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郁达夫先生在《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本文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选择了《春》《绿》《荷塘月色》《生命的价格——七角  相似文献   

2.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我们伟大祖国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引逗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的爱美之心,为它奉献上镂心刻骨,优美动人的诗章。我曾经迷恋于文学家笔下的黄山奇峰,匡庐云海、西湖碧波,香山红叶……它带给我无限的憧憬和美的遐想。但是,当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却又不禁神往于梅雨潭那温柔妩媚的“女儿绿”了。我敬佩  相似文献   

3.
<正> 郁达夫在评论朱自清散文时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文章之美,除冰心女士外,要算他了。”(《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确实,读朱自清的散文,如听柔和婉转的轻音乐,如观清澈晶莹的山泉水,给人以无限清新自然的感觉。这也是跟作者在修辞上下工夫是分不开的。朱自清先生十分注意词语的选择和锤炼,十分注意句式的洗炼与和谐,十分注意修辞格的巧妙运用。因而,他的散文语言富有修辞的美。这里仅就词语美、句式美和辞格美方面,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贮满春那一种诗意”的《绿》──试析朱自清《绿》的诗意特征邓宏艺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大师.他的散文风格纯正朴实,笔法漂亮缤密,在其时文坛上独树一帜,广有影响.郁达夫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  相似文献   

5.
读《绿》     
学习写散文,朱自清先生的《绿》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虽然时代已有了变迁,作者和读者对文艺作品的要求和与时代相关联的心理状况也都有了变化,各种文体的时代风格也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但从读《绿》中,仍可给我们不少启发.对写散文来说,《绿》仍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思索体味的地方. 散文切忌冗长繁琐,应力求简炼精萃.《绿》全文只约一千二百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结构严整.散文最怕平铺直叙、索然无味.《绿》全文分为四段,层层叠叠,丛峦积翠,开展迥合,行文纤丽.它从起笔就十分凝炼而醒目,使人心神一震,把人引入一  相似文献   

6.
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借助比较,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比较,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荷塘月色》和《绿》都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优秀散文作品,也是“五·四”以来,脍炙人口的篇章。它们以特有的艺术魅力,醉心的美感力量,给人以熏陶感染。为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抒情散文大师。他的散文真诚朴实,流畅优美,别开生面。著名作家李广田称赞:“他对任何人都毫无虚伪……正由于这样的至情,才产生了他的至文。”(《最完整的人格》)台湾学人周锦评述来自清散文,“富有中国味道,表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是不可多得的美文。”(《朱自清作品评述》)《背影》、《儿女》、《给亡妇》是朱自清一组忆念亲人的抒情散文,其感情深沉真挚令人为之动容,而那炉火纯青的优美的口语化语言,又使人拍案称奇。这“情”真,“文”美,恰恰是朱自清散文的基本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比喻的喻体美汪金科,丁全修辞是讲究语言美的。朱自清的散文,感情细腻。意境优美,使人感到清丽优雅,柔情一片,如同莱宰所说的有一种“媚的美”。形成这种美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朱自清运用了大量美的比喻。其比喻之美又主要在于巧设喻体,形成喻体之美。将本体设...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力。意境美和动态美是他的散文的两大特点。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意境中意与境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荷塘月色》就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典范。优美的散文,还必须讲究构思,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构思方面,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眼”的安设。静态的事物动态化,在动态的过程中创造出动态美,这是朱自清散文的又一特点。他在写散文时,有意识地追求艺术审美表现的动态化,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也就有着多姿多彩的动态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先生在文坛是我国杰出的散文作家,他的许多优秀散文大都写于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这些散文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优美独特,是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许多人认识朱自清先生,大抵是通过他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从他那支优美的文笔下飘逸出来的缕缕清香,长长远远地留在心头,似乎永远不会消散。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他是散文家,他是学者。倘若偶而有机会见到他的玉照,清癯的面容,斯文的眼镜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文学的诸门类中,散文的成就最为突出。朱自清在《〈背影〉序》中说“: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在这“绚烂极了”的散文百花园里,有周作人的隽永,俞平伯的绵密,徐志摩的艳丽,冰心的飘逸,而朱自清先生则以其“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阵营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带来了一些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自清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在语言方面有极深的造诣,他的语言如早春晨曦,如晚秋山泉,给人以无限自然清新的感觉。朱自清不愧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语言大师之一。叶绍钧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口语化是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色。 朱自清先生特别强调文学语言的朴素、自然与创新。他说这种自然又新鲜的语言,就是“回到自己口头的语言”(《今天的诗》),或称“活的口语”(《论通俗化》)。比如《松堂游记》,是记叙北京西山松堂风景的游记散文,用的是作者提炼了的口语,写景准确,富有…  相似文献   

