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侧重梳理新世纪以来国际美学协会多次重要会议的主题,勾勒当代世界美学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向多元化美学开放的轨迹,以及关注东方美学的趋向,借鉴德勒兹的差异哲学与美学范式,倡导尊重不同文化渊源的"多元之美",探讨在文化博弈格局中建构当代东方美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美学论争焦点始终是围绕着主观论、客观论与之客观统一论的哲学立场展开的,这与论争缘起时较为注重唯物、唯心两条思想线索的政治形势、学术背景不无关连。因而致使研究起点始终停留在哲学立场问题的思辩范畴之内,难以向纵深和更宽泛的领域展开。本文以为美学发展首先应该寻找自身的研究起点,解决其智慧形式问题,真正进入学术视野的理论探讨应该探寻其智慧形式的哲学形态。本文分为当代美学的几种观点的研究起点与哲学实质;美学研究历史、逻辑结构的方法论问题及其文化意蕴;美的功能趋向与边缘美学的独立品格;美学变革的科学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等几个部分对论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酷评因20世纪末中国社会转型而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历史文化意义。酷评以特有的多元文化张力,创造了"奇观社会"中文学批评的震惊景观,在现代性特质、批评主体与批评美学方面值得深入探讨。酷评通过对精英批评的重构与改造显现出向商品美学靠拢与转化的新趋向,因而是一种以流行为导向的时尚批评;酷评家在思想与文化领域中的漫游个性,赋予酷评以特有的批判锋芒与生猛力度;酷评美学是波希米亚式的前卫美学、先锋美学,酷评正激进地重塑当代批评家的文化模式,重构当代批评的美学传统。从上述意义而言,我们应对酷评给予更多的阐释与关注。  相似文献   

4.
论佛教美学的价值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佛教虽无严格意义上的美学,但通过佛法义理呈现了深邃独特的美学观念。在总体宗教性质限定下,佛教美学的价值趋向体现为由伦理化超主客价值趋向,向哲理化、心理化超主客价值趋向推进深化的历史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5.
生态美学是人类在现代性反思中思考人与自然的美学关系时提出的。中国的生态美学一方面契合了全球化时代的美学主潮,一方面是对中国当代的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超越,但生态美学在反拨主体性哲学、人类中心主义时也有众多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主要围绕"转型期美学理论建构"这一总问题域而展开。其中,涉及的重要议题有:美学研究理论范式转换、实践美学论争、后主体性美学、主体间性美学、身体美学、审美现代性、艺术终结与生活美学等相关问题。本文认为,经多年探索研究的积淀与集结,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已迁跃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一方面,诸多长期论争的问题得以沉淀总结,使问题的探讨已经完成从论战的理论状态向反思的理论状态的转换,预示着美学基本理论建构业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诸多新的美学视域的开启,使当代研究已经开始了从传统理论范式到当代理论范式的转向,预示着美学基本理论将拥有面向未来的敞开性。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新视角──“大众文化与当代美学话语系统”学术讨论会综述马国柱美学植根于哪里?美学将向何处去?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美学工作者们十分关注的焦点。审美本身是一种生命体验和愉悦身心的活动,是任何人(包括人民大众)都享有的自由“权力”。尤其是在商...  相似文献   

8.
从观众研究、文化研究和非主流美学研究等方面论述西方当代电影理论中存在的一种关注个体和尊重差异的精神趋向。当代西方电影理论将电影研究与当下活生生的现实感受联系起来,探索观众的多元认知,质询电影"再现"的真伪,鼓励文本的多样阅读和互文本的"对话"关系,并尽可能地尊重他者和另类群体在电影表意中的声音,向欺骗性的和支配性的电影结构和观念发难。  相似文献   

