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至今陈列着一幅价值连城的状元卷,这就是明朝万历26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它是中国近1300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唯一尚存的状元卷,赵秉忠殿试状元卷以其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2.
赵秉忠的状元卷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份现存的明代状元卷真迹,具有相当大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状元卷以“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为应试题目,考察的是考生的治国见解和策略。不仅文笔优美、行文流畅、结构严谨、书法工整,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和文学欣赏价值,而且论文思维和逻辑蕴藏着浓厚的儒家政治情怀,其所论述的人君论、选官论、教化论、治安论等治国理念,深切反映了传统儒生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状元卷可以说是儒生赵秉忠的一篇政治哲学论文。   相似文献   

3.
一、高太尉——“圆社高二” 高俅在北宋实有其人。《东京梦华录》卷十“车驾宿大庆殿”条,写冬至前三日驾宿大庆殿,“是夜内殿仪卫之外,又有裹锦缘小帽、锦络缝宽衫兵士”十余人一队共十数队守卫。每队“各一名喝曰:‘是与不是?’众曰:‘是。’又曰:‘是甚人?’众曰:‘殿前都指挥使高俅。’更互喝叫不停。”又《靖康要录》卷七载高俅死后臣僚上言:“高俅初由  相似文献   

4.
2008年的高考已经落幕了,人们急于谈说的莫过于作文题了。 今年和去年一样,全国加各省市区一共仍然有18套语文试卷。其中海南和宁夏仍然合用一卷,陕西仍然使用全国卷Ⅰ。18套语文试卷一共有大小作文题20个(北京卷一大一小,浙江卷是二选一)。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 ,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 ,是民族素质的竞争。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学科间不断融合与渗透 ,这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育部做出决定 ,从 1 999年广东最初试行“3 +x” ,吉林、山西、浙江、江苏在2 0 0 0年也试行“3 +x”高考科目 ,随后 ,2 0 0 2年全国除港、澳、台外 ,全部实行“3 +x”高考。现从江浙卷的 2 0 0 1年“3 +x”文综试卷特点出发 ,浅谈高中地理复习策略。一、江浙卷的 2 0 0 1年“3+x”文综试卷特点(一 )题型简单试卷共分第Ⅰ卷和…  相似文献   

6.
28 .卷三五四《余传》 (P11170 )载 :“居三月 ,进给事中、殿中侍御史。毛注建议罢增石炭场 ,驳其非。”按 :据原文标点 ,余是升为给事中后又升殿中侍御史 ,显然有误。因为 ,给事中为正四品高官 ,殿中侍御史官仅七品 ,怎么会由给事中“进”为殿中呢 ?其实 ,殿中乃毛注的官衔 ,所以原文标点应作 :居三月 ,进给事中。殿中侍御史毛注……。 (毛注履历见《宋史》卷三四八本传。)2 9.卷三八九《袁枢传》 (P11936 )载枢进言 :“威权在下则主势弱 ,故大臣逐台谏以蔽人主之聪明 ;威权在上则主势强 ,故大臣结台谏以遏天下之公议。今朋党之旧尚…  相似文献   

7.
自动组卷系统与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组卷就是按照教师和教学的要求,由计算机自动从试题库中选择试题,组成一份符合要求的试卷。它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AI)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在自动组卷中受到广泛运用的遗传算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网络交互式环境下用户对组卷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8.
交头卷     
期末考试来了:我立志要交个头卷,让人刮目相看。还记得上一次:我既交了头卷,又得了98分的好成绩,老师赞扬,同学们羡慕,那滋味,够美了。“今天,可要争取再交一次头卷!”我在心里这样叮嘱自己。试卷一到手:我就抓紧时间走马观花地溜了一遍。“嗬,试卷如此容易,头卷不成问题!于是,我就提笔埋头答题。答完半张试卷:我猛一回头,不得了,好几个同学已着手回答后一张试卷了!这一意外的发现,给我敲响了警钟:得加把劲,迎头赶上:我的笔马不停蹄地在试卷上来回奔驰……最后的一题总算答完了,还没有人交卷,头卷有希望啦!我停下笔,发现情况不妙,有两三个同…  相似文献   

9.
清代有两种《观剧绝句》,一为一卷本,一为三卷本。学界对这两种《观剧绝句》的关系或者多有混淆,或者语焉不详。通过对这两种著作的关系、各自的渊源流变和版本情况的详细考证,认为一卷本《观剧绝句》为乾隆年间状元金德瑛所作,三卷本则是在一卷本的基础上,汇集众多名家的题和、题咏、题记而成,于光绪年间由叶德辉整理刊刻成书。  相似文献   

