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有关国家主权的概念不仅是国际法理论架构中的基石,同时也是民族国家共同体得以存续的价值基础和秩序保证。阐释全球治理的概念、形成背景及其对国家主权理论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相对主义主权观的兴起,其次透过全球治理理念,以"全球主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主权让渡论"有可能引发现有主权理论在未来的重构。分析全球治理理念兴起背景下的国家主权理论,并对国际法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指出一个以建立全球公民社会并培植全球公民意识为目的、呼吁"善治或良政"、力图改良和完善主权行使机制的全球治理理论,已成为主权理论增长扩张的新疆界。  相似文献   

2.
国家主权与国际法的关系一直是国际法领域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了正确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弄清主权的性质、主权与主权权利的不同概念及相互关系.笔者认为,主权权利区别于主权的特征在于,不仅其自身具有可分割或可让与性,而且可与主权相分离,甚至全部主权权利的不能行使也不构成对主权的否定.以此为基础,本文将主权与国际法的关系划分为两个层面,即国家主权与国际法相互依存的关系、国际法对主权权利的丰富、发展和限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家主权是国际法中经常使用的最重要的概念 ,也是全部国际法问题的基础。文章立足于对国家主权本质的认识 ,力图说明主权的存在及运行状况 ,从而阐明主权是国际法的基石 ,是国际社会良好运转的前提和归宿  相似文献   

4.
主权概念产生于国家型构的需要,随后又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准则。在人类社会迈入20世纪之后,主权概念受到诸如主权消亡论之类的诸多挑战。但实践证明,主权概念在其数百年的演进历程中所积淀下来的元价值却是任何挑战都不可动摇的,即便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主权概念的国家型构、社会安全、人权保障、公意凝聚与国际和平等基本价值,仍然是国内政治乃至国际政治得以维系的价值基础;如果拆除国家主权这根支柱,不仅国家这座大厦将顷刻倒塌,而且国际政治也势必堕落为弱肉强食的无政府状态。为此,有必要对主权概念进行正本溯源,重申主权概念的基本价值,使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重新回缚于国家主权的价值基础和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5.
国家主权是国际法中经常使用的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全部国际法问题的基础,文章立足于对国家主要本质的认识,力图说明主权的存在及运行状况,从而阐明主权是国际法的基石,是国际社会良好运转的前提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国际法是当代国际关系的一般准则,国家主权是国际法中最核心的概念。在主权概念为近现代国家所普遍接受的过程中,中国历代政府已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并进行了有效治理。而《马关条约》、《开罗宣言》等国际性文件中有关日本政府非法窃取中国领土台湾,以及国际社会迫使日本政府将其非法窃取的中国领土台湾归还给中国的记载,是台湾主权归属于中国中央政府的法律依据。当台湾少数人企图单方面改变台湾主权归属时,中国的主权者使用武力以维护主权的完整,不仅是正当的,而且是合法的,任何国家干涉台湾问题都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是违犯国际法准则的。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国际法对主权的强化与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律规范注释及比较分析方法,以考察主权在现代国际法中的演变趋势为目的。从国际法发展的角度看,汲取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适应人类共同利益不断增强的客观需要,现代国际法关于主权的规定呈现出鲜明的强化与弱化的并行不悖趋势:一方面强化了主权原则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形成主权独立的制度保障,从而强化了对外主权;另一方面,确认主权限制的合法性,将国际法的调整范围扩展至国家管辖领域,相对缩小了主权的行使范围,限制了对内最高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8.
在领土主权的争端中,国家的统治行为在国际法及国际法院的判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效控制原则就是在国际法院难以判定领土主权的合法归属时应用的一项规则,此规则将主权赋予统治相对更为有力的一方。有效控制原则与国际法其他有关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有着不同的内涵,同时也有一定的联系。认识有效控制原则对认识我国与邻国无人岛屿的领土争端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根据条约法解释理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没有对历史性权利的地位做出明确规定,但也没有否定历史性权利的存在。历史性权利是一般国际法规则在特殊情况下的适用,属于习惯国际法。时际法是国家取得领土主权的重要国际法原则,也是解决国家领土纠纷的重要依据,是我国在维护南海主权的有效法理支撑。解决南海争端,维护我国南海权益,需要从更高的国际海洋法层次乃至国际法的视野来看待和审视历史性权利的性质和地位,需要从发现原则、先占原则、禁止反言原则等岛屿争端的其他法律解决机制寻求到支持。  相似文献   

10.
国际法发展呈现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国际法首要和基本的价值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传统国际法追求的是国家价值,即独立、平等、自治、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等,集中表现为主权原则。现代国际法日益关注个体的人的权利,强调人的价值。在国际法的发展上表现为人权的普遍化与国际化及国际法规则的人本化。中国需要坚持国家主权原则以维护国家利益,而人权保护和国际法的人本化又与“以人为本”、“和谐世界”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大,有时甚至可以与国家抗衡。然而,从国际法的理论来看,跨国公司没有国际法的法律主体地位。从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赋予跨国公司有限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十分必要。这将有助于改善某些权利的保护,从而可以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改善国际治理,促进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赋予跨国公司有限地位时,必须把握好跨国公司的国际法地位和国家主权的平衡,使其协调发展,并使跨国公司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主权与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权是政治社会中的最高的政治权威,又指国家的独立。人类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传统的主权概念带来了挑战,主权与环境的矛盾激化,即以主权为根本属性的国家在对待环境的方式上存在很多与地球生态系统的规律相矛盾的地方。这个矛盾如得不到解决,人类和地球都没有另途。20世纪的历史表明,主权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主权与环境的关系从矛盾走向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国际法的主权概念不是被抛弃,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完善和提高,主权国家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还得靠主权国家自己解决。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主权的国内和国际内涵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理解,而且主权的实现也和一国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因而各国国际私法的主权特色也会不同。本文通过历史分析,结合法律选择中的主权因素,分析了主权的属地管辖和属人管辖在传统国际私法"规则"中的重要分量,而在美国"冲突法革命"理论中,由于强调了实体法的内容和法律选择政策的考虑,从而体现了国际私法"方法"中不同的对内主权内涵。并认为在现代国际私法中,法律选择因各国特殊的法律选择政策考虑,对法律选择方法的采用和规则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就法律选择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主权理论自布丹在16世纪提出以来,几经变迁,人民主权从此成为不可超越的主权理念。但是传统主权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在国际法和自愿基础上的主权让渡不违背主权原则;而现在谈民族国家消亡为时尚早,主权并不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只要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的功能存在,主权国家就不会消亡;理论上的争执和相对主权观并不能成为干涉他国主权的理由;主权是解决国家利益问题的核心,是随国家利益的变化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5.
国际刑事法院对于中国主权构成潜在威胁,其根源在于:普遍管辖权的蚕食因素、启动机制的强制因素、战争罪的衍生因素以及程序性审查权的优势因素。中国政府应当顺应国际刑事司法发展趋势,反思和修正绝对主权观,并加快国际犯罪国内立法进程,健全国际犯罪追诉机制,以有效屏蔽国际刑事法院的威慑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