9.
从观众研究、文化研究和非主流美学研究等方面论述西方当代电影理论中存在的一种关注个体和尊重差异的精神趋向。当代西方电影理论将电影研究与当下活生生的现实感受联系起来,探索观众的多元认知,质询电影"再现"的真伪,鼓励文本的多样阅读和互文本的"对话"关系,并尽可能地尊重他者和另类群体在电影表意中的声音,向欺骗性的和支配性的电影结构和观念发难。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立初期,蔡仪的美学思想在强化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历史氛围中受到吕荧的批评:蔡仪的美学体系是在唯物论的前提下发展了唯心论的美学理论。蔡仪在此后批判胡适、胡风的运动中,向毛泽东文艺思想靠拢,在运用意识形态话语的同时从所谓唯物主义的角度批判胡适、胡风的唯心主义理论,初步扭转了理论困局。美学大讨论中,蔡仪一方面批评自己美学思想的形式主义、唯心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却在坚持美的物性客观说、客观形象说和美的种类说等自己的基本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批判他人美学思想为唯心主义,使其成为当代中国美学流派之一家。在《文学概论》的编撰中,蔡仪与周扬在美学观、艺术观上高度一致,并在周扬的左右下进一步疏离文艺的上层建筑性质,将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的形象客观性的美学思想借助《文学概论》成为中国当代美学之主流。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美学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生态美学的异军突起等都是美学界引人注目的理论现象.我们认为 ,无论实践美学还是后实践美学,都是某一阶段的重要理论现象,它随特定历史环境而产生,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另一种学说所替代.生态美学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又全面激活了美学的理论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因此,当代中国美学走向应该是生态美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学科角度对当代政治发展中的文化回归趋向进行分析。首先阐释了所谓“向文化回归”的内涵、成因和具体表现形式 ;然后通过对政治发展研究历史上两种取向分化的比较 ,揭示“向文化回归”趋向背后的学科演变逻辑 ;最后 ,在剖析这种趋向的影响与缺陷的基础上 ,从政治学的学科建设需要对当代政治发展研究作出初步的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值中国学术界为学术研究面临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而感到困惑,并且为自身发展寻求新的出路之际,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合作,联系了一大批活跃在当今美学、文艺理论领域里的中、青年学者,创办了《美学与文艺学研究》丛刊。该刊每年定期出版两辑,每辑20余万字,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丛刊第一辑于今年8月问世,以强大的学术阵容向人们展现了当今中国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的最新态势。其中“审美文化探索”和“当代艺术沉思”两个专栏,集中推出了一批青年学者有关当代审美文化趋向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技术美学的角度阐释了莫里斯的美学思想,肯定了它的实践品性和对当代技术美学学科的建设性意义;评价了他在技术美学史上开创性、奠基性的地位;指出了当今技术美学研究有背离其始源内涵的趋向,并重新反思了莫里斯对待机器文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当代审美观念对主体的高扬必然导致直觉的诞生,而直觉的诞生又必然导致主体的否定。这无疑是一个极为值得注意的趋向。然而,主体的否定并不意味着审美主体的消解,而只意味着审美主体的转型,考察这一转型,应该说,是当代美学研究的重大课题,然而简单地说主体的否定,却显然只能导致这一课题的遮蔽。在我看来,在当代美学中,审美主体的否定意味着审美主体的转型,这转型就是:从再现到表现的转型。一般而言,我们往往以再现作为西方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实际上这并不准确。因为即便是从时间上来考察,再现也是一个后起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美学的重要理论表现──评朱光潜美学思想袁振保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当代美学的重要理论表现。因为在中国当代美学之中,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极为丰富、深刻、全面,其影响也极为深远、广泛;在他的美学思想中可以看到中国当代美学思想运行的脉脂和走向,能够深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当代诠释学美学的观点,探讨中国诗学以诗作为意义之理解与解释,所隐含之隐喻的诠释学与美学的问题,尤其诗学中有关隐喻的认知、理解与解释的作用。本文首先讨论诗与诠释的美学问题,探讨孔子所谓的"言诗"和孟子所谓的"说诗"所隐含的有关以诗作为意义之理解与解释之隐喻的诠释学与美学的问题。其次,探讨诗的诠释学美学的意义,指出当代哲学美学除了一方面重新对美与艺术的概念提出定义的解释外,另一方面则以所提出的艺术或美学理论作为解释意义的方法,亦即以美学为方法,作为解释存在意义的理论基础。不过,本文的主旨并不在于套用西方美学的研究成果来解释中国传统的经典或文献意义,而是从当代美学尤其是诠释学的角度,从中国传统文献所遗留之文字片段,来理解中国以诗作为艺术存在的解释意义的方式以及其中所隐含的美学问题的向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时期的作家常自喻为"美人",今天则有不少作家被冠以"美女作家"称谓。称谓的变化折射出认同的变化,背后则是古典文化与美学精神的变化。"美人"作家,其内在精神气质偏"悲",这种"悲"性精神正是中国古典美学与文化内在气质的特有表达;"美女作家",其内在精神气质则趋于"乐"性,这一精神也契合了当代文化娱乐化发展的时代精神。作家称谓从"美人"到"美女"的嬗变,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美人文学的终结和美女文学的兴起,意味着古典文化与美学悲性精神有一种向娱乐化以及深层的享乐主义、纵欲主义一脉相承的文化嬗变趋向。  相似文献   

19.
美学的霸权主义一方面表现在它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共谋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它与哲学的亲密关系,这使得美学的身份变得模糊。西方美学一直酝酿、培育着解构美学自身的力量,它也暗示了中国美学潜伏的危机。这些构成了非主流美学崛起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20.
意象油画画面的形隐显转换于抽象、意象的意味中,实与虚交融互生,体现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想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意象油画是中国当代的词汇,其生成及发展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出现的。中国油画家从传统的角度入手,结合当代绘画理念进行大胆探索、实践,使油画的意象趋向凸显,丰富了油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油画的美感,而油画的意境表达也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