10.
漫话状元     
状元的由来状者,榜也;元者,首也。即是榜上名列第一。原为普通名词,广泛可用,到隋代废除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召试天下士人后,状元渐成专有名词。唐代进士第一人称“状头”。武后载初元年(690),策问进士于洛城殿,以取士誉,此为殿试之始。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考中进士十九人,而以杨砺为第一,称为“榜首”。开宝元年(908),始定殿试贡士之制。八年(975),复试礼部贡院合格举人王式等于讲武殿,取进士三十六人,而以王嗣宗为首,始称“状元”。省元王式屈居第四。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始分三甲取士。真宗时更分三甲五  相似文献   

11.
《宋代登科总录》收录了大量宋代状元文献,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确定,除118 位文科状元外,宋代还诞生了72位武科状元、12位贡士及第状元. 宋代文状元有近八成来自于低层官员与平民家庭,与唐代形成极大反差,折射出科举考试对整个社会政治的深刻影响. 宋代武科状元仕途不显,而文科状元中近六成曾在政府机构中担任宰执与侍从官等重要职务,这既是国家“右文”政策导向的结果,也验证了科举取士在人才流动方面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明与文化载体,具有媒介的属性,传达着特定时代的媒介文化观念。故宫建筑群不单是一座皇家宫殿,一家文物藏量丰富的博物馆,它同时是社会主流文化的载体,在时代变迁中追随着所有权的转换而呈现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透露出不同的媒介文化信息。封建时代的紫禁城在为明清帝王提供必要的居住与临政场所的同时,也作为媒介,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使命,以媒介文化的形式,建构着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民国建立,故宫博物院创建,其所蕴含的媒介文化性质、功能亦为之一变,成为建构民主文化的重要力量。而故宫博物院建院过程的漫长坎坷,也正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民主思想艰难发展历程的深刻反映。  相似文献   

13.
湖北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第一名山”。武当山保留着许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南岩宫”传说是真武得道飞升的“圣境”,“紫霄宫”为武当山八大宫观建筑群的主体,“玉虚宫”相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曾在此扎营,金殿是武当山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筑。武当山又是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华“太极武术”的发源地。武当山古老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和国内法律法规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海州五大宫调是流传在江苏海州一带(今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以[软平]、[叠落]、[鹂调]、[波扬]五个曲牌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演唱形式。是明清俗曲在江苏的重要一支,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分为大调和小调两类,在演唱形式上又分为单支和套曲。套曲中的一种为集曲,堪称我国民间音乐的绝唱。它具有自娱自乐、南北交汇和雅俗和谐等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杜牧撰于晚唐世变之际的《阿房宫赋》,并非一篇单纯的咏史赋,而是作者深受史学与赋学谏诤文化传统濡染下,以赋、论合流为体,以借古讽今为用的当代讽谏书写,其中或许不乏新型谏书及其变创可能的实验意图。因此,藉由“辞赋与谏书”文化跨界的书写侧面,或许可为杜牧《阿房宫赋》在唐、宋赋学流变史的重要地位,提供另一则参考脚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认同宫体诗之"体"在于一种特定文体特征而非题材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梁陈宫体诗人在对"宫体"表达效果的追求中对客体对象的细化描写。这样一种"细化描写"形成了宫体诗精妙传神、细腻深微的表达效果,但当对这种"细化"追求近于偏执时,则又带来了宫体诗创作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逐一考证唐代前期孙伏伽、颜康成、宋守节、弓嗣初、许旦、吴师道和姚仲豫等七位进士科状元的史料来源与身份真伪 ,澄清了《玉芝堂谈荟》《登科记考》等书的一些错误记载。  相似文献   

18.
圆明园地处西郊,是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被誉为“万园之园”,为清帝驻跸听政之地。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京,咸丰帝由圆明园出逃并病死热河,圆明园惨遭劫烧,遂成国人不可触摸之隐痛。   相似文献   

19.
贞元十二年(796),德宗创立了神策中尉统领神策军制度.此后,神策中尉在名分上和职权上均成为神策军的最高统帅.神策中尉乃一个特殊称号,属于使职,又具有职事官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宦官迁转为神策中尉的过程是唐代官僚系统迁转序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状元策是封建统治阶级取中状元的标准和依据,因此其中关于书写格式、行文避讳以及书写字体的规定,所彰显的教化作用让人不敢小觑。通过对这些短短1 000余字的文章进行分析,可以窥视这些规制和仪式背后所体现的统治者对士子进行教化的目的和初衷。进一步探讨清代统治阶级是如何利用这些规定将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辐射给士人,使其逐渐认同统治阶级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的目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