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历史上,满族及其先民使用的传播符号主要是原始符号以及满语和满文.其中以原始符号的使用为基础形成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标记、结绳记事、投物记事、填物记事、配物记事、鹿骨、神石为凭、图画、象形文字、火信、契刻记事等.这些传播方式在满族及其先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满语是满族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基本媒介,以满语为基础形成的萨满神谕和满族口传说部等是满族重要的史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满族的发展,满文又得以创制,并广泛应用在档案记载,典籍翻译以及许多碑铭、印玺和钱币上,成为满汉交流、中西传播的重要符号.  相似文献   

2.
满文出现较晚,睿智的满族先民创造了很多原始记事法。这些看似奇怪的记事法多依赖于生活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形体,以其自身的某些特质作为提示人们的标志性符号,从而达到记事的目的。从符号学理论看,萨满信仰的核心内容正是萨满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形体”所隐含的“符号解释”。其中,能够以神话、传说形式表达并传播其“符号解释”的事物,就可被视为萨满神话的符号性载体。承载萨满神话的符号载体种类繁多,其中尤以神偶最为形象,数量最多,其所蕴含的神话也使偶体具有了深刻的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言符号的传达是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必备条件.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不管是有声语言还是无声语言出现偏差都会造成错误的传播,影响传播效果,甚至会起不到传播作用.科学合理理解语言符号在大众传播中的特性及作用,是全面了解传播过程、传播方式,从而提高传播效率的途径.只有正确认识了语言符号在大众传播中的特性及作用,才能达到正确掌握传播过程、提高传播效率的目的,并且能够提高传播者的传播能力,成为最优秀的大众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4.
从传播所使用符号类型的角度,侗族传统传播有自然物符号传播、人工物符号传播、口语符号传播和书写符号传播等几种基本传播方式.由于过去没有自己的规范性文字,侗族的实物符号传播比较多见,口语符号传播尤其是音乐比较发达,而其书写符号传播则颇具特色.侗族传统传播的许多形式正在不断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5.
网络聊天工具颠覆了传统媒体符号及其传播方式:传播符号由单一向多种并存转变,传播方式由单向向双向、多向转变,出现五种传播类型并存的局面,还出现了脱离语言交流者现实地位关系实现平等自由对话的交流.总之,是由传播向交流的转变.但其间也有对语言传播的失范--省略、解构、拼接、词性借用等.不规范的传播和非语言符号的滥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傈僳族没有文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傈僳族人采用了多种原始记事方法。根据记事所采用的基本原则进行分类,可大致分为实物记事和符号记事两种。实物记事,即以实物来记录数字、决定、意见或感情,傈僳族使用石子、玉米等实物计数,并发展出了树叶信这一实物记事的最高形式。所谓符号记事,是以物件为符号标志或物件上做出一些符号,用以记事或传递信息。傈僳族的符号记事主要有结绳和刻木两类。结绳多用于记录数量、日期等,刻木则着重于记录契约。刻木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刻木信。20世纪20年代起,傈僳族地区出现了多种文字,原始记事方法逐渐消失,至今已不再使用。  相似文献   

7.
跨学科视角下的民俗艺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性”与“传承性”是民俗艺术的内在属性.民俗艺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它在外部表现为具体的民俗艺术形态(能指),在内部蕴藏着民俗文化信息(所指),民俗艺术传播的过程,实质上是其符号意义在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间的流通和共享.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实物传播是民俗艺术传播所采用的主要传播方式,其分别对应民俗艺术的口承类、表演类、造型类三大艺术类型.  相似文献   

8.
从传播学的角度,社会可以看成是一种因为传播方式(其中以传播技术最为重要)的发展而展开并由传播方式来组织、同时为适应驾御这些传播方式而组成的某种组织结构,这种结构的复杂性由传播的复杂性来决定.社会是在传播方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任何新传播技术的使用都扩大和丰富了社会的纹理.社会秩序由传播建立,社会同时又是一个信息控制系统,传播虽然受到社会的控制,但它却是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视像为主要符号的视觉化传播成为当代大众传播的时代特征。它对传统艺术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传统艺术形态的视觉化主要发生在以文字符号形态的小说、散文和以音声符号为传播形式的音乐艺术方面。同时影视艺术本身也向泛视觉化发展。传统艺术的视觉化传播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审美后果。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末以来,以互联网、融合媒介等为代表的数字媒介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迈进了"元媒介时代"。元媒介以连接互联网的诸种电子屏幕为典型,整合了所有媒介以及传播方式,致使其中所有符号文本都是其他媒介的翻译、改制与改造。由此,"再媒介化"成为了元媒介平台符号文本的最基本筑意方式。这种再媒介化重塑,不仅是媒介形式的改变,更是整个符号传播主导特性以及文化模式的根本改变。对此,雅柯布森的符号"六因素论",可以帮助我们探寻元媒介符号传播的基本特性及其规律,并说明它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文化与传播方式的变革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南诏是不是泰人建立的国家?多少年来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南诏是泰人建立的国家。另一种说法认为南诏不是泰人建立的国家,而是彝族和白族的先民建立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论证,普遍认为后者的意见是正确的,但南诏也不是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而是由唐代中国地区彝族的先民乌蛮,白族的先民白蛮为主建立的国家,在南诏辖区内,还有傣族的先民金齿蛮、银齿蛮、黑齿蛮等民族的居民的代表参加到南诏政权中来。 上面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那么让我们再来探讨另一个问题,傣族南迁是不是历史的真实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作者在阅读史料中,把云南边疆傣族史的研究和孟—高棉语族各民族的历史对照着研究发现:在公元八~十一世纪之间,孟高棉人北上,傣族先民  相似文献   