14.
也谈《绿》的构思马宝光高中语文第一册参考书(199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分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的构思时说:“细看,实际上在写惊诧。远景,可惊诧,近景,可惊诧,瀑流、水花给人的奇趣,更可惊诧,……原来写梅雨瀑是用来作陪衬,以显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的散文,是一首柔美的小夜曲,和谐、轻柔、飘逸;是幽林中的一条小溪,婉曲、蕴藉、清幽;是“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荷塘月色》),有着如烟、如云、如霞般的朦胧淡远,含蓄高洁。朱自清的散文正是以这种独特的阴柔美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一代代读者,也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探讨其中的奥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许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散文风格独树一帜,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荷塘月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朱纯深的英译本为例,从修辞手段对等角度探讨如何在汉语散文翻译中达到风格对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散文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出现过多次文体和艺术的演变而由古代散文转向现代散文。从汉语文章的实际出发,代表中国文学主流的散文艺术,其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而在目前文学的宏观研究领域中,语言学的介入已成一重要方法,因此,从语言学的规律在理论上重新认识散文艺术规律也就具有了渊深的历史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近读蒋荫楠、严迪昌二先生的新作《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由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以下简称《艺术》),正是紧扣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契机并显示其规律的专著。根据书前“导言”提示,我们可以看到《艺术》是一部专门探讨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美的著作,其中采用专论与名篇赏析相结合的方法,既对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进行综合评介,又精选若干名篇进行评析,由此形成《艺术》的整体结构。然而,《艺术》著者的深心,亦即这本书所揭示的渊深广博的意义,却在于该著是通过一作家之研究反映古代散文向现代散文骤变之转折期的艺术特征和探索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携手合作、沟通涵泳之新路的两大主题。这是《艺术》的深层结构和易为人们忽略的内在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散文最要紧的是表达真情实感,朱自清的散文就极具真情实感,因此,他的散文感人至深,经久不衰,深受读者喜爱。 “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人们崇尚真、善、美,而朱自清的散文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尤甚。他在《论逼真与如画》文中,对“真”曾发表过自己的观点,“真就是自然”。他的散文也刻意求“真”。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既是他艺术追求的出发点,也是他艺术  相似文献   

19.
翻译美学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审美活动。因此,在翻译时,译者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原文的审美信息,然后作出与原文审美标准相符的译文,从而完成对原文的美学再现。柯灵先生的散文《巷》语言优美,颇有文采,而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文恰当地将这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风格美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朱自清是散文领域里的卓越的风景画家.”的确,读朱先生的散文就犹如欣赏一幅幅风景、风俗画:有精美的工笔山水,有清朗的小写意花卉,也有质朴的素描、绚丽的油画.画中有月光下的荷塘,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虚渺梦幻般的白水漈;还有春的绿色足迹……从他的散文中可以欣赏祖国优美的山山水水、人情风貌,也能体味异国景致、海外风情.朱自清散文中的画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笔触细腻而无浓妆艳抹;构图简洁,于朴素中见风华,平淡中显腴厚;明净的色彩、素雅的风致,常常将读者引入幽远的画境.前人对朱自清散文的绘画美论及已经很多,然多片言只语或论及平泛,故本文略作总结,并谈谈一些浅陋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