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阐述了洛可可女装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洛可可女装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分析出其在不同时期的造型特点,通过对其造型、色彩、纹样、装饰等方面运用手段和规律的分析,诠释洛可可服饰高调华贵的形式美感以及对现代女装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妇女杂志》在宣传妇女解放的进步思想的同时,成为推进我国女装由传统向现代变革的思想阵地。《妇女杂志》向读者宣传服装裁剪缝纫技能的重要性,并通过上升到科学化的服装制图原理,实现了服装裁剪技术在大众中的传播。杂志还组织开展女装款式改良的讨论、刊载美术家的服装设计作品,其中对西方服饰美的科学理论的推介,对服装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的强调,表现出现代意义上的服装设计活动已经开始影响女性的衣生活。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念中,服饰不仅是华夏礼仪的重要载体,更是礼制的重要表现。清代的皇帝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中最繁缛复杂。以之为研究对象,在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清代皇帝服饰形式及其制度,不仅反映了当时经济的发展程度,更代表了一种新的服饰艺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服装继承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视角,在调研具有中国特质的东方元素在服饰设计上运用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服饰文化中的继承与发展走向。通过对北京易地服饰“花栖树”女装品牌设计形式过程的推导,进而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文化精神在“花栖树”系列女装设计上的运用技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清代服饰是满族入关后 ,强行推行的游牧民族服饰 ,在中国服装演变史中是变化较大的一种 ,清代官服在此基础上产生。清代官服制度是我国历代官服制度的延续和发展 ,是在坚守本民族旧制度基础上参照了汉族服饰制度后加以发展的。清朝政府在制定服装制度时 ,既保留了汉族服装制度中的某些特点 ,又不失其本民族的习俗礼仪 ,是中国历史上服装制度中最为庞杂和繁缛的 ,其条文规章多于以前任何一代。考察清代官服对了解其时民俗与社会 ,以及衣、食、住、行均有助益  相似文献   

6.
基于清代服装是否领口过小的疑问,对清代女装及童装实物进行测量统计,对比当代服装型号的国家标准,分析清代衣领的结构、大小以及衣与领的反衬关系,进一步探索衣领的功能性,提出清代女装的衣领可以作为辨别成年女装和童装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清代康熙年间以来300年间,文县白马人服饰的发展演变,分为清代、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其日常服饰主要经历了由"简"到"全"再到"无"的变化过程,节日服饰地位日渐突出,宗教服饰有"变"与"不变"特点.文县白马人服饰演变的因为与生产方式变化、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化对之冲击有关.  相似文献   

8.
明清西南地区彝族服饰文化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彝族服饰与之相适应。明代中国西南地区彝族先民罗罗服饰的共同特征:男子椎髻,摘髯,带竹笠,着短衣,披毡,跣足或着履。女子发式和头饰复杂,披毡,衣黑,着短衣,着长裙或齐膝裙,带耳饰。清代中国西南地区彝族服饰的总特征:男子椎髻,剃须缠头,披毡戴笠,短衣。女子短衣配百褶长裙或短裙(根据社会等级),服色尚青。山区或交通闭塞之处彝族多继承传统服饰特征,坝区或交通方便之处因民族间的互相影响和渗透而产生变异。  相似文献   

9.
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回族,伊斯兰教对其影响深刻而久远,尤其对服饰的影响更为鲜明.作为回族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回族服饰是本民族内涵与表象的综合反映,体现了风貌特征.同时回族服饰中沉积了丰富的历史、宗教以及社会习俗的内涵,蕴含着回族人对美的创造和对美的追求,投射出富有回族传统特色的视觉特征.以下主要通过对回族服饰男、女装的材质与形质、图案、色彩等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伊斯兰教对回族服饰的影响.旨在传承和保护回族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0.
近代我国女子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所起的作用不明显。这是因为,一是受到中国传统社会的制约,二是这一时期女子职业教育科目设置的不合理和狭隘性而导致。考察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科目设置变迁及其对女子地位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对于促进现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化认同与民族服饰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很早的时间起,各个民族在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与交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互动机制。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民族服饰往往以直观的方式参与并反映民族间的联系和交往。历史上有三次突出的民族服饰的流变:一次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次是唐代的开放唐装;还有一次是清代的旗装。民族服饰在彰显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同时,还是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外在符号。  相似文献   

12.
《穿戴题纲》是一部非常珍贵的清代宫廷戏剧史料,记录了演出戏服、演出剧目和演出节令等信息,对于研究清代宫廷演剧形态弥足珍贵。它既有助于我们了解清宫的演剧历史、演剧服饰、演剧习俗,还有助于研究宫廷演剧对民间演剧乃至整个中国戏剧发展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族服饰中图腾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和设计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腾崇拜是人类文化史上一种古老的、普遍的文化现象,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都喜欢将自己的宗教文化、图腾文化应用于本民族的服饰图案中。文章分别从图腾在民族服饰中的应用及多元化表现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图腾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不应该是对原始图腾及少数民族服饰简单的堆砌和照抄照搬,而应该赋予其新的意义,才能在现代服装中体现出图腾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4.
作为晚清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改良主义者和中国新闻事业开创者的王韬,在晚清文言小说史上占据着相当的地位,是古代小说向近代小说过渡的一位承上启下者,对清末民初的一些小说作家和流派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王韬文言小说的研究,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到晚清文言小说发展和流变的轨迹,对文言小说史的研究也不无稗益。  相似文献   

15.
没有“五四”,何来晚清——兼与王德威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德威先生提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命题,并由此得出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在晚清的结论。这个命题貌似无懈可击,实质上存在严重的理论误区。他误将母亲受孕的那一刻当作了新生儿生命的起点,并且忽视了"五四"相对于晚清文学的艺术创新,从而无限放大了晚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立价值和意义。晚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需要"五四"来凸显,与其说"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倒不如说"没有‘五四’,何来晚清"。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幕府形态,晚清幕府是在近代中国面临千古未有变局的时候出现的。它经历过从确立到发展的变化过程,逐渐完善了其制度特征,并深刻影响着晚清政局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晚清幕府造就人才、振兴文教、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客观地促成清王朝的灭亡,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晚清幕府的特定性质,也给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概述了清末民初摄影术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对传统视觉经验格局产生的影响,揭示了现代性市民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世俗感性的趣味中所包含的对人性满足的合理性,旨在为中国传统视觉艺术和现代视觉文化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撞击和冲突中展开的。直至19世纪末,西方法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和挑战,也终未能改变清政府对其扼制的政策。清政府对西方法文化传播政策的根本改变,是在进入20世纪后。清末修律从法治原则、立法观念、司法制度等方面,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清末西方法文化政策在法制近代化方面仍存有诸多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延缓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1 874 年至18 75 年,清政 府高层 发生了一 场关 于如 何筹 办海 防的 讨论。 讨论 各方 的人 员组 成、主要观 点及讨 论的影响 ,几方面 的情况 表 明,这 场 讨论 实质 上 是两 种文 化 价值 观 念的 摊牌 性 质的 激 烈辩 难。洋务 派借此机 会阐明了 向西方 学习的主 张,守旧 派则以“夷夏之防”为理论 依据激烈 反对。清 政府基 本采纳了洋务 派筹办海 防的策略 主张,奠 定了近 代中国海 军的基础 。这次讨 论在近 代中国社 会向西 方学习的 过程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