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语》的英译由来已久,不同译本对其高频核心概念词有不同的翻译,形成明显的《论语》英译困境,研究不同译本对同一高频核心概念词的翻译和宽容性看待《论语》英译困境有助中西方读者多角度解读《论语》。  相似文献   

2.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也是中外学者了解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经典著作.《论语》的英语译介活动关系到当今世界如何看待中国,因此也就显得尤为意义深远.结合现代阐释学理论,文章对多个《论语》英译本进行了平行对比研究,揭示了翻译过程中充满创造性的一面,并针对《论语》的英译现状,对典籍翻译的规范性作出了探索性阐释.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下半叶开始勃兴的"文化研究"思潮更为关注当代文化中处于权力边缘的文化与话语群体,其批判矛头直指"西方中心主义"与文化霸权主义。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则让中外翻译界更重视意识形态、诗学等因素对译本生成的影响及翻译活动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等翻译的社会属性。在翻译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国别、不同身份的译者,从自身及"他者"历史文化出发,在原语和目标语之间进行调适,确立符合其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论语》英译史及其英译发生的语境来看,《论语》英译大体上经历了从"西方中心主义"向"文化多元化"的历史文化语境转向,从归化以"求同"到异化以"存异"的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论语》英译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从欧洲中心主义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19世纪的《论语》英译,探讨欧洲中心主义以及由其带来的文化中心主义对译者在翻译策略的抉择上所带来的影响。指出译者因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以及自身所持有的翻译动机和文化态度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习惯性地用欧洲文化思想的术语来束缚思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有意的歪曲和批判,从而最终影响到了读者对文本的客观理解。  相似文献   

5.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不仅对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其进行直接英译或对其内容诠释已成 为近年来诸多学者对中国典籍青睐的一种时尚。因局限于译者视角或理解的断章取义,致使其对同一名词翻译也不尽相同。 本着英文翻译理念——“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并参据词汇对等,选取了《论语》中两个十分具有文化内涵的“君子”和“小人”进 行分析,梳理了两者的英译现状,同时指出了某些翻译的不足并尝试给出更合适的英译。  相似文献   

6.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不仅对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其进行直接英译或对其内容诠释已成 为近年来诸多学者对中国典籍青睐的一种时尚。因局限于译者视角或理解的断章取义,致使其对同一名词翻译也不尽相同。 本着英文翻译理念——“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并参据词汇对等,选取了《论语》中两个十分具有文化内涵的“君子”和“小人”进 行分析,梳理了两者的英译现状,同时指出了某些翻译的不足并尝试给出更合适的英译。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的孔子,因地位非常特殊,对他的称呼变化多元.对此,不同背景的译者处理方法迥异.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为指导,围绕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可以对《论语》译本中对孔子的称呼的英译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孔子的称呼看似简单,翻译起来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语境理论有助于对相关英译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论语》英译历史已经跨越3个世纪,在众多的《论语》英语翻译版本中,孔子的“能近取譬”之说在英语翻译时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章选择了四个版本的翻译,试图比较和分析译者在对《论语》中的“德、过、政、信、贤与富贵”等政治隐喻英译时,对政治隐喻的“来源域”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因年代久远,Joshua Marshman的《论语》英译本目前已少有人提及。本文从《论语》的英译及其研究、Joshua Marshman的生平简介及其翻译目的、Joshua Marshman译本的情况介绍及其评述等几个方面对Joshua Marshman的《论语》荚译做个简要介评。  相似文献   

10.
辜鸿铭的《论语》英译,自1898年在上海出版以来,备受学界推崇,因为这是华人英译中国古代典籍较早的著作。但因成书已久,受其时的历史条件制约,也囿于辜氏的文化观念和翻译原则,该书译文存在诸多瑕疵。今分析其中误译之例,提出个人的修正建议,以期为典籍英译,寻求正确的翻译策略和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描述翻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林语堂编译<论语>过程中导致在篇章结构和内容方面"叛逆"现象的翻译策略,既而运用翻译目的论揭示"叛逆"现象背后的因素.林语堂在英译<论语>过程中采取编译的形式--重排原文篇章结构和增删内容--是基于一定的翻译目的: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向西方社会通俗地介绍儒家思想的精髓和塑造孔子文化形象.研究的启示在于:文学翻译中的"叛逆"现象可以从翻译目的论角度给予合理解释,译者对原文的"叛逆"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选择,而评价译文的标准则是看其是否有效实现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当代青年与大学生存在的道德素质问题,探讨了以《论语》为代表的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作用;并从中西文化交往史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中国文化价值难以得到显发和逐渐式微的原因。第二部分以《论语》为材料,梳理了孔子“仁学”道德体系的内容,着重探讨了孔子以人心作为道德根源的思想,从而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永恒的根据,为人类文化的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中的视界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重要概念“视域融合”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亦有其重要意义。以辜鸿铭翻译《论语》的实践为例,辜鸿铭考虑到当时的中国国情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在追求视界融合的过程中作出较为积极、有效的选择,删除源语文本中不利于视域融合的部分,重视西方文化历史以拓展儒家思想的精华,为典籍英译提供了一种颇具参考价值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比较庞德与理雅各对《论语》的不同翻译,可知庞译《论语》有用拆字法翻译中国汉字、提供多种译文和创造性的翻译等特点;从翻译即改写的角度可探讨该特色的原由;并且,从庞德《诗章》中的《论语》思想可见庞译《论语》的影响及地位。  相似文献   

15.
日本幕末与明治时代接连诞生了两部《论语》新疏,一部是安井息轩的《论语集说》,另一部则是竹添光鸿的《论语会笺》。这两部新疏是日本儒学史乃至整个《论语》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两位作者也是著名的儒学家,但是在我国学术界,长时间以来几乎不知二书的存在,即使是日本学界,关注者及相关研究亦甚少。实际上,安井息轩于《论语集说》最为用力,在其晚年才得以杀青,而《论语会笺》也是竹添光鸿经过长期地修改校订而完成的会心之作。然而迄今关于《论语集说》与《论语会笺》的研究,大多都没有注意到安井息轩与竹添光鸿的校勘学成就,对于《论语集说》全无论及,而关于《论语会笺》则仅举其所用互校的本子而已。  相似文献   

16.
从《论语》两个英译本比较看翻译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翻译理论在文化层面对翻译所作的反思可以解释《论语》不同时期英译本的巨大差异,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对《论语》理雅各译本和安乐哲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认为理雅各译本是基于文化中心主义基础上的语言翻译代表作品,而安乐哲译本是基于多元化理论的文化翻译典范。安乐哲译本的存在,证明了文化翻译不仅是一种构想,还是一种事实,因此有可能从安乐哲译本中寻求到文化翻译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在《论语》中,“君子”出现率高达107次之多。字典辞书以及《论语》的多种译注本大都是从“德”与“位”两方面或者偏向于某一方面对“君子”的文化内涵进行界定的。笔者认为,此种界定是不全面的,“君子”的文化内涵呈多样性展开,具有五个方面的文化特质和四个方面的文化功能,从而使“君子”最终成为了孔子政治追求与文化理想多元组合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探讨“君子”的文化内涵,更多的是为了继承其合理而有用的内核。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儒家集团的共同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之所以从战国与汉初流行的众多孔子语录中脱颖而出,除了因为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朝着官方需要的方向进行修订外,更重要的是,《论语》在修订中调和了儒家集团的内部思想分歧,并对儒家学说进行了纲领性的总结,使孝道和名教成为《论语》的灵魂。而孔子在《论语》中实际上沦为编者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