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美是什么"作为一个本体论问题一直在被追问中寻求答案,以至于有不少人对美下定义.但是所有的定义都是不完善的,或者是把美等同于美的事物,或者是把美等同于美感,或者是把美等同于两者皆而有之.美属于不可言说的部分,对不可言说的美下定义意味着歪曲了对美的认识.美不可言说,但美显现于美的现象.对美保持沉默即是对美的领会.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存在美,物理学中的美主要体现在简单美、奇异美、真理美、对称美、和谐美、统一美等方面,在物理教学中将物理学中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对物理美的鉴赏力,在物理美的熏陶和探索中造就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武术动作的美是以动作美术为核心,造型美、抽象美、力量美、服装美、音乐美为辅的一种综合的美。  相似文献   

4.
在绵延中寻找美——柏格森美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格森的美在绵延说是建立在其哲学本体论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只有绵延着的事物才是美的,所以美在绵延。美在绵延有四层含义:第一,任何绵延都是生命的绵延,所以美在绵延意味着美在生命;第二,绵延即无尽的生成,因此美在绵延又表明美在生成;第三,美在绵延也意味着美在统一;第四,因为把握了绵延的节拍能使人获得轻松感,所以美在绵延还表明美在轻松。美在绵延说是柏格森独特的美论,对于我们研究美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苍凉美之思     
苍凉美是一种沉郁静远的悲情美。在文本意蕴层面上,“苍凉美”指荒芜悲凉的美、苍茫凄凉的美、凄惨悲情的美以及苍老朴素的美。在范畴的层面上,“苍凉美”内蕴诸多意味,即“悲剧”沉郁意识、“悲·险”忧患意识、“悲情”生命意识、“残缺”伤怀意识。苍凉之关,是沉郁之美,悲怆之美,悲情之美,残缺之美。  相似文献   

6.
《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根本意思是主张不知美之为美,防止由价值歧视导致价值反转。为此,老子重点指出了“美”之恶,庄子又在其基础上大谈“恶”之美,这类思想可称为“非美倾向”。老庄不预设美丑观念来判分万物,不以世人所美为美,反对把单一形态的美立为鹄的来加以追求或齐同天下。由此,他们否定哗嚣之美和齐一的美,肯定异量之美和本色之美,突出内在精神之崇高和人格性情之美。可见,老庄非“美”,是要成就大美之天下。这种思想体现出他们对宇宙全体生命的关怀和独特的审美情调,极大地拓展了中国人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心胸,并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领域全方位地奠定了中国美学与艺术的根本面目。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的“美”是众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个角度,论述了主持人所应具备的“美”的特质,旨在说明美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人类离不开美,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作为美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应有很强的对美的感悟能力,懂得美,追求美。  相似文献   

8.
覃桂姣 《新天地》2011,(8):116-117
数学美不仅有表现形式的美,而且有内容美与严谨美;不仅有具体的公式、定理美,而且有结构美与整体美;不仅有语言精巧的美,而且有方法美与思路美;不仅有逻辑抽象的美,而且有创造美与应用美。简单的说,数学美有四个方面的表现形式: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对称美。  相似文献   

9.
柏格森的"美在绵延"说是建立在其哲学本体论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只有绵延着的事物才是美的,所以美在绵延."美在绵延"有四层含义:第一,任何绵延都是生命的绵延,所以"美在绵延"意味着"美在生命";第二,绵延即无尽的生成,因此"美在绵延"又表明"美在生成";第三,"美在绵延"也意味着"美在统一";第四,因为把握了绵延的节拍能使人获得轻松感,所以"美在绵延"还表明"美在轻松"."美在绵延"说是柏格森独特的美论,对于我们研究美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述"美"是屈原的人格和全部作品的思想核心与最高理想。屈原的"美"有形成的过程和"外美—内美—美政—美人—美"的层次,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屈原第一次将"美"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他以"美"争鸣于诸子家,因而完全可以成为"美家"。屈原的美与诗同是他的创造,美与诗是屈原的两座高峰。  相似文献   

11.
贝尔纳从大科学视角透视科学自由,指出:科学自由包括言论自由、行动自由和应用自由三层,实现科学自由要通过科学家个体、科学组织和政府三个方面努力,科学自由是科学计划的目的和内容,科学计划是科学自由的手段和形式。  相似文献   

