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不同角度提出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揭示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同内涵;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对于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信用关系,应该根据不同的资产专用性选择不同的治理机制,以此提高交易双方的信用水平。对于专用性程度小的农产品交易,应由市场治理;对于具有较高资产专用性的农产品交易,需要混合治理模式;而对于资产专用性程度特别高的农产品交易,等级治理(纵向一体化)将是最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利用我国1995-2009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出口贸易与污染排放、治理投资之间的关系。得到结论如下:出口贸易变化是污染物排放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出口贸易对污染物排放的结构效应为正,技术效应为负,但对不同的污染物,规模效应不尽相同;不同污染物的治理投资对出口贸易影响也不同,但是总的治理投资的增加对出口贸易有利。  相似文献   

4.
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财务导向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结构决定其财务模式。论文以所有权和控制权表现形式不同 ,将现有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外部监控型、内部监控型、家族控制型和转轨经济型 ,由此产生了经营者主导型、出资者主导型、业主主导型和内部人主导型的财务模式 ;并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向。对于寻找适合我国不同企业及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治理构架和财务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安排与社会资本都是合作社治理的有效机制,两者之间既存在替代性也存在互补性关系,替代性激励着合作社寻求更低治理成本,获取更高治理收益,互补性意味着合作社整体性制度安排可以内在一致.合作社组建期,社员间的依赖性与协调性要求越高,其对社会资本治理的需求也就越大;合作社成长期,社员异质性增强、交易频率增加又会使合作社对股权安排的需求增加;合作社成熟期,社会资本和股权安排的动用将在不同适用对象上出现分化.两种治理机制的替代、互补与适用性匹配能够保障不同生命周期合作社治理的整体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投入企业的生产要素主要包含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随着经济环境、技术条件的改变,两种要素对企业的贡献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企业所有权安排。单纯研究公司治理,会忽视对大量非公司的企业组织及其治理机制的研究。本文着眼于对一般企业所有权安排和治理机制的研究,提出企业所有权安排和治理机制受到企业发展阶段、产权结构、技术特点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企业并不存在一个普遍的最优所有权安排,同一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也不断变化。企业应引入权变治理的观念,根据不同情境选择不同所有权安排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回顾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可以发现,乡村精英群体的比较优势并非纯粹主体性的,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使之具有这种比较优势的赋权机制。传统社会的系统性赋权,使这一群体构成多元,治理功能强大;近代社会传统的赋权机制处于解构与重构过程中,使之呈现出混杂式的群体样态,其中经济精英治理功能凸显而政治精英式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单一的政治赋权机制使无产阶级政治精英成为主导,乡村治理呈现出典型的统治与管理特征;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新型复合式精英群体重又出现, 并承担了系统的乡村治理功能;新时代承袭了上一阶段的赋权机制,“新乡贤”的政策话语为精英群体打造注入了动力,其治理功能处于新的建构之中。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如欲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治理功能,优化当前精英赋权机制应成为一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资本结构优化对企业代理人有激励作用。股权和债务两种不同的金融契约对公司治理结构有不同的内在要求 ;融资方式的选择实质上就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充分发挥资本结构 (包括股权结构 )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足于服务外包情境,把服务外包企业的合作治理机制划分为契约治理机制与关系治理机制,进而剖析和揭示了这两种治理机制对服务外包供应商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基于177份企业样本数据,重点验证了不同合作治理机制对服务外包供应商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知识获取和知识分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对服务外包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关系治理机制对外包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影响更为显著,契约治理机制对外包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影响并不显著;知识获取和共享在关系治理机制、契约治理机制与服务外包供应商创新能力之间扮演中介角色。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是权责分明 ,各司其职 ;委托代理 ,纵向授权 ;激励与制衡并存。由于投资者行使权利的不同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可分为外部控制模式和内部控制模式。而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政企仍未完全分开 ,国有股“一股独大”、中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为此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应采用引入多元化治理机制的内部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1.
荀况政治伦理思想新探 --"德治"和"法治"的相辅相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政治伦理思想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他提出了"隆礼重法"的理念.荀子强调"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但他认为与"礼"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相比,后者更具基础性和根本性.荀子第一次对"隆礼"和"重法"、"德治"和"法治"必须相互结合的思想的全面深入阐述,对于其后世的治国安邦产生了极其广泛深远的影响,对于今天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代统治青藏高原后,采取了政教合一制度。通过此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清代对青藏高原的管辖。但清代的政教合一制度在西藏和青海的实行又略有不同,文章主要探讨了清代在青海藏族聚居区实行的政教合一制度的情况、作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试论清代的例对明代的例之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是明清时代重要的法律形式。清代的例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明代的例,但在语言、编纂、规定上又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明清律例条文、注释的考证与比较,揭示了明清例之间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重民先生《李清著述考》一文,对晚明重要史学家李清一生著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共考得李清著作二十种。今查阅明清之际各种目录书籍,发现王文对李清著述的考证尚不完备,其所考二十种著作中有十五种需要补述;并检得王文未考李清著作达十四种之多。依据各种目录书籍对李清著述进一步详加考索,可弥补王文考证之缺漏,并有利于李清著作的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15.
有清一代 ,死刑正刑 ,分绞、斩两种 ,其非正刑主要有枭首、凌迟、戮尸等 ,尤为原始和残酷。非正刑主要针对最为危及清王朝统治之根基者 ,除以往公认的十恶不赦之徒外 ,还特别针对汉族士大夫 ,用来压制汉族知识分子 ,欲以严刑峻法来挽救其专制统治的垂死命运  相似文献   

16.
满清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的命运成为统治阶级尤其是康熙等人的头等战略思考,获得汉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认同与肯定,成为大家庭中的和谐一员而非异类,自身的身份确立认定也就摆上了桌面;儒、道、释的哲学思想的合体,在这个结构中这三者从不同的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虽互相冲突,但相互相容,它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境界;满清统治阶级在利用汉文化中被同化;文化领导权并非是依靠暴力强权的方式强行确立而是靠认同,也非合同式的你我都能保有或者你中有我或我中有你,而是吞噬。  相似文献   

17.
清乾隆石柱同知王萦绪在任期间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基本反映了经营石柱的思想和行为。重庆民族地区清代中期地方官员有关文学作品和执政行为显示的政治心态主要体现为感恩戴德谋尽忠、随遇而安结名流和恪尽职守理子民等等,折射了忠君尽职、安民为重的品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通过清帝御制诗来探讨其对圆明园凤麟洲形象的书写。在清帝的笔下,圆明园的凤麟洲经过陆续叠加而塑造出多重形象。它既是避暑佳处、人间仙境和祥瑞之地,又 体现出重农思想。这不仅蕴含自然景观和个人观感,还承载着时代的斑斑印痕,负载着清帝的统治理念。   相似文献   

19.
入关前,清(后金)共举行了三次科举考试,取中33人,其中汉军19名。依据16名的仕宦资料,可知清入关前的科举考试主要是针对在职的汉军文人而举办的。以清入关为分水岭,之前多供职于清(后金)的中央政府,之后则主要任职于地方,为清朝统一全国、巩固统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清初对鄂西容美土司田旻如一案的处理有依照大清法律严格执行的一面,但更多地体现了清廷对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政策变通实施的特点.它对当时鄂西土家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及清政府此后民族政策的制定和贯彻.均产生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清朝廷在政治上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