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提出了挑战,并以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或象似性特征为依据,对任意性特征进行否定。根据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提出语言产生的模式,并针对"可论证"说和"象似"说对任意性原则提出的挑战进行商榷和反驳。我们的结论是:任意性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原则;可论证性或象似性只能是置于任意性这一根本原则之下的补充,而不可能替代任意性。  相似文献   

2.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由来已久。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来阐述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见仁见智。但也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或不正确的研究方法。有人不在同一个前提或语言结构的同一层面来讨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导致了一些偏激观点的产生。文章认为,应该正确地理解索绪尔关于语言的任意性与可论证性(象似性)的观点,辩证地看待任意性与象似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有关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本质特征问题 ,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自从F·deSaussure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 ,国内外的一些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从象似性角度对任意性提出了种种质疑和挑战 ,甚至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本文在简要评介Saussure有关语言任意性本质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外界的批评以及象似性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 ,并就任意性原则能否继续发展、以及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辨证关系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从而否定了“任意性支配说” ,阐明了“象似性辨证说”。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是任意性还是象似性这一观点一直争执不断,总体来说,存在两种看法:一是持语言符号根本属性是任意性;二是持语言符号根本属性是象似性。本文对学者们的看法、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产生的哲学背景及二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概述,笔者认为这种争论很有价值,它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语言符号本质,深刻了解其产生的哲学背景及二者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主要指语法形式和其所指概念结构之间的一种映照性或可论证性,因此它是语言任意性的重要补充.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哲学基础不同,体现层面有异,但二者具有对立补充的辩证关系.以美国手语为例的对比研究表明,象似性的心理现实性,象似性和任意性的互补关系,象似性的腐蚀性以及任意性的提升等问题都应该并且能够得到合理而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历来是语言学界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索绪尔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界定为"任意性",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象似性是语言的本源性特征。从认知角度出发,对英汉语中句法象似性的几个主要体现层面: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及标记象似性进行分析,可以为英汉语中的相关规则和表达形式提供理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在创造科技新词时,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使新词更有理据。因此,在翻译时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辨证观为基础,从象似性的角度考虑英汉语的符号对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有两种关系:任意和象似的关系。从古至今,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就一直存在任意性(arbitrariness)和象似性(iconicity)观点的争论。文章就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的问题发表见解,通过对象似性的概念、象似性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语言结构确实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与人的认知结构、概念结构相对应的现象,尤其是在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语篇视觉象似性等方面,但同时也不应否认语言任意性的基础地位,两者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对语言符号产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在语言学界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象似性学说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的权威性受到了质疑。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等方面论述语言任意性和象似性的非平衡性.认为两者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但任意性主要存在于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态和词汇层面,而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则遵循象似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在语言学界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象似性学说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的权威性受到了质疑。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等方面论述语言任意性和象似性的非平衡性,认为两者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但任意性主要存在于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态和词汇层面,而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则遵循象似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西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范式下,两千多年来关于语言符号到底是任意性的还是象似性的讨论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热点。笔者运用符号学、认知隐喻学、象思维理论,提出语言是一个多层级的符号系统,汉语言的生成和发展都是以"象"为本位的,通过隐喻之象实现了语言符号多个层级之间的跨越,象似性是汉语言的根本属性,并存在着象似度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象似性作为理据性的典型代表,是对传统语言学任意论的反叛。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语言的结构是人类经验结构的映照,因而为汉语的许多语言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象似性的类型和定义不一,选取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介绍这三种原则在汉语的字词句中的表现,以说明象似性对我国对外汉语字词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象似性原则的习得有助于汉语的习得。  相似文献   

13.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既包括任意性,又包括理据性和象似性。语言符号的根本性质是任意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象似性是语言在不同层面体现出的性质。理据性和象似性正好与相对任意性的两种表现形式——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相对应,可以说是任意性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任意性的反动。  相似文献   

14.
语言符号任意性是指概念和表示该概念的语音形式之间没有必然的和先验的联系。 然而,整合的符号观认为任意性体现在符号和实体、语音和语义、语法结构和语义内容等两 两相对的构件之间。和任意性对立统一的是非任意性,包括理据性和象似性。理据性是语言 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促动某一语言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动因,分为语音、语义、语形等内 部理据和拟声、象似、省力等外部理据。象似性则主要涉及语法形式和语义内容之间的可论 证性,是对任意性的重要补充。任意性和非任意性互补共存、相辅相成,在语言的各个层面 上共同成为语言的两大自组织原则。  相似文献   

15.
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就符号和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时有争论。本文认为许多问题有待梳理和深入研究。例如,任意论者所谈的符号是语言符号,而象似论者所谈的符号具有包括语言符号在内的元符号性质;就语言而言,前者着重语音和口述语言,后者还兼及文字和书面语言;就象似性而言,前者承认为数较少的高度的拟声性,后者扩展至拟象性、隐喻和有理据性。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场争论为什么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展开,从汉语的发展重新解读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和线性特征,以及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有两种关系:任意和象似的关系。从古至今,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就一直存在任意性(arbitrariness)和象似性(iconicity)观点的争论。文章就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的问题发表见解,通过对象似性的概念、象似性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语言结构确实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与人的认知结构、概念结构相对应的现象,尤其是在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语篇视觉象似性等方面,但同时也不应否认语言任意性的基础地位,两者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对语言符号产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学者从象似性的角度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提出了"补充和挑战".任意说存在漏洞,但象似说对任意说的质疑也存在不妥之处,针对狭义任意性的象似性分析对广义的任意性并不构成威胁.任意性是对语言的定性结论,象似性是量的分析,两者实为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术语内涵的不同解释是语言任意性和非任意性之争的缘由之一,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本源性的、语篇分析式的清理和阐释.分析表明,任意性最根本的意思是我们无法从物理、生理等自然方面找出施指与所指结合成语言符号的理由.同时,任意性也体现在语言符号和外界实体、语音和语义、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等两两相对的构件之间.和任意性对举的是非任意性,包括象似性和理据性.理据是语言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促动某一语言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动因.象似性则主要涉及语法形式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可论证性.从我们给出的关于任意性和非任意性构成的层级体系示意图来看,任意性是受非任意性制约的任意性,而非任意性是以任意性为生存条件的非任意性,二者互补共存、相辅相成,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共同成为语言组织中的两大功能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还是象似的,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认知语言学兴起后,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最基本的性质,对任意性的批评越来越多.事实上,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皮尔斯的象似性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对符号的定义不同,侧重不同的语言层次,因此,二者不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语言符号象似性是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分析近十年来我国语言象似性研究文献,发现象似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一步研究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之争.2.语言各层面象似性的研究.近十年的新亮点为:1.从新角度来研究语言象似性.2.象似性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