12.
双重性——巴赫金狂欢诗学的基本哲学立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狂欢诗学理念下,双重性既是同一事物相反两极属性的对照共生,又是具有不同属性事物之间的正反对照共存。它与德国古典哲学中对立统一思想的区别在于:对立统一观是一种预设的抽象的观念形态,双重性思想则是对西方实存的鲜活的文化形态的具体体验和把握。巴赫金对狂欢节的非官方色彩的甄别,对民间诙谐文化的价值判断,对狂欢节的世界感受的阐释,对广场语言的辨识,对狂欢化文艺作品诸要素的分析,无不闪耀着双重性思想的光辉。双重性在巴赫金狂欢诗学中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明人曹学佺编撰的《蜀中名胜记》保存了大量巴蜀文献,但由于编撰时间仓促,他对于一些材料的审核不够精细,故书中存在一些讹误之处。本文就其中四则比较典型的讹误辨正于此:卷八误将崔公辅诗句为李渭作,卷十五误以岑参嵩阳南溪别业为叙州南溪县别业,卷十七误以为白居易诗《涂山寺独游》中的"涂山寺"在巴县涂山,卷二十九误以李峤父李镇恶梓州事迹为苏味道父苏荣事迹。  相似文献   

14.
尽管"两种文化"冲突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但在中西语境下却有着不同的意义特征。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是因为"科学主义"的崛起,而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主义";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是一种对等意义上的冲突,而中国尚缺乏这种平等对话的基础;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形成了两类明显对立的身份群体,而在中国似乎并没有出现;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是因为科学明显高于人文,而在中国仍是人文具有最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洛阳方言中有而普通话没有的方位后缀有20个、普通话里有而洛阳方言中没有的方位后缀有4个、洛阳方言与普通话都有的方位后缀有7个(包含零形式后缀);洛阳方言中有而普通话没有的时间后缀有7个、洛阳话和普通话里都有的时间后缀有6个(包含零形式后缀)。总体上讲,洛阳方言与普通话在方位和时间后缀的使用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别,差别大于共性。  相似文献   

16.
洛阳出土唐瓦(包括瓦当)具有范围广、质地丰富、种类繁多、形制多样、装饰各异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唐代洛阳在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所有胁迫处理均导致耐性品种根系和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三重复合胁迫时最高.低pH和Cu,Cd,Al复合胁迫使敏感基因型根系蛋白质含量增加而叶片蛋白质含量减少,其它胁迫结果恰好相反.Cu与Cd以及Cu,Cd,Al复合胁迫使耐性品种根系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单独Al胁迫使耐性品种根系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减少,但对敏感基因型的影响因器官而异.Cu与Cd复合胁迫及单独Al胁迫均使耐性品种根系还原糖含量减少而使叶片还原糖含量增加,但对敏感基因型的影响存在差异;Cu,Cd,Al复合胁迫使敏感基因型根系、叶片和耐性品种根系还原糖含量增加,却使耐性品种叶片还原糖含量减少.各种胁迫处理均使耐性品种根系和叶片总糖含量下降,但敏感品种器官和处理间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文化心理架构的差异导致各自文学中感伤主义的不同表现: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感伤是群体意绪,西 方感伤则缘于个体幽思;在感伤与自然关系上,表现为"因感而伤"与"因伤而感";在对待感伤的态度上,中国多 肯定而西方偏向于否定。中国文学的感伤主义属于古典范畴,而西方感伤主义流派是现代思潮的先行。  相似文献   

19.
作为吉林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白城市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应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方面.本文首先分析白城市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工业化程度,指出白城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白城市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中的原创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研究原创性问题的提出 ,标志着中国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走向成熟。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具有问题的原发性、素材的原始性、方式的独特性、成果的创造性和影响的引导性等特点。我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缺失主要是由文化传统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独立思考和个性言说的惰性、研究评价重量轻质的误导、研究者学术道德的失范等导致的。要提高教育研究中的原创性 ,必须注意增强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 ,开阔教育研究的学术视野 ,强化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 ,明确教育研究的质量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