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复是民歌的生命,是民歌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是这样,在外国也是如此。这种手法和民歌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东西。《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歌。我们作了个小小的统计,在余冠英先生编注的《诗经选》一书里,选注了六十九首国风,其中有五十一首程度不同地采用了反复手法。有些诗节与节之间只变换几个字,其余的字句则完全相同。《诗经》里有一首题目叫作《芣苢》的诗,全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乐府诗以西汉立乐府机关而得名。对于民歌的整理编辑,早在孔子就开始了,《诗经》编成后的广泛流传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乐府的创立,是继《诗经》之后又一次对民间歌辞和乐曲大规模全面地收集和整理加工。《诗经》、“乐府”常为后人并称,尊崇为我国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这与当时优秀的编辑工作是分不开的。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五代都有大量的民歌流传下来。文人受刚健清新的民歌影响,纷纷模仿,效法拟作,创造了更多具有新内容和新形式的乐府诗。民歌和文人的拟作是乐府诗歌中比较优秀的部分。乐府诗歌的另  相似文献   

3.
论《诗经》的景物描写萧依新一部《诗经》,虽然尚未有专门具体描绘山水景物的篇什,但写景句子却比比皆是,尤其是其中的民歌。这些写景的诗句,对抒发感情或叙述事件,都起到了极大作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魁力。从《诗经》对景物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民对自然界由...  相似文献   

4.
汉乐府民歌上承《诗经·国风》的优良传统,下启魏晋新声,流波余韵一直影响到唐代诗人创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民歌所以能够保存、流传,是由于汉代设有乐府机构对民间歌谣进行广泛的采集。乐府采集民歌的目的是文学史必然论  相似文献   

5.
当代学者公认:国风大部分为民歌。持异议者有朱东润先生的《国风出于民间论质疑》,胡念贻先生的《关于诗经大部分是否民歌的问题》,但响应者不多。当今的文学史及各种《诗经》注本,都避而不谈非民歌问题。此问题关系重大,需要对一百六十篇风诗作出新的解释和评价。拙文已略论陈风、秦风非民歌,今就邶、鄘、卫三风略加考论,否定民歌说,愿为众矢之的,以期引起重视和争鸣。  相似文献   

6.
时间与空间构成了叙事的两个基本维度,如果说线性叙事注重的是时间的叙事功能,空间叙事则更加关注空间的叙事功能。《卷耳》、《七月》等篇即以对歌形式或曰对答之体,为我们呈现了《诗经》作为民歌或仿民歌的生成特征——空间叙事性。  相似文献   

7.
李白与民歌     
(一) 历代有成就的诗人,都是认真学习民歌的。著名诗人李白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民歌,有着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诗经》是现存最早的周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诗歌。它虽经封建文人篡改,渗入了封建统治思想意识。但我们仍可以看到,它的题材所反映的社会面貌非常广阔,它所揭示的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也相当深刻。汉魏以来的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优良传统,也相当真实地、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从李白的创作实践和艺术风格看来,他十分注意学习《诗经》及汉魏六朝乐府。与那些只模拟民歌和套用乐府古题的诗人不同,他是从其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技巧,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并为后代诗人作出了典范。他对民歌孜孜不倦的学习,特别是乐府民歌,给李白的诗歌创作以极大的启发。他的九百余首诗歌中,有一百四十九篇  相似文献   

8.
《诗经·国风》与彝族民歌不存在源流关系王明贵张纯德同志《云南彝族民歌与(诗经·国风)叠章写法比较》一文(载《彝学研究文集》,张纯德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试图以云南彝族民歌与《诗经·国风》叠章写法方面的比较为例来追根溯源,说明两者的渊...  相似文献   

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大部份作品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流行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各地民歌,也有一些是歌颂“先王”的文治武功和统治者用以祭祀天地的赞美诗。由于它流传广泛,结集较早,又由于后代统治者将它抬举到了“经”的地位,所以《诗经》对我国政治、道德、文化、艺术等各个思想领域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无论《诗经》成书于何年何月,无论孔子“删诗”之说其真伪如何,总之,这一批古代诗歌在现在所见到的《诗经》一书成书以前早已在社会上广  相似文献   

