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在2016年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分析,将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归纳为9个方面。研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等系列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和定位,深刻回答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观是指导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重塑和改变着中国新闻业,“媒体+直播”的模式成为众多媒体突出新闻现场感的报道模式,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始变革新闻生产方式,VR技术进入媒体领域并不断深入,社交化媒体成为重要的舆情场域,在社交化和数字化变革发展中的新闻业呈现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媒体融合从业界的媒体创新实践上升到国家战略,媒体融合成为传媒集团创新实践的重要手段,学界也对媒介融合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解析,反思了目前媒介融合的难点和发展瓶颈,认为亟需从业态的媒介融合转向社会形态的媒介融合;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通过媒体平台间优势资源的互补、重组与整合,通过组织融合和机构创新实现战略化转型;数据新闻成为新闻业重要的创新实践,在改变新闻生产方式的同时衍生了出其他社会现象,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和同质化阅读普遍,数据新闻缺乏深度和人文思考的问题突出,应以政府为核心实施“大数据战略”,增加数据新闻的新闻温度;新媒体产品创新的理念和产品重构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媒体发展进入了社交基因全面渗透时期,新媒体从业者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片面追求市场效应和商业利益,应促进社会化媒体的舆论健康发展;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其成为多种意见的集散地和多元价值观的呈现场所,应从政策法规方面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明确各行为主体要担负的互联网治理责任,优化互联网治理模式,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让网络生态逐渐好转;在“互联网+”环境下,当前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做的却是“+互联网”,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应在对西方理论的过度倚重中反思新的理论面向和学科范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入认知传播视角思考传播学研究的本土转换,反思新闻学的规范性研究;新闻传播院校应推行适应新闻业变化的新闻传播教育,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升新闻传播人才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
传统新闻学执著于“新闻真实”与“客观真实”的一致性、符合性和同一性,以致形成 “真实性”神话的新闻乌托邦。在哲学向度上,这是一种混淆“认识论真实”与“存在论真实”的理论错位。新闻真实只是一种叙事的真实,一种被主观性侵淫后的真实。新闻真实主观性是隐匿存在的先验主观性作用于传播主体、受众和语言的结果。正视新闻真实主观性的确然性,不仅不会否定新闻的客观性价值,相反,却丰富和拓展了新闻真实的理论内涵,也使新闻实践找到理论皈依。  相似文献   

3.
新闻真实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和现实受众获取信息的本质要求。杜绝假新闻出笼需要媒体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绷紧防假弦,更需要记者"实","核实"是防假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媒介深度融合和产教深度融合的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发展的需求。实践实训教学是全媒体新人才培养的重点,本文尝试打造“1+N”产教融合实践实训教学体系:以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为“1个锚”,以本区域内的众多融媒体中心为“N个网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云端技术,将分散在各个融媒体中心的实践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合作共建一个与校外各基地联动的“1+N”校内全媒体新人才培养实践实训中心,健全“校内+校外、人才供给+平台实战”的产教融合长效模式,最终达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合作共赢及服务区域发展的全媒体新人才协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的新闻真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网络新闻也不例外,虚拟世界同样需要真实。大量新闻失实导致受众对媒介出现了信任危机,新闻真实性遭到质疑。网络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形式,一时成为各媒体公信力受挫的罪魁祸首。那么,网络环境是如何影响新闻真实性?又何以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闻及其价值体系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也是国家传播学理论建构的核心范畴。在数字媒介环境下,重新认知新闻的属性,阐释新闻真实的内涵,对于提高国家传播的效率,改善媒介生态,拓展国家传播的全球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认为,新闻是一种人类基于新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的信息生产与消费行为;新闻真实是保持国家新闻传播秩序化的重要前提;新闻真实存在时间、空间、领域与主体层次差异;共时与历时、相对与绝对、过程与结论、部分与全面、现象与本质、普遍与领域、客观与主观、个体与社会、性质与层次以及国别和度量,既是新闻真实的传统范畴,也是数字时代面临的严峻挑战;发现真相,保持叙事立场的客观、公正,既是新闻传播的理想追求,也是国家传播的应有境界。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复合型人才需求特征促使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研究以“新闻采写”课程 为例,探讨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课程模块化改革的理念契合、教学转变与专业基础,并深入分析了基于“能力输出”导向 课程模块化能力模块确立路径和面向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闻采写”课程模块化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8.
新闻教育要服务于新闻实践,就必须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当下,媒介形态、生态环境都促使各种媒介趋向融合,也对媒介从业者提出了新要求。新闻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单一学科、单一技能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需要。地方高校新闻教育要紧跟媒介融合的趋势及新闻实践的变化,就必须打造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闻实践教学平台,打破人才评价机制和引进机制,构建适合自身的学科架构,推行特色教育,积极探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培养具有融合理念、多种学科知识、多种媒介传播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9.
