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潇 《社区》2013,(30):45-45
媒介是社区传播的有效载体。社区通过媒介,可以传递信息并引导居民的行为,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使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社区环境协调。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功能不断完善,为传播媒介提供了良好条件。社区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社区信息栏、电子显示屏、社区报、智能手机等传播媒介'报道社区新闻,传播社区信息,培育社区文化,构建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2.
外国人是如何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大海  徐颖 《社区》2005,(5):18-19
所谓社区公共事务,包括社区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和社区公共服务的设立与开展。在宏观上,凡是在国家治理范围之内,按照属地原则分担到社区,以社区为单位去组织、协调、运作的公共事务,就属于社区公共事务;在微观上,社区经济、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体育、社区文化五大方面的资源以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是传统的社区公共事务。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独立出来的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等也属于社区公共事务。国外社区公共事务的几种治理模式 “社区自治”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主要表现为政府采取间接的方式对社区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3.
唐文娟 《社区》2003,(3):26-26
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共有49个社区居委会,他们通过建立各式各样的群众组织,促使居民百姓广范参与社区建设,实现社区自治。 各社区居委会都下设有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维权计划生育、社区民调治安和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六个工作委员会,各工作委员会又下设了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社区群众性文化队伍、社区治  相似文献   

4.
论社区自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必然发展的结果与要求。社区自治不仅仅是居委会或村委会的自治,其自治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还包括其他各种中介组织。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以在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内较为合理。社区自治的主要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组织居民,利用社区中的一切组织和资源,使社区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促进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区治理是在政府主导下,由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通过管理、协商、合作或自治等方式处理社区公共事务或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过程。社区治理参与主体包括社区成员、社区党组织、社区政府机构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它们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和功能定位。应建立和改进有关社区治理合作机制,丰富社区治理规范内容和优化社区治理规范结构,对社区治理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加以规制以更好地实现社区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6.
包庆龙 《社区》2004,(20):26-27
社区干部负担现状 除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两个组织外,据不完全统计,社区还有计生协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精神文明领导小组、社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社区调解委员会、社区治保会、“五位一体”帮教小组、社区矛盾排查小组、社区消防领导小组、社区妇工委、社区团工委、社区工会、居民代表低保评审小组、统战工作进社区领导小组、民兵预备役登记领导小组、社区环境卫生领导小组、社区关工委领导小组、社区文化站、社区档案管理领导小组、社区“灭四害”领导小组、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站、社区再就业领导小组、社区离退休人员管理站、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社区双拥领导小组、社区统计工作站、社区党校、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7.
社区异质性、社区公共性与社区整合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本文关于城市社区有效治理的中心命题。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城市社区异质性增长和社区公共性衰减现象,回答了以重建社区公共性来促进社区社会需求整合、构建社区有效治理的方向与可能。研究结论认为,市场化、城市化和"单位制"衰微是城市社区异质性增长与社区公共性衰减的三个重要机制。社区异质性在宏观上呈现为社区社会结构的差异、在微观上呈现为社区社会需求的差别。同时,社区异质性弱化了社区公共性,使社区呈现出明显的"原子化"和"隔离化"状态,威胁了社区整合。因此,重建社区公共性是整合差别化社区社会需求、防止社区"原子化"和"隔离化"状态的关键。重建社区公共性意指建设社区多元主体或社区居民的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共识和认同感,社区公共性是一个社区中多元主体共生共处的公共价值,是参与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相互承认彼此间差异并能一致行动的合法性基础,是对社区居民具有一定规范性和约束性的公共规则,也是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动员不同主体参与社区建设的内生动力。文章从公共价值、公共规则、公共空间、公共参与和公共服务的维度讨论了重建城市社区公共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康晓强 《社区》2009,(13):23-25
社区民间组织在加强社区管理、推进社区自治、拓展社区服务、培育社区意识、化解社区矛盾、整合社区资源、凝聚社区力量、活跃社区文化、推进社区公益方面日益凸现其独特的优势与功能。但是,由于对社区民间组织还存在着认识不一致、推动不得力、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使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何科学地认识、定位、培育社区民间组织,  相似文献   

