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夫之的明诗批评在犀利之余,尚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内在问题.它们暴露出王夫之批评价值尺度的偏狭、逻辑论证的随意、诠释视野的单调,限制了他对明诗高下的准确评判、对明诗特殊困境的合理把握.从这些情况来看,王夫之仍处于明代诗学余波中,未必是严格意义上的清代诗学开启者.  相似文献   

2.
乾嘉时期的诗学理论与清初一样是在辩驳明代文学中建立起来的,他们批评明代文学的盲目复古和低俗,认为有明一代是衰落的一代,自信能够开创一个新的时代,诗歌批评出现了"厚今"。受统治阶级和时代学术风气的影响,乾嘉学人对明代的复古思潮和门户持批判的态度,他们的文学观更具历史辩证性,认为当代也能创造出经典。乾嘉文学创作繁荣,在盛世情怀下,他们认为自身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对历代诗歌进行了多层面的批评,具有兼容、线性和不平衡的批评特点。它批评历代诗歌所反映出来的诗学观是以儒家诗学思想为旨归,以公允的态度为理念,以审美批评为情感结构,最终汇聚为一种中和式的批评思想。以现代批评观念为参照,笔者认为,它对历代诗歌的批评依然存在不可避免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论宋代的诗学辨体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新跃 《江淮论坛》2005,(1):140-143
宋代是我国古代诗学辨体理论的重要发展时期,突出表现在对诗文与诗词之间的文体形态界限,以及不同体式规范背后的不同审美风格的差异的重视与探讨。本文拟从诗体形态批评的角度入手,为宋代诗学批评理论尤其是的诗学体式与风格批评理论理清发展的线索,探索宋代诗学辨体理论批评的演变发展历程、特征、成就及其基本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宋以前古代诗学批评中诗歌体制与风格辨析理论的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杜甫诗歌谈论诗人的修养创作及其鉴赏批评三个方面出发较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杜甫诗学理论集大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大为 《阴山学刊》2004,17(2):5-11
"主体性"在吴思敬那里一方面表现为一种诗学人格精神,另一方面也作为观念原则和逻辑原则贯穿在其全方位的诗学探索中,并由此构成其诗学基本理论的建构和诗歌批评的中心观念、逻辑脉络和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7.
许学夷在《诗源辩体》卷35中,论述魏晋至明代的歌选本、诗论和诗歌批评著作,以“大中至正之门户”〔1〕,“未敢以私智立异说”〔2〕的客观求实精神,对历代诗歌选本和诗论做了较为全面和实事求是的分析。初步看来,他对历代诗歌选本、诗论的研究,在坚持正统儒家价值取向和复古论立场的同时,吸收了明代审美主义的创作和理论经验,推进了儒家诗学审美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张红 《船山学刊》2004,(2):130-133
元人诗法著作十分丰富,但向来为治批评史者所忽视,以为其"浅陋",为"伪托",颇不足观,但元诗法论著无疑是元代颇为重要的诗歌批评方式,其诗学观念能较全面地反映元代诗学思潮,因而研究其诗学见解,探讨其诗学观念,特别是有关唐诗批评的内容,对于了解元代诗学风尚,深掘元代"举世宗唐"的诗学内涵,颇有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门庭 《船山学刊》2010,(4):159-162
王渔洋主盟诗坛近五十年,其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对当时和后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其评价却誉与毁共存,推崇和诋娸并在,而《四库全书总目》持公允、兼容的批评态度力求对其做出公正、恰当的评判。其批评虽有某些不切实之处,但对王渔洋诗学批评所展现出来的批评态度、批评理念、批评标准,对今天诗歌批评史的研究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文学批评揭示出作品什么意义与对其阐释的批评程式相关。在批评程式层面的研究被认为是诗学研究的基本任务。西方现代诗学在对文学的重新阐释过程中建立了不同的批评程式,不断拓展出文学意义产生的新空间,凸显了文学批评程式对“文学”存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variations in spatial rates of overeducation. A quantile regression model has been implemented on a sample of region-yearly data drawn from the EU Survey on Income and Living Conditions (EU-SILC) and several institutional and macroeconomic features captured from other data-sets.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overeducation rates include factors such as labour market risk, financial aid to university students, excess labour demand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We find significant effects both for labour market structural imbalances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e research supports the findings of micro based studies which have found that overeduc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an assignm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bour market.  相似文献   

12.
玉以其特有的珍异润朗、光洁清澈赢得了人们的钟爱和礼赞 ,因而在广大群体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尚玉意识。尚玉意识自古有之 ,在距今 2 50 0余年的《诗经·国风》中就有大量反映尚玉意识的篇章 ,其表现方式大致有三种 :即玉作饰物 ,玉作信 (礼 )物 ,玉作美洁物的喻体  相似文献   

13.
杨建华  邵会秋 《西域研究》2012,(3):52-65,138,139
本文通过对中国周边的中亚地区的三个早期铜器发展序列的分析,了解到亚洲地区早期铜器的一般发展规律以及本地发展与外来传入的区别;并收集了欧亚草原早期金属器的相关地区的资料,明确了这些铜器的年代;最后以此为基础审视中国最早并且集中的齐家文化金属器,对这些金属器可能的发展阶段以及来源做出有根据的推测。论文根据金属器的形态研究认为,中国早期金属器在形态方面很多都是外来的,但是没有解决中国金属器的制作能力是否也是外来的,这有待考古与冶金史更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价值诉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几十年的革命和改革一步步确立其民主政治的过程。而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体现和形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及理性升华的民主政治理论,又进一步推进着中国的民主进程不断地前进。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人手,以民主政治理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这一背景下的发展脉络和主题。  相似文献   

15.
在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存在资源开发的质与量、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资源开发的发展与代价、资源开发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等几对现实矛盾.发展合理性是审视和解析这些矛盾的合理视角,确立和实现质的标准、科技进步、合理需求、合理代价中的发展、代内代际的和谐关系是化解这些矛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胡滨 《西部论坛》2012,(2):46-53
我国城市化进路中存在的资本和权力的勾连和"经济达尔文主义",消解了人们传统的社会联结方式(村落和单位社会),但新的社会联结的建构相对滞后,导致从传统的社会联结中脱域出来的人们流离于制度之外。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彰显,且缺乏垂直流动的渠道和机会;个人之间、个人与公共领域之间、个人与政府之间缺乏必要的社会联结及渠道,原子化社会凸显;从而产生"挫折感"和"相对剥夺感",使社会风险和矛盾集聚。应构建具有政府"合作者"功效的市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以疏通国家和民众间的联结渠道,形成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三者共同发展的现代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一环,是将德育内容内化为主体个人的自觉行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对学生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用“慎独”教育,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正面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要双管齐下,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互相配合,优势互补,以此才能加强和扩大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括号内前一数字是期数 ,后一数字是页码 )·本刊专稿·紧紧抓住历史机遇 加快发展和繁荣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陈绍基 (1 -5 )……………………正确定位 转向改制 建设一流地方社会科学院李子彪 (1 -9)…………………………………………规范学术研究 建设优良学风秦 毅 (2  相似文献   

20.
平等原则是民法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男女平等是平等原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等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之分,现行《婚姻法》没有就男女在婚姻家庭中的权利予以区别性的对待,没有使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法律保护。因此,应进一步规范体现性别差异的法律,实现男女两性的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