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夏洁 《天府新论》2002,(3):71-75
不同的经济体制以不同的道德为基础。自然经济中的“家庭道德”和计划经济中的“单位道德都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必须重构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否则只会产生“个人主义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而要使新道德内化为人的自觉行为 ,必须培育“社会人” ,因为“单位人”在摆脱对单位的结构性依赖后首先成为“个人” ,而不会自动成为具有公益心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2.
"帕累托改进"就是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据其分析道德的内在本质,重新解读市场经济条件下,如"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等传统道德理念的实践新方式,从而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规范重建的设想、道德规范的内容创新及政府和公民平等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等道德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德管理概念的恰当界定,有赖于对"道德"与"管理"两个概念的本质涵义的正确把握。道德管理是通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成员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制定组织希望达到的道德目标,并尽可能以好的效果和高的效率实现组织道德目标的过程。无论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还是追求企业利益,客观上都要求企业认真对待道德问题。而企业道德与管理息息相关,因此,对企业而言,道德管理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可以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方面构建企业道德管理的框架体系,其内容包括:企业道德层次定位,选择企业道德管理策略,制订企业伦理规范,进行决策的伦理分析;设置必要的部门和岗位,在人员招聘和任用时注重道德素质的考察,开展伦理培训;管理者以身作则,开展道德测评,实行伦理控制等。  相似文献   

4.
传统道德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文金 《理论界》2006,(4):61-62
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是:重和谐,轻竞争和发展;重整体利益而漠视个人利益;重道义精神,轻功利主义。这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既有正面的影响,又有负面的影响,我们既要肯定它对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又要努力消除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韩冰 《理论界》2001,(5):9-10
随着江泽民同志“德治”思想的提出和贯彻,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已成为我们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因为我国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道德理念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年代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与改革开放20余年日新月异变化着的新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同时,在引进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夹杂了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道德垃圾,使人们对市场经济的道德法则产生了怀疑、排斥的心理。加之近年来,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复活,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的道德世界仿佛是在雾里看花,感到盲然不知所措,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按滕尼斯的理解,共同体不仅意味着一群人共同生活,而且意味着这群人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精神共同体是共同体的类型之一,道德共同体也是一种精神共同体。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类似于滕尼斯所言的共同体,毛泽东时代的共同体则是"国家主义"的共同体。重构新的社会共同体,尤其是道德共同体,是当前我国社会现实提出的客观要求。当代我国社会道德共同体的特征是:道德人格的平等性、道德信仰的共同性、道德文化的继承性、道德价值的共识性、道德情感的依恋性、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性。建构道德共同体的策略主要应包括:建构利益认同机制,夯实道德共同体的利益基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权力阶层的"道德领导力"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发挥民间组织的道德整合作用,提升共同体成员的责任感和道德自治能力;建立各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以提高共同体成员的"文明性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道德评价是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杠杆,是科技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对于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行为,主要是以传统的形式侧重于定性的方法来评价,这些形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方法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而量化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分析在科技道德评价中运用量化方法的必要性、哲学依据和优越性三个方面,以说明辩证地运用量化方法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使之在科技道德评价体系中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道德关怀:现代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祥 《东岳论丛》2005,26(1):150-154
道德建设不应局限于拓展和完善道德准则和规范,以破解新领域中不断产生的道德问题。道德要探询其“必然之理”,关怀生命主体,使之内化道德要求,从而实现主体的道德自由,拓展道德生存空间。这就需要挖掘中国传统的伦理资源,实现道德的现代性关怀,尊重人的主体性,并完善伦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当社会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适应新的社会历史要求的新的道德规范系统,唯有借助外力帮助才能重新确立自身的权威地位。本文通过对道德强制的概念、性质及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底下实施道德强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及基本途径,以及实施道德强制对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道德进步经历了一个从臣民道德到市民道德再到新公民道德之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历程。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在本质上是"市民"的政治法律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破除了人的解放的制度障碍,迥异于旧市(公)民道德的新型"公民道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 ,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 :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的重建论 ,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的重构论 ,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的共振论。对于上述论点 ,笔者在此不想展开分析 ;但是 ,上述论点的共识之处在于 ,对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思考问题是现实和紧迫的。从理论上思考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键问题 ,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均有系统的论述 ,即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的基本理论 ,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 ,科学地解决了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经典性地指出 :“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 ,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 ,吸取自已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2.
儒家道德与近代西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确立起来的道德体系有着明显差异。前者强调道德的内在性,认为道德是人的本性;后者强调道德的外在性,也即功利性,认为人们追求道德是为了得到利益。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体系,应当充分吸收两种道德观的精华,对道德的内在价值和功利基础都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下,我们要关注由经济生活对人们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挖掘和重新评价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可能产生的现代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观念性和实践性反思分析,更新并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条件的新的道德观念和原则规范。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问题的根本是围绕经济利益产生的。法律规定了权利、义务、责任,而利益规则却是法律规范制定的基础。信用必须依靠法律保护与约束,不然只是空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日益出现许多新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信用问题,因此,相关的法律制定应具有一定"超前性"。市场经济中的道德约束并不强求市场参与者都是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但应遵守公平、公正、守诺等起码的信用道德,保护个人权利的同时不应损害公共和他人利益。"德法互动"以道德和法律的内在联系为前提和基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利于建立和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促使社会有序、健康地发展。与此同时,也应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作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非凡的活力。但市场经济 并不能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道德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 主义道德具有相容性和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 求,进而也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应澄清集体主义原则不适 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模糊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地加强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丹  张梅 《理论界》2014,(3):193-195
大学生道德智慧教育已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这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的要求,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在大学生道德智慧的培植中,要培养大学生拥有道德智慧型人格,要立足道德事件,加强道德实践,并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人们在义利观、金钱观、人际观等方面的变化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社会主义道德重在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注重集体主义道德的培育;注重道德建设手段的选择;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杨一江 《阴山学刊》2002,15(4):66-69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 ,其基本内容就是要求人们诚恳老实 ,有信无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传统诚信美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注重诚信道德建设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9.
市场中的经济交易和道德原则的关系,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理论问题。文献考察表明,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道德原则的支撑。对ZGC电子市场的准民族志考察发现:本应以理性化、契约化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在这里却呈现出欺诈的面孔———在陌生人之间频繁发生转型交易,并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这种交易模式广泛盛行的道德根源是:熟人社会中基于儒家伦理的亲情原则、差序格局思维等传统道德因素的在场与倡导理性、平等的普遍主义道德原则的缺席。针对转型交易现象的市场道德重建应该是使传统道德原则在新条件下更好地发挥约束作用,陌生关系熟悉化就是这种道德重构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70年代末托马斯.内格尔和伯纳德.威廉姆斯分别提出道德运气概念以来,这一概念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论。道德运气似乎构成了对传统道德责任观念的挑战,因为传统的直到康德才得以完全确立的道德责任概念是以控制能力为依据进行责任归属的,而控制能力源于免于运气影响的无条件的自由意志。在传统道德责任概念中,运气是被排除在外的。而人们将道德实践中道德责任概念与康德式道德责任概念相等同,以至于造成了道德运气与道德责任不相容的假象。实际上,人类道德生活实践中所遵循的道德判断观念是以康德式"应当蕴含着能够"为核心,同时兼顾可以辨别的运气来进行道德责任归属和评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