国风险投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现已解散).继中创之后,我国又成立了中国招商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技术创业公司、江苏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等类似机构,在一些高科技园区先后成立一批具有风险投资性质的创业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海外风险投资公司也积极参与我国大陆风险投资事业,1992年美国太平洋技术保险投资基金在中国成立,这是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投资成立的中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已投资和承诺的投资总额达8000万美元.1997年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吸收3家国际风险投资650万美元,资金总额达1500万美元.1998年爱特信互联网技术公司(ITC)接受INTEL等公司投资200万美元.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也分别与香港汇丰银行、新加坡科技集团合作建立了2个风险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40年代形成了风险投资的雏形。1945年,英国诞生了全欧洲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工商金融公司。我国于1985年提出风险投资概念,1985年1月11日我国第一家专营新技术风险投资的全球性金融企业——中国新技术投资公司在北京成立。虽然当今社会,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在蓬勃发展,但是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风险投资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它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家投资某企业,不是为了经营,而是为了获利。同时风险投资的高风险和高收益要求,不可避免地导致相当数量,甚至于绝大多数的投资都将以失败或未能达到预期而告终。可见,风险投资无论成败都要退出。于是风险投资家的成熟还表现在选择退出的时机和方式。 风险投资的退出,一般可归纳为五种退出方式。即:出售、公开上市、购并、回购和清算。 1. 出售 出售就是产权所有者将其股份卖给其他投资者。 这是从事公司的产品种子期投资的风险投资家最主要的退出方式。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种子…  相似文献   

12.
肖建 《决策咨询通讯》2002,13(4):106-108
<正> 一、国内风险投资概况据北京清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统计,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约有175家,规模较大的公司共125家,其中内资92家,外资33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0,(38):19-19
9月13日,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和张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与6家科技企业签署投资协议,为其提供约3.4亿元的融资支持。这是上海市国有投资公司首次扮演“风险投资”的角色,直接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14.
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红梅 《管理科学》2002,15(4):61-64
风险投资运作中存在着由投资者到风险投资公司,再到风险企业的两层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必然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结合风险投资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在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提高风险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风险投资业如何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风险投资业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1)风险投资主体相对单一,资金来源渠道较为狭窄。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财政拨款和科技开发贷款,政府和银行的资金约占70%,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不到9%的比例。另外,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虽强劲增长,但投资渠道不宽,资金很少运用到风险投资领域。(2)资金规模偏小,资金缺口大。2000年末我国拥有风险投资公司近100家,风险投资资金却仅有94亿元,而这些资金中实际项目投入只有16亿元,这一规模仅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所需资金的1%。(3)运作不规范,效…  相似文献   

16.
邓健  李凯  孙丽辉 《管理世界》2005,(6):157-158
我国的国有控股公司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虽然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但相比西方公司制度,仍具有一些特殊性,如委托—代理关系通过行政行为产生,激励约束机制薄弱等。这些特殊性加大了董事会决策行为的风险。因此,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增量增质,有必要对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的决策行为进行风险分析,为风险规避创造条件。(一)国有控股企业董事会的决策行为风险分析一般来说,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的决策行为主要有能力风险、道德风险和偏好风险。能力风险是指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在经营决策和企业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入风险投资的决策模型,从理论上证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既直接降低风险承担,也负向影响风险投资退出绩效间接降低风险承担.利用1996年~2016年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凤险投资的匹配数据,实证结果支持理论预期.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风险承担显著更低,表现为风险投资对早期阶段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投资比例下降.退出绩效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风险承担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风险投资通过IPO或者并购成功退出的交易数目更少、退出期限更长、退出收益更低,因而降低风险承担.研究表明,为引导风险投资支持早期高科技企业,除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奖励风险投资外,政府有必要维持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18.
 风险投资机构的决策不仅与被投资对象的未来成长空间有关,也受到投资机构多方面特征的影响。根据高层梯队理论,在风险投资的复杂环境下,风险投资机构高管团队作为主要决策者,其特征对投资决策起决定性作用。        选取194家中国风险投资机构为样本,从高管团队知识背景的角度分析风险投资机构高科技投资偏好形成的原因,构建Logistic模型和OLS模型,检验高管团队不同教育背景(显性知识)和从业经验(隐性知识)对高科技投资偏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高管团队知识背景和从业经验显著影响其高科技投资偏好。高管团队中具有理工类教育背景和高科技从业经验的成员比例较高的机构更倾向于投资高科技企业,金融从业经验的成员比例较高的机构更倾向于投资非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从业经验的成员比例越高的机构在高科技企业首轮融资时进行投资的比例越高,金融从业经验和咨询从业经验的成员比例越高的机构在高科技企业首轮融资时进行投资的比例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产权性质的风险投资机构中,高管团队知识背景对高科技投资偏好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国有性质样本中金融从业经验对高科技投资偏好的负向影响不再显著,非国有性质样本中高科技从业经验对高科技投资轮次偏好的正向影响不显著。与非国有性质风险资本相比,国有性质风险资本高管团队成员的理工科教育背景和高科技从业经验较弱,导致国有风险资本投资高科技企业较少。        从高管团队知识背景的角度拓展了对风险投资机构高科技投资偏好问题的解释,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风险资本的投资行为和国有风险资本的投资行为,促进风险投资与被投资企业形成更具价值的匹配关系,对优化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决策、更好地发挥其在支持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国有风险投资机构建设提供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涛  黄福广  孙凌霞 《管理科学》2021,24(3):98-114
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入风险投资的决策模型,从理论上证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既直接降低风险承担,也负向影响风险投资退出绩效间接降低风险承担.利用1996年~2016年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风险投资的匹配数据,实证结果支持理论预期.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风险承担显著更低,表现为风险投资对早期阶段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投资比例下降.退出绩效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风险承担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风险投资通过IPO或者并购成功退出的交易数目更少、退出期限更长、退出收益更低,因而降低风险承担研究表明,为引导风险投资支持早期高科技企业,除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扶 持奖励风险投资外,政府有必要维持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20.
风险投资的资本运行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风险投资是指有明确的主营业务的非金融企业(一般是比较大的公司)在其内部和外部所进行的风险投资。这些大公司出资投入并培养主要处于创建期的、对大公司的核心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与服务的创新小公司或项目。公司风险投资常常开放其母公司的各种资源,从而增加其投资的附加值。公司风险投资的基本原理是:创新小公司(风险企业)借公司风险投资可以得到投资大公司(母公司)的资源、市场、销售渠道、信息网、品牌魅力及相关行业的知识和联系,以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作为回报,母公司将从小企业的飞速发展中获得技术与财务双重好处。这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