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基于多元化的教学理论促进了教学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凸显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也适时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边摸索边前进,需要探索出适应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道路,在此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指出所面临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依据语言学及英语教学理论转变思路,构建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融合人才培养是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核心要求。通过阐释高校跨文化融合人才培养价值,并从培养理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氛围等对我国高校跨文化融合人才培养现状展开研究,深入探索促进文化交融、培养跨文化融合人才的策略,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真正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挑战,促进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不断提升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首要目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改革的关键.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将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专业结构优化与动态调整,加强课程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进行考试考核方式改革,改革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升本的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办学定位为培养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实践创新性人才,为地方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改革现行教育教学模式是这类大学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探讨了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四维一体"实践教学综合体系改革,从教师-学生、学校-企业、理论-实践、机制-环境四个维度对实践教学进行建设,并构成一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相辅相成的完整实践教学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5.
《琼州学院学报》2017,(4):123-128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趋势,对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实现的四种转型方式的发展优势、转型困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和比较,得出地方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和地方高职院校整体转型升格两种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方式,操作性强,实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考虑的一般性要素出发,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财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探讨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和确立的原因以及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建本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要推进地方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分析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大量能迅速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但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仍以传统的灌输型模式为主,再加上学生的外语水平不够高,因而教学效果不佳。本文借鉴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结合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特点,提出了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需要向探索应用型模式发展,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化英语表达与写作能力。然而,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尚未完成转型。由于学生阅读量不足、写作教学课时的安排不足、写作训练强度不够、自觉性不高及写作存在母语负迁移现象,导致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应用英语写作能力不强,无法适应职业发展需要。对此,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要以应用性为目标进行转型,将大学英语发展成专门性职场化英语,根据不同职场需要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同时增加写作教学课时、提高写作强度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自觉性,并通过增加英文原著阅读来避免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的要求,为此,文章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客观必要性、培养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构建教学型多科性大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是其责无旁贷的使命和必然选择;转型发展体现了学校内涵建设价值取向、生存发展需要价值取向、学科专业建设价值取向以及机制制度建设价值取向的变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打造地方特色,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属性要求;其转型发展的实现,要面向“地方”与“应用”,科学确定和准确把握办学定位;产教有机融合,构建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的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互补共赢的“双主体”办学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形成校地校企良性互动发展载体;强化考核评估,促进转型发展服务地方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是一个多元整合的过程,涉及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应用型目标导向与学术型目标导向的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合、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整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与模式的整合等。整合意味着两者的相互融通与统一建构。当然在整合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重视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办学特性并没有消解。建构一个内部整合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阐述了对创新型人才的认识,并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教育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州市地方本科高校顺应当今教育改革发展,转型应用型本科办学已是大势所趋。在应用型办学中要办出特色和优势,必须要有科学的战略策略。要坚持一个目标,即办人民满意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抓住二项任务,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抓牢三大发展,即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采取四大举措,即抓好与地方共建共融发展,抓好与企业协作合作发展,抓好学校队伍建设带动发展,抓好办学条件保障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4,(5):253-256
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提高,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这种现状,地方高校通过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强调课程设置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优化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建立科学灵活的学生评价体制等四个方面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地方本科院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中,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学分制、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入手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本科院校担负着为地方以及周边地区培养具有生产、经营、管理、教学等知识和技能的专门性人才的艰巨任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和公共性课程。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权重上,大学英语课程都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学力理论的发展性学力视角探究该课程的承载者,无论对教学对象本身、英语教师的教学以及教学管理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探索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在此结合新华学院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经验,就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教学团队、课程改革、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管理、新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陈建军 《云梦学刊》2015,(2):112-115
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格法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重要课题。为此,必须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教学为突破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以学以致用为办学理念,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以能力为主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既是地方本科院校三大职能的基本要求和价值体现,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地方本科院校提升学生竞争力和就业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