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夸张是汉语言语幽默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较强的幽默生成能力。老舍幽默小说《二马》中的含有夸张的言语幽默,研究发现夸张作为汉英共有的一种修辞手段,直译是最主要的翻译方法,其次是意译和换译,省略的使用频率最低且很可能会造成幽默的消失。  相似文献   

2.
从英汉言语幽默看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幽默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交流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在多种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如何借助英汉言语幽默的文化特性来帮助人们成功交际,已经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分析英汉言语幽默的不同特点,包括言语幽默的民族性、宗教色彩以及价值观分析,旨在通过这种跨文化比较研究加强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使跨文化交流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成语具有简洁、流畅、生动形象的特点,从翻译的角度看,要把具有这些特点的成语在译文里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是很不容易的。由于民族文化、历史背景和比喻上的差异,很多汉英成语的意义差异较大,如果只注意对汉英成语字面的理解,而忽略其文化内涵,就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因此,在汉英成语互译时应对比其文化和内涵,考虑直译、意译、套译和混合译等多种译法。  相似文献   

4.
预设理论是语言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言语交际活动中。作为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方言幽默又与普通幽默不同,它更多地与本土文化相联系,具有地域性特点。因此,预设理论的应用相应地更加复杂。文章将以方言幽默为素材,深入分析预设理论的应用,并在理解预设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方言幽默话语生成原因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言语幽默概论及其延伸理论的视角,通过建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方式,对赵树理的中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及其英译本(戴乃迭1953)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旨在探究该文本中包含修辞手段的幽默在翻译时如何进行转换以及采用何种翻译策略,验证言语幽默概论之延伸理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该文本中包含修辞手段的幽默在翻译时采用了同类转换、零类转换及异类转换这3种模式,且呈现出同类转换>零类转换>异类转换的趋势,其翻译策略共有直译、意译、省译、换译4种,不同翻译策略直接影响译文文本中幽默语段所具备的参数,决定译语语段的幽默效果。因此,汉语文本中言语幽默的效果能否成功传达到译文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策略的选择,这也说明言语幽默概论之延伸理论对汉语言语幽默文本的英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情景喜剧幽默有其独特性,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项,不同于一般的电视剧电影翻译,翻译时常常会造成文化缺省。同时,情景喜剧幽默不仅包括言语幽默,同样包含非言语幽默,比如演员的动作、道具以及背景音乐等。在翻译情景喜剧时,这些因素也要考虑进去。针对情景喜剧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来补偿缺省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幽默话语翻译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语际间的阐释过程和寻求最佳关联的动态过程。笔者试从关联角度入手,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汉英言语幽默的理解进行分析研究,希望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读者们能真正分享原汁原味的幽默。  相似文献   

8.
从言语语言学的微观层面对幽默言语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幽默表现在言语声音上的语流音变和语调,言语语义上的矛盾、意外,言语词汇上的词语拆离、创意解释和仿词,篇章语法上的衔接和连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幽默言语的语篇解读模式猜想,即花园幽径现象,这也是幽默言语生成机制研究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情景喜剧以幽默为目的,字幕翻译中的言语幽默是否能够逗笑译语观众直接影响到一部喜剧在别国的传播和接受.考察《查莉成长日记》字幕中言语幽默的再现,发现译文通过直译、意译加注等形式基本再现了源语通过对语言的玩味制造的幽默.对于文化专属类幽默,译者凭借对译语观众文化语境的判断,以灵活的方式再现了此类幽默.但该剧也存在字幕格式不规范、注释过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语言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了解幽默言语的认知心理过程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完整并且深刻地理解幽默话语的内涵。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的大框架里,以幽默语义脚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及解读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英语幽默欣赏中的文化语义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拉斯金基于脚本的幽默语言理论,从语义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人无法欣赏某些英语幽默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语义学的角度提出幽默欣赏中的文化脚本这一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结论:无法完成文化脚本的转换是一个民族不能欣赏另一个民族某些幽默的原因.这个结论和以前的观点--幽默的理解必需与语境和百科知识相互联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英汉交际中的禁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现实生活中人们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对某些事物及言行有所忌讳,出现了许多禁忌问题。在英、汉交际中,我们应对各自的禁忌有所了解,以免造成交际失败。本文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两个角度来探讨英、汉交际中的禁忌问题,揭示这一语言现象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英汉学术论文中动词性据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语料来自英汉语言学核心期刊各40篇。研究结果表明,英汉学术论文动词性据素呈显著差异:(1)英语学术论文中动词性据素的语言形式数量和总使用频率都高于汉语学术论文;(2)英语学术论文作者使用最多的是“论证”类动词性据素,使用最少的是“思考”类,而“思考”类动词性据素却是汉语学术论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3)汉语学术论文作者对信息来源和可靠性所承担的责任大于英语学术论文作者。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两种语言学术论文中动词性据素使用情况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中西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科技汉英翻译时,除了必须考虑汉英两种语言独特的科技文体特征及其一般规律外,还应遵循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善于利用各种科技汉英翻译变通手段。根据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特点及其差异,从汉英科技题材的文体特征出发,结合科技汉英翻译实例,分析并探讨了科技汉英翻译的基本方式与常用技巧。  相似文献   

15.
在脱口秀幽默翻译中,语言幽默更多来自于双关的修辞手法,文化幽默更多来自于反语的修辞手法,而普通幽默则主要来自于反语和突降两类修辞手法;另一方面,语言幽默主要采用加注策略,文化幽默则主要采用直译和加注的翻译策略,普通幽默则主要采用直译和语言修饰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非语言代码和语言代码共同传达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非语言代码与文化关系密切,英汉非语言代码的文化差异是文化误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保证译文忠于原作并避免误译,译者还要关注不同非语言代码间的文化差异,克服认识、行为、心理、知识和观念等五个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模因理论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人们可以凭借该理论来重新审视言语幽默。语言模因在言语幽默中的表现形式分为“拿来”型、“改装”型和“原创”型等三种。语言模因在言语幽默中的运用策略大致分为预设前提,请君入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偷梁挟柱,移花接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类别。  相似文献   

18.
英汉广告语篇中,通常使用同音词的听觉与视觉功效来增强广告的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在界定同音词的基础上,分析了英汉广告同音词的类型,并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探讨了英汉广告同音词的新奇幽默、陌生化效应、简洁经济等语用修辞效果,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一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