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农民选择偏好及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对新农村建设具体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对山东省东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具体内容的认知、参与偏好及支付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村集体组织功能的弱化对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农民支付意愿更倾向于农村公共设施、生活设施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以随机抽样方式对辽宁省法库县冯贝堡村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获有效问卷396份。主要从农民的视角分析研究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得出:农民对其生活状况总体表现不满意;大部分农民都非常愿意参加新农村的建设;农民认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增长和政府对农村投入低是其增收难的主要原因;农村缺乏能力强并能为农民办实事的领导干部是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农民热切期望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投入的力度并培养素质高的领导人和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产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农村公共产品建设过程中,农民是公共产品建设的生力军.推进农村公共产品建设需要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提升农民的参与度.以江西省为例,通过对639位农户入户深度访谈调查,利用二元Logistic的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种植规模、家庭收入、地理特征、民主参与、政策支持、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等6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参与公共产品建设的意愿.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农民生活满意度问卷和世界卫生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研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云南和河南两地三类农村女性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农村女性生活满意度受其所处的环境、心理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干预重点应该是大力发展经济,改善农村女性生存环境和医疗条件,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地维护其权益。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民生问题逐渐从基本生存型向发展型过渡。农民的发展需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民生活市民化都呼唤民生体育。以山东省为例,从民生体育的视角对农民的经济收入状况、农村体育组织和体育干部在民生体育建设中的作用、体育竞赛对农村民生体育发展的激励和轰动效应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发展农村民生体育经济是基石,干部是保障,竞赛是"指挥棒";加强农村民生体育建设,有利于促进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苏北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苏北新农村建设受经济发展因素、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社会治安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影响,农民的主体地位并未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应从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着手引导和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正越来越突出.然而当前农村文化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特别是农村文化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供需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坚持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传统文化为平台,以合作社文化为重要抓手,促进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加快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当前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8.
对山东省龙口市后店村种植业结构改革过程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土地制度变革和农民主体性因素是影响后店村种植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农民心态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村人口增多以及种植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后店村农民受具体土地政策的影响和"生存理性"的驱动,对于农业生产大致经历了从犹豫不决与彷徨不前到积极参加与安于现状并存再到瞻前顾后与力不从心的发展路径.面对当前农民的消极悲观心态,应科学利用农村的耕地资源,通过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社,转变农民心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部分,对于提高农民身心健康、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了推动农村体育发展,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山东省的农村体育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获得了农村体育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的第一手资料,针对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进农村体育的一系列对策,对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合理规划和顺利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山东省寿光市梁武、稻田、崔岭、魏家口、兴隆、安埠6个村的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回有效问卷700份,用区位、学历、年龄、经济补偿、转移就业难度、社会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谈判权、搬迁的经济压力等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民新农村社区建设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区位偏远、年龄较大、学历较低、非农劳动技能缺乏的居民更倾向于原有的生活方式,而不愿参加新农村社区建设,希望得到更多的社会保障和知情权.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方法及其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动态量化地反映新农村建设进程,是实施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的基础工作。该文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涵为根本依据,应用系统科学层次分析法,通过设置预选指标库,专家筛选、农民排序及多次专家论证,并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54项个体指标,构建了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综合指数模型(SCCI),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为例进行了实证应用,结果可为当地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苏常州、盐城两地农村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交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是影响农村生活方式改变和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村教育、医疗、环境和文化建设等影响因素依然存在。有鉴于此,应将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城乡教育同步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护环境等作为促进农村生活方式改变和提高农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与农民获得公共产品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从人民公社时期开始到取消农业税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形式虽略有变迁,但在本质上都是以农民为主体.新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日趋合理,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并不完全吻合,因此需要从决策机制、供给体制及其法制化方面完善和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素质问题,是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高素质的新农民,根本谈不上新农村。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提高农民素质不仅事关我国新农村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涵。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民教育和农民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当前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没有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农村人才队伍,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让他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时代最为迫切的要求.文章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调查了当前农村实用人才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农村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资源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权益保护的利益机制不健全产生的.从农民权益保护的利益机制完善的视角对农村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对于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农"问题得以根本解决的重大国策,它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山东省平度市温家村新农村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农民增收难度大,公共文化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民主化程度不高.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实施品牌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十分突出,加之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造成大量进城农民工返乡,如何解决好农民再就业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研究我国先行地区创业型新农村建设的成功路径,以期能把创业型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转移到我国其它农村地区,从而以农村创业来带动农民就业.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农村基础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持续向好的政策激励和产业支撑,增强农民增收的本地化动力。通过理论推导并基于2004-2013年全国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指标权重并综合计算全国城乡一体化水平,实证分析城乡一体化、农村物流和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城乡一体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城乡一体化、农村物流和农村金融显著影响农民收入,城乡一体化并通过农村物流和农村金融的中介效应发挥作用。三者协同共进,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和山东省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胶州市18个镇(处)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评价.胶州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水平令人满意,但各镇(处)的进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五个方面的发展也有明显的差别.根据评价结果和经验分析,建议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