12.
摆手堂是土家族先民的宗教场所,其祭祀仪式包括:敬祖仪式、降祖仪式、颂祖仪式及茅古斯舞表演等。作为一种建筑符号,摆手堂具有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它的产生是以万物有灵论为心理基础,以祖先的丰功伟绩为实践基础,并在政治权利对其的利用与祭祀活动过程中巩固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对于仪式传播来讲,听觉符号是一个与视觉符号同等重要的研究议题,作为一种修辞文本,在以口传颂词、仪式歌曲等各类听觉符号为考察对象的仪式研究中,声音本身更易于在仪式现场实现达意传情的效果。在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诞生于裕固族传统仪式母体环境的听觉符号联袂生成了声源多端、内容多样、听者多元、环境多方的声景形象,对其完整呈现则需要借助视听联动的传播方式,只有实现了传统仪式听觉元素的视觉传播转向,才能准确传达出听觉符号所拥有的空间意义和内涵所指。因此,在具体的修辞实践中,应在综合调用人体多重感官作用的基础上,借用视觉画面完成对听觉符号的修饰,由此来收听并观察听觉符号有别于其他对象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动画形象的符号生产与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漫产业将智力创意转化为经济目标的兼容文化战争和经济战争的过程中,动画形象是实现市场利润的核心介质.而动画形象是一种符号存在,是文化符号和商业符号的交叉符号集合体,动画文化的传播依赖于符号生产和符号传播.在文化产业市场中,动画形象通过符号的生产与传播实现其产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傣族是云南各民族中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其社会经济发展自古以来在当地各少数民族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在汉晋时期即已显露出来,到了唐代就更为突出了。据有关记载,唐代傣族的社会经济无论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为当地藏缅语族的哈尼、拉祜、景颇、傈僳和南亚语系的佤、布朗等族的先民所远远不可企及。傣族这种社会经济发展水  相似文献   

16.
手写传播是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学传播方式,即使进入印刷时代后,人们和书籍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手写传播还是与印刷传播一起并行不废,每一部手写稿都具有独特性,特别是名人的手写,更具有文物和收藏价值.唐宋词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手写传播一直是其最重要的传播方式.这些手写作品具有保存原作、校勘异同、辑佚补遗和观赏书艺等多方面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广西龙州布傣天琴文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龙州地处祖国南疆,其布傣天琴文化在传播、保护过程中得到不断的赓延、充实和发展,成绩斐然。布傣族群依托天琴天谣弹唱等文化符号,凭借形式多样的传播模式与渠道,使自身从鲜为人知的小族群文化变成一个文化热点,从弱小的边地文化变为风靡民族乐坛的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传承、传播,其成功传播对于类似相对弱势族群、少数民族的文化保...  相似文献   

18.
编辑活动产生于人类认识过程的信息间接传播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西林 《南都学坛》2006,26(5):134-135
在人类对外部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存在一个信息传播的环节。信息传播的两种方式是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间接传播方式包括大众传播、文化储存传播和教学传播三种类型。编辑活动在人类认识过程的信息间接传播环节中产生,分别为出版编辑活动、文化储存编辑活动和教材编辑活动。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权力之争——论传播符号的崇拜与贬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是多种符号积累和沉淀的产物.符号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representation),各种不同的符号承载了文化的不同含义.晚近的"文化研究",强调文化是意义的生产和解释,由此特别注重语言和符号在文化中的中心地位.人作为符号的动物,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对不同的符号产生崇拜,而每一次媒介以及传播符号、传播方式的革命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变化和影响.论文阐述了文化传播史上的符号崇拜与贬抑,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文化权力之争.  相似文献   

20.
17世纪,文人成为白话小说阅读的最主要阶层,以苏州地区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阅读传播网络。白话小说在文人间的人际传播方式主要有:承传、借阅、抄录、赠阅、购买;以苏州文人为中心的人际传播网络包括:以个人活动相贯穿的交游网络、以血缘或姻亲关系为基础的亲缘网络、以读书应举活动为主的学缘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