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推进发展理论创新的结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通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又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保证.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针和重要内容。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高价值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执政理念,不断提高党在执政中的统筹兼顾能力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成为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根本保证。高等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新知识、服务社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增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发展的核心。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我们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是检验我党在新时代执政能力的标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高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内涵.深化了机关干部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如何用这些最新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机关干部。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表现在: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努力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是全党的一项新任务。  相似文献   

7.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以后的重要决策,这是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巩固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发展是一切问题的中心,我们党必须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当代中国政治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党的执政,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时期,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执政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执政方式也正随着新的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利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9.
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形势下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抓住了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学习。中央高层高度重视自身的学习和全党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战略步骤;把学习的内容和执政的使命紧密结合,溶于一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思想基础。这种新的学习观对于推进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进程,落实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特征有:将危机意识和民生观念溶入执政党建设理论,同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和总结党的执政经验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思想路线,着眼于解决执政党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十七大后胡锦涛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走向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将继续加强和深化,党的先进性建设将继续深入推进,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将全面展开,党内和谐建设将成为党建中的新亮点,党内民主建设将迎来明媚的春天.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背景与重大意义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发展的特殊历史时代重大课题的科学应对,也是对我国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重大课题的科学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革命"的"新乐章"的成功谱写,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重大发展、对党的基本战略的重大推进,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扩充,是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难题的历史性破解,是对中国的"软实力"的集中概括与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建设视域中的依法执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执政不仅是改革与完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最恰当选择,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全局性影响,而且是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具体机制,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最核心内容;应站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大平台上推进依法执政,立足于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着力在法治轨道上改善国家政权领导者同国家政权执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改善国家政权领导者、执掌者同国家政权所有者、保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的一系列文件 ,体现出党在政治理论发展上的新境界。现代政治就是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革命事业和执政兴国的领导核心 ,就在于它有正确的理论 ,并能使其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 ,反映了党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创新。党在政治理论上的新发展 ,对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逐步全面的过程.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发展作了更为全面科学的界定,并将"以人为本"置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地位.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发展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二者前后相继,彼此贯通,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领原则,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延伸.  相似文献   

15.
从革命观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历史主题内在的逻辑嬗变,它历经三个转变期: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政治运动———革命观的历史余韵;从革命观到改革观———对革命观的扬弃;改革观的历史归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握历史主题,善于驾驭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树立,昭示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成熟,表征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的党转变为成熟的执政党。  相似文献   

16.
论党在基层有效执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基层有效执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而社会转型过程中党在基层执政转型的滞后造成了党在基层执政的缺失,影响了党在基层的有效执政。基于这样一种逻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执政党针对党在基层执政存在的缺失及其原因,实现党的基层执政转型,通过有效执政促进社会的有效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理解执政理论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执政行为的核心要素,有必要对执政能力建设进行多维视角的解读。运用政治学的权力分析理论,从权力认知、权力运行和权力升华三大维度,梳理出执政能力建设的逻辑进路,即权力认知科学化是执政能力建设的意识前提;权力运行制度化是执政能力建设的体制表现;权力形态合法化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升华。分析结果表明:遵循这一逻辑进路可以渐进地把握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路径,即通过树立先进理念来引导执政实践;通过完善执政体制来提高执政绩效;通过实现科学发展来提升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王玉波 《南都学坛》2010,30(1):111-115
如何有效地监督与制约权力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党和政府体制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刘少奇在长期领导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过程中,提出权力制约的基础是健全监督和制约权力机制,主要提出党的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四种监督途径。他不但提出了公检法与党政相互制衡、限制国家领导人的权力和"公开的反对派"等重要的权力制约理论,而且结合中国的政治实践,提出健全民主和法治制度是权力制约的保证,并进一步提出了正确处理党与政府、党与非党组织的关系,以实现权力制约的要求。刘少奇关于权力制约的理论,对我国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执政6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一改革发展观一执政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这些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其演进的轨迹清晰可见。考察执政视阈下中共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时代意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的基础性理论.江泽民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与解决我国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相结合,实现了一系列新的理论突破.他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大局论"、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论"、思想政治工作是把两个文明建设统一起来的"中心环节论"、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论"、思想建设"首先论"、思想进步是一切工作进步的"基础论"、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一切事情的"保障论"、"占领思想阵地论"、"推动经济发展论"、"促进改革开放论"等崭新的理论成果,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学说,为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对指导思想政治工作走向新世纪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