10.
《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对后世的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朝民歌也同样受到了《诗 经》的影响。对于《诗经》与南朝民歌的研究,主要从诗歌产生的特定历史环境来论述二者存在的本质上的不同;从诗歌内容选 材上的相似之处,在范围、语言特色、主题的不同之处,以及表现形式所呈现的明显不同、艺术手法上存在着共有的修辞手法和 人物刻画及表现手法上的差异,通过对比二者间的同与异,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与文化价值,更是一种民众生活世界的鲜活生命力展现,与《诗经》有着密切的审美与情感渊源。从《诗经》到《越人歌》,再到现代的壮族歌圩,一脉相承的审美心理和自由情感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壮族民歌可以看作是《诗经》在时间与空间线上的传续。民歌的深刻文化源头,即是生活世界中的民众将日常生活付诸诗性思维的审美意境和情感自由表达的真实实践。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的民歌,是《诗经》的精华所在。它是周代(指西周至春秋中期,下同)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和所有民间创作一样,它是劳功人民的理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是,《诗经》民歌有它的独特的艺术成就。作为残酷野蛮的奴隶社会的战斗产物,它具有特别强烈的战斗性;与此相联系的,劳动人民在诗中显示了他们的不朽力量,诗中突出地表现了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至于它的古朴而又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更是独具特色。所有这些,正是《诗经》民歌最宝贵的艺术生命,值得我们加倍重视。  相似文献   

13.
陕北民歌和一切民歌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但传统的基本手法是赋、比、兴。这是古人对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在表现手法上的宝贵经验的总结,并且成为历代诗人、民间歌手进行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大凡流传久远的优秀民歌,除了在思想内容上都具有着普遍性以外,在表达方法上还具有显著的独持性。这种独特性就是诗人、歌手通过赋、比、兴进行形象思维来实现的。象中国诗歌史上的两颗璀灿晶莹的明珠——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两  相似文献   

14.
第一节 《诗经》的韵例 《诗经》是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到东周中叶的大量民歌和一些贵族的诗章。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它对后代诗歌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现在仅仅从它的押韵方式(卽韵例)来看,其变化繁多已可惊人。这种丰富的方式当然是从写始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我们为什么要来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词头”的民歌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诗经>中的"词头"这一语言现象,历来有多种解释方法.<诗经>中的大部分诗歌是对<诗经>时代民歌的记录整理,具有民歌的特色,从民歌的特点出发,可以对<诗经>中的"词头"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明代文人对民歌的认识——以冯梦龙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中后期民歌再度兴盛,引起文人的广泛关注,他们在序跋、笔记、评点中对民歌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他们将民歌与《诗经》中的《国风》相提并论,将民歌与文人诗文、戏曲进行比较,以提高民歌的地位。他们从方言和曲调两方面论述了民歌的地域特色,高度评价民歌的情真语直的特点,充分肯定民歌朴实、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论述汉乐府民歌的审美特色和艺术成就。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对《诗经》民歌和汉乐府民歌的出较,探讨了乐府民歌与《诗经》民歌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独创性及其社会文化根源,从而指出汉乐府民歌独特的艺术成就在于。把人物形象作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对象塑造,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着重表现人物直面现实的浪浸精神.达到了绘形和传神,现实意义和浪漫主义一定程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诗经》乃是个人专集阿城在一九九三年第八期《读书》杂志上撰文,介绍台湾学者李辰冬先生对《诗经》的研究。李辰冬二十多年来坚持己见,一反诗三百篇是五百年“诗歌总集”、“民歌总集,的看法,认为《诗经》是周宣王三年到幽王七年五十年间南燕人尹吉甫一人所作。这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以爱情为主题的民歌,早在周代搜集整理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有记载。继《楚辞》后出现的汉魏六朝乐府,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不仅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关于描写爱情的佳作。因为它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人民自己创作的歌,  相似文献   

20.
在《诗经》中,以民间传唱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民歌占据了大部分篇幅。由于民歌在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回环复沓的形式,便在《诗经》中形成并积累了大量的同义词。文章借鉴王力先生的“一义相同”说,以词语在文献中的用例为根本依据,结合古代训诂文献材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对事实材料进行翔实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地从词义角度揭示了《诗经》中同义词之间的内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