2017年,新闻传播学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学科发展面临重大的调整和转型。纵观2017年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传播界的重大事件,以及学界对新闻传播学的思考分析,在方法论上结合聚合、内爆、创新、提升的质量前提,认为2017年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具有以下态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闻宣传思想工作系列重要论述,提高新闻宣传思想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现实价值仍是重要任务,在新闻出版传播工作中还要着眼于谋划治国理政的整体布局,在新时期环境下把握党的新闻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运用互联网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网上舆论引导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改革发展新理念新思想,借助媒体融合转型,努力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着力加强新闻宣传思想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新时代下新闻舆论引导方式需亟待创新转型,舆论引导应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新闻宣传思想工作仍然是新闻传播学科的重中之重,在社会转型发展时期,更要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思想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现实价值;媒体融合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传统媒体转型逐渐渗入新媒体元素,传媒转型不是简单的渠道模式的变化,而是整个传播格局、传播观念、传播形态等方面的大变革,传统媒体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找到新的出路就必须积极拥抱新的媒介形态,在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改革;媒体转型不是简单的渠道模式的变化,而是整个传播格局、传播观念、传播形态等方面的大变革;信息网络时代仍然面临伦理困境;数据新闻给新闻业带来新动向和新挑战,在“互联网+”战略下新闻传播出现了新的传播报道形态,智能化、视频化、移动直播化等等都成为媒体融合、传统媒体转型的新契机;新媒体传播出现智能化与视频化新生态;新媒体时代需要加强版权保护;新时代下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以及新闻教育面临转型等新闻传播学的新动向、新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革新不仅让新闻传播学科面临转型,也改变了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新媒介形态的出现导致新闻传媒行业的急剧变革,也对新媒体人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媒体环境,很多学校已经在调整新闻专业科目的设置,新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真实材料英语教学的作用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能力是综合性的语言能力。利用媒体真实材料开展交际性教学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弥补作用,但要考虑真实材料的合适性、课堂交际任务设计和使用的合理性,防止极端的交际性教学倾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断融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生产和传播平台,即全媒体。全媒体环境下,媒介内容的生产、传播、消费等传统形式已经被改造甚至被颠覆,传统新闻教育也因此需要作出重新的调整和规划。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应该在重视社会学、哲学等人文综合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媒体技能培养和训练,同时又要适时调整,促使新闻教育向综合化、网络化、移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以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需要的跨学科复合型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德国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的教学体系及培养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现代媒体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性与创意性。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重视学生专业基础训练、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艺术与技术统一的教学理念,以及理论教学与工作室结合、专业基础教学与项目教学结合的形式,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双轨制"现代设计教育模式,激发了学生个人自由创造的设计潜能和综合实践能力,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为我国的新媒体教学带来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竞争加剧,给新闻写作课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基于"怎样教"和"教什么",新闻写作课在教学思想上,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要增加新鲜要素;同时,改革考试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改革,旨在使该专业学生能够把握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新闻信息需求,自觉进行新闻报道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以及媒介融合趋势的日益加速,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新闻教育,都感受到了改革新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新闻教育改革过程中,总体的发展趋势是:培养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其"记者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解放思想,拓宽新闻教育的国际视野;顺应媒介加速融合及传播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趋势,培养"全能型"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审美以新闻的真实美为其核心组成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立于大众文化背景之下的众媒体纷纷借纪实化的报道手法为延伸自身的优势和生命力进行探索与尝试。发现真实与开掘真实是媒体主动的理性审美价值取向与受众客观的感性审美需求暗合纪实化报道手法之特征并在媒体经济运作逐步市场化、独立化基础上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本文着眼于纪实化报道产生的宏观、微观动因及其应用误区 ,从新闻审美机理层面论述了发现真实与开掘真实的审美内涵 ,揭示了它与报道纪实化要形成有机互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智能媒体传播格局使得新技术日益成为关注热点,但媒介伦理对于技术的规制依然关键,新闻价值观的理性回归是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技术变革和传媒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下,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践中焕发生机与活力,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势在必行。以红色新闻资源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从价值引领创新、专业培养创新、教育平台创新三个维度,创新红色新闻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为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海外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在传统媒体伴随着智能与融媒体的出现而渐隐的时代,作为新媒体影响着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社交媒体转型平台媒体已成大势所趋.现代社会利益和工具理性带来了意义和价值理性幽微难言的危机,普适的共同意义被消解,引发了新闻业界与传播学界伦理性的新断层.Facebook的智能新闻模式,存在新闻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18.
新闻真实性问题是新闻学的本位问题,也是新闻侵权纠纷中争议的焦点问题,但是存在着很多争议.本文对目前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论做了一个梳理,对新闻侵权纠纷中的真实性作出新的理论诠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逻辑真实为核心的判断新闻真实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英语任务型教学:过程观、综合观与真实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从过程观、综合观以及真实观等方面解读了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0.
在回望2014年中国新闻传播业纷繁复杂的生存环境、新闻传播学科生态、舆论生态和传媒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纵观2014年中国传媒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回顾了相关媒体或学界关于新闻传播实际现状的评析,认为2014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热点频繁,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媒体转型发生变革,数据新闻成为新闻报道新形式,学科范式和学科教育创新实践,互联网治理成新常态,传媒伦理依旧话题不老,大数据、碎片化、互联网思维、反腐倡廉顺应社会发展,媒体生态变化进而成为时代特征变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