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与人的才能的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统一起来.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增强了人的创造性能力,使人的巨大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智慧和知识在生产力中越来越起着重大作用,形成了智慧生产力.科技进步客观上要求一个劳动者必须具有多方面知识.发展生产力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条是发展个人生产力,充分发掘个人一般生产力即智慧生产力.从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目标来看,全面充分地发展个人生产力,恰恰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才能的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是统一的。科技进步对人的劳动方式具有强烈的影响,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多方面知识,才能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发展生产力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重视生产力的社会结合方式;一是发展个人生产力,强化文化教育,充分发掘个人生产力即智慧生产力。从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目标来看,全面充分地发展个人生产力,恰恰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柳民 《河北学刊》2005,25(6):17-22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每个人不断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生产力只是人的发展条件和表现形式.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矛盾.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批判和革命的理论,而不是发展的理论,因此需要与时俱进.生产方式"二重性"中与生产力直接联系的关系,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逐渐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苏东剧变的教训表明,生产力不是决定一切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必须和只能体现在每个人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4.
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归根结底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因此,文化艺术部门也应学习和研究生产力的开发。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即人——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发展社会生产力,关键是做人的工作。因为没有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不会自己创造财富的。要想让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探明劳动者潜在力量的源泉,并且研究如何将它转化为社会的包括个人的财富。一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由体力、才力、导力三个方面的力量组成的。这三个力量共系一  相似文献   

5.
没有个人生产力的解放,便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尊重人的价值,确立个体人的地位,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人才是强国之本、创业之源,是生产力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它有一个相当长的实现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的全面的发展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但是如果每个人能得到平等和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从这个前提出发,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范畴的平等和自由问题。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创造的贡献,最集中表现在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之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历史活动永恒的主题。解放生产力解决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即是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本身或在某种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创新,调动人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推动实现生产力的飞跃。改变…  相似文献   

9.
<正>当代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如何确立,衡量和判断共产党人活动的价值标准如何定位,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改革开放中姓“资”姓“社”问题时,坚定地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这让惊龙是当代共产党人活动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 一、发展生产力:根本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 首先,生产力标准是由它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1)生产力是整个社会的根基,是社会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社会发展阶段与程度的根本标志和衡量社会形态的根本依据。我们只能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和水平来确定社会的发展阶段和进步程度。社会的发展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优越,归根到底在于是否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立论的客观依据是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当然.生产力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价值标准不是唯一的,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是多维的系统,但最根本的只能是生产力标准,因为其它方面的进步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它最终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2)生产力的进步是?  相似文献   

10.
一、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价值  观 ,破除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开发西部乃是一个西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又是和每个人的发展和解放程度相一致的。按照马克思的设想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 ,“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3。而社会主义则正是马克思设计的通向每个人的解放和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这一未来理想社会的过渡形式。就这一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  相似文献   

11.
社会改革最重要最突出的问题,是思维改革。思想不解放,思维总是在老路上转,没有一点创造精神,就难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本文仅就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和品质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发展有两个模式而不是一个模式,一个是人们熟知的“阶级斗争模式”,另一个是马克思晚年在《资本论》第3卷提出的“技术进步模式”。这两个模式都以唯物史观为原理,但在解释和指导现代社会发展上各有侧重。“技术进步模式”认为“让科学忠告资本退位”,工人阶级的知识化将使资本家阶级‘成为多余的人”,“技术进步模式”适合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马克思“技术进步模式”的理论自觉和实践回归。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看法,他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素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的期望,都是“技术进步模式”的展现和再造。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标准是从自然、社会、思维三者统一角度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道德标准是从合乎历史必然性的社会经济或阶级利益中引申出来的道德原则、规范,来判断人们行为善恶的价值标准。社会进步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人总是按照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来改造世界,求得自身发展。一部文明史,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和潜能不断展现的历史,这就决定了评价社会进步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和道德标准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其正面效应,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其弱点和消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向德平 《学术论坛》2002,42(2):133-13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评价社会发展时 ,将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起来 ,强调文明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综合尺度 ,推动文明进步的动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和最根本的标准。邓小平坚持生产力标准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这是对生产力标准的补充、发展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明确规定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从那时以来党中央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反复强调,始终坚持,在任何情况下毫不动摇。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的重要谈话,又一次强调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并提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点。这对我们更加自觉地把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个思想贯彻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所有一切工作中去,无疑将会产生  相似文献   

16.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方针。“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再强调,人是最社会化的动物,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够从事生产、维持生存和谋求发展。但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实行的社会结合,却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较早的时期,人们之间的社会结合,从而个人与他们活动于其中的那些社会共同体的关系,是非强制性的。首先,在人类的实践能力(其中主要表现为劳动  相似文献   

17.
扭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环节──邓小平的一大创造性突破陶济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首先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扭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环节。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键一环就是充分认识和具体实践邓小平对这一问题的科学论述。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  相似文献   

18.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及其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既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实现了一次从未有过的新的飞跃。如果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那末,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和发展,则是贯彻这一精髓的必然结论,是贯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内容。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在社会进步中最终决定作用的原理在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上的科学表述,也是真理的实践标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贯彻,是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大的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使命。电视,作为当代最科学、最先进、最大众化的传播工具,集宣传、导向、教育、服务、娱乐于一屏,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是社会进步一个缩影,是千家万户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电视,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得天独厚的传播特性,深刻地影响着全社会的思想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模式。毫无疑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电视事业是新兴的、发展着的事业。研究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的基本特征,正  相似文献   

20.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话题虽老,意义却常新。为了使社会主义国家的个人和集体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我们认为,认真研究和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反思并纠正以往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是非常必要的。一、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毫无疑问,个人与集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个人是构成集体有机体的细胞,没有个人的存在,也就无所谓集体和集体的一切。没有个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也就谈不上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因此,集体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在任何时候又是依赖社会的。人不是孤立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