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学-企业专利许可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具有科技创新的比较优势,而企业贴近市场,需利用科技成果提升自身竞争力,这本应是双赢的合作博弈,但大学-企业专利许可中双方面临各种风险,存在不确定性,许可策略的选择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通过一个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确定环境中有限理性的大学和企业的专利许可行为决策,并探讨累积创新下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发现大学-企业专利许可的动机受创新收益、初始投入成本等影响,存在最佳的超额收益分配系数,收益的公平分配可促进专利许可。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单一集群的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在地方政府引导下,通过集群企业群际协同创新,整合单一分散"小集群",形成整体"大产业"优势,是实现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及方法,构建集群企业群际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动态角度分析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及集群企业行为。博弈结果表明,知识收益系数、成本系数、相互信任程度、群际协作风险系数影响着集群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集群企业可能选择协同创新策略,也可能选择独立创新策略,但只要地方政府不加以限制,集群企业最终会选择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区域协同动员是当前及未来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协同动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应急资源区域协同动员特征基础上,分析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协调博弈模型的选择问题;研究仅有两个地方政府参与时,跨区域应急资源动员中政府间合作的关键要素和动力条件;构建跨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对称协调博弈结构模型,分析在无约束机制以及有约束机制条件下,地方政府间的合作选择策略。认为:影响地方政府间开展合作的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地方政府选择合作带来的净收益;二是中央(上级)政府的影响;三是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与创客空间进行合作创新以实现产业模式转型,但创新合作中的诚信问题却大大影响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考虑创新网络系统中信息流动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传统企业与创客空间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均衡点稳定性、诚信合作条件、合作空间解集和博弈演化路径等对模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分配比例、协同系数、激励因子、发现概率、惩罚因子和诚信合作次数对博弈演化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模拟进行了算例分析,以期相关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方诚信合作,实现新的创新模式升级.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三重螺旋理论视角,引入政府对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激励及惩罚机制,构建制造业企业、学研机构和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演化路径、稳定策略及影响因素,并用Matlab仿真模拟。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和学研机构从协同创新中获得收益越大,协同所需投入成本越小,双方越趋于协同,额外收益和初始成本足以使双方协同,因此无需政府过多干预;反之,政府需积极反应,政府资金支持与惩罚力度越大,制造业企业、学研机构越趋于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6.
科技协同创新需在政府引导之外发挥金融机构作用。本文通过引入金融机构并整合创新主体博弈的两个阶段分析,构建并演绎金融投资机构介入下的双主体两阶段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验证收益增加系数、政府支持概率及金融机构投资概率、维护合作决心等变量调整对协同创新主体决策行为和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机构投资概率增加,会促使创新主体选择协同创新、维护合作,并对创新主体的策略选择起到约束作用。(2)金融机构介入的多主体维护合作的决心不仅促成协同创新过程的成功性,也能提升企业以及学研机构在初始达成合作的概率,即第二阶段影响第一阶段策略选择。(3)协同创新收益、有金融机构投资时的收益增加系数增加,企业及学研机构决策最终会选择协同创新并维护合作。  相似文献   

7.
对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经济模式下角色双方的博弈进行研究,角色双方都有机会主义动机,违约形式既有显性违约,也有隐性违约,重复博弈情况下角色双方更倾向于隐性违约.建立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加强政府监管,有利于博弈关系的稳定性和履约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经济模式下角色双方的博弈进行研究,角色双方都有机会主义动机,违约形式既有显性违约,也有隐性违约,重复博弈情况下角色双方更倾向于隐性违约。建立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加强政府监管,有利于博弈关系的稳定性和履约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技术创新主体,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资源互补性使得科研协同创新成为必然选择。分析现阶段科研协同创新中的专利利益分配问题,采用博弈理论,建立专利利益分配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专利收益分配系数与付出的努力水平、贡献系数的平方成正向关系,与创新成本系数的平方成反向关系。对完善我国科研协同创新中专利利益分配机制提出建议:将贡献大小作为合作各方专利利益分配的衡量标准,扩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协同创新中产生的专利的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的自主权,完善职务发明专利利益分配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地方政府也有责任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科技园是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的聚集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梳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建立合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孵化水平,加强多方联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等是促进大学科技园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学科技园最主要特点是在大学周边直接依托于大学,是高技术企业的创新基地。大学城是孕育大学科技园的母体;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大学科技园成长的摇篮。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科学技术外溢、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创新活动的平台。中国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机制具有中国特色,大学科技园要求一流的管理,要按市场机制企业化运行。大学科技园区能最为有效地实现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形成,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沈北大学城汇集着2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将为沈北新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同时有力地促进沈北新区成为教育之城与文化之城。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性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浪潮,全球掀起了一股兴办科技园的热潮。其中既有成功的典范,也有许多的失败者,究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发展模式的选择失误。文章着重从管理体制这个方面比较分析美国斯坦福研究园和台湾新竹科技园发展模式的各自特点,总结其成功经验,对创建和发展我国大学科技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天津滨海高新区属于政府主导型的国家级高新区,承担着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使命,其定位应是富有特色的“科学园区+技术园区”。通过管理创新、组织机构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吸引机制创新以及合作与交流平台创新,聚集高度集中的主导产业,特别是能源环保产业、生物健康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其产业布局应突出城区特色,产业规划要与周边功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并培育开放式的组织文化,实现国家科学与技术创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期间,在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这一背景下,要重点关注科技创新,使科技创新资源的布局能够结合我国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规划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区域产业优化升级作为出发点,研究最适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布局规划方法。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规划布局的目标与任务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陕西商丹循环经济工业园为数据来源,运用博弈论、生态共生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就循环经济工业园如何建立企业间合作激励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园区应建立企业合作激励机制,消除园区企业技术革新中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和循环连接技术不适等一系列问题,以激励园区企业长期稳定合作,最终实现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家科技创新大环境、软硬环境和高校自身环境等三个方面 ,阐述了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影响 ,供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园区链”是多个科技创新园区为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升级、园区功能升级而基于要素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选择地区布局,通过园区合作或新建园区的方式所形成的政产学研结合的跨区域、跨园区分工合作体系。“园区链”和“产业链”密切相关,但也有区别。地理区位条件、法规政策环境、产业发展情况、社会文化环境、政产学研合作水平、园区建设情况等是科技创新园区链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对园区链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为科技创新园区和园区链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园区经济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区经济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对园区经济理论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80年代,且主要集中在对科学园、工业园、技术城、开发区等典型园区经济发展经验的概括、总结以及对策性研究,而把园区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国内外园区经济的一些基本论述作了简要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重要论点。  相似文献   

19.
主导产业在工业园区产业体系处于支配地位。结合工业园区的发展特征,合理设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并构建科学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株洲高新区优势产业为案例,从产业规模、扩张能力、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科学确定主导产业,从而构建紧密协作、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产业体系。最后,从加强产业关联协作、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组织的内在逻辑是追求人类的认知,传递对未知的探索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大学科技园的内在逻辑是产业的逻辑,强调市场的作用,强调环境和应用发展的价值,着眼经济的发展。当两种逻辑共存于一个组织中,必然出现逻辑的内在冲突,因此必须对冲突进行内部控制,同时提供冲突控制的制度保障。现阶段比较合理的逻辑选择是维持两者的微妙平衡,同时从制度上维持两者的相对独立。大学与大学科技园冲突的内在逻辑体现了转型期大学变革的理念冲突,对此研究有助于对大学变革的更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