9.
汪文新 《社区》2014,(12):13-13
“三社一体化”社区治理模式是指在社区建设中,建立起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指导下,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服务站三位一体的社区民主自治体系。“三社一体化”社区治理模式,改进了社区治理方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达到政社合作、依法共治社区的目标,推动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京社区管理模式发展趋势下的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治理的理念以及社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北京社区管理模式正在向着社区自治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社区人才队伍需求的变化。立足于北京社区管理模式发展趋势对社区人才的要求,根据对北京社区人才状况所进行的调查和对社区人才队伍现状的分析,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完善法规、制订社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理顺关系、落实待遇以及加大社区人才培养教育力度、培育社区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11.
罗筱玉 《社区》2003,(23):8-8
一、要坚持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经营社区。经营社区的目的是为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因此,必须坚持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由其来规划、组织和实施经营社区。否则经营所得就会流失,无法沉淀在社区。钱让别人赚走了,社区居委会无法积累资金用于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经营社区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2,(23):44-44
一、社区专职工作者的选举和聘用社区专职工作者是指专门从事社区居委会工作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社区专职工作者由通过社会公开招考取得社区专职工作者执业资格的人员和社区居民中的离退休人员组成。其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当选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或委员后,由所在街道办事处办理聘用手续,即为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民中的离退休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当选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或委员后,即为社区专职工作者,不需办理聘用手续。二、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条件(一)模范遵守国家…  相似文献   

13.
杜丽娟 《社区》2015,(10):29-29
说起社区的“多方共治”,除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之外,另外一个庞大的社区治理群体就是社区居民自己。社区居民不仅仅是社区治理的客体,同时也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如何充分动员全体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一定的方式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活动中,如何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面提升社区整体的治理能力。江苏省苏州市玲珑湾社区为此不断地探索整体治理方式,结合自身居委会管理和服务强、居民自治自管能力弱的现状,在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社工委的指导下,成功推行由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指导和管理下的居民自治理事会,让社区居民真正感受的“我的家园我做主”,不断提升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社区报是服务于社区读者,强调社区居民归属性和认同感,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打造社区纽带的报纸。由于社区报只在同一个社区发行,其范围相对集中,传播的效果就比较好,宣传也更及时、更贴近民意。因此,新疆新闻宣传要重视社区这块阵地,社区报无疑会成为社区新闻宣传的有效工具。社区报要秉承本地化、实用性和灵活性的原则。随着城市社区的发展,社区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具有高度耦合性,社区教育的资源性输入会形成社区治理的意识性输出。通过对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实践的分析,发现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具体生成理路是:社区教育以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为依托,以利益生成为动力,以共识生成为旨归,通过社区教育的资源性输入建构了社区共同体的意识性输出链路。针对社区共同体意识生成中动态转化性较弱、横向传导性较差、纵向转化率较低的问题,需要从调适社区教育项目、建构关联点和提升关联密度、强化教育—实践和个体利益—社区利益微链路层面入手,实现输入—输出链路的优化。探究社区教育视角下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理路,对于形塑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共生机制、促成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目标耦合、实现社区治理共建共商共享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孔光明 《社区》2001,(7):34-35
建立社区组织体系 为社区自治打下基础 近年来,我们长沙市将发展城市基层民主、推进社区居民自治作为社区建设的着力点,按照“党为核心,议行分设”的原则,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 1.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一是把党的组织网络建立在社区,新划定的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党组织。明确规定流动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离退休  相似文献   

17.
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实行社区自治,必须实现社区管理体制构建上的突破,给予社区组织以明确的定位,形成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体系。其中,社区中介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理顺是尤为关键的问题,本文着重从社区中介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关系的现状及问题、社区中介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推动社区中介组织和自治组织关系和谐发展的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村改居”社区是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化的产物,社区内部公共空间、治理结构等在发生巨变后,社区治理存在复杂多变的问题。为落实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实现构建社区治理体系的政策目标,将辽宁省某市S“村改居”社区作为研究主体、具体化的公共性作为切入点,从社区公共空间、社区公共精神、社区公共参与、社区公共交往、社区公共认同5个维度,阐述S村转变为S社区过程中社区公共性弱化的表现,社区公共性重构工作需要社区提供居民开展公共生活的公共空间、创造公共交往机会、保障居民公共参与的权利、培育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9.
美国减灾型社区建设及对我国应急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日益关注的社区减灾建设出发,解读了减灾型社区的基本概念,介绍了美国政府构建减灾型社区的背景及经验。从伙伴关系发展、风险和灾害评估、减灾项目、公共教育和信息四方面,阐述了减灾示范性社区及其建设效果,提出构建我国减灾型社区应重视社区层面的减灾建设、社区减灾规划建设、社区减灾资源配置、社区减灾队伍建设和社区减灾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M社区行动过程的分析,探讨社区行动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社区成员个人利益与社区整体利益之间的联系是促使社区行动生成的根本动力,并且通过社区问题、社区行动的组织者以及社区传统表现出来。根据M社区防疫行动的发生机制,提出社区建设的三点建议,即培育社区管理人员的能力、培育社会志愿者人群以及培育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