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目的了解干部病房老年住院患者的死因现状。方法对2006年至2008年三年间在我院干部病房住院期间245例老年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年间干部病房老年住院患者的前三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老年人生命的头三位严重疾患。  相似文献   

2.
老干部住院患者死因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干部住院患者的死因。方法回顾我科15年来337例60岁以上老干部住院死亡患者病例,分析致死疾病的顺位排列。结果老干部住院患者死因前5位构成顺位依次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增强干部保健意识,改善生活方式, 定期全面体检,做到对疾病早防早诊早治,是降低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院1995-2004年60岁以上418例住院死亡患者死因病种分析,了解城区老年主要的致死疾病原因。方法运用湖北中医学院病案管理软件对病案首页进行计算机管理,筛选60岁以上的住院死亡病案按国际疾病ICD-10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6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人数只占同期住院人数的15.8%,其死亡人数占同期住院死亡人数的42.09%,男性占主要。死因顺位一、二位是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占死亡人数的67.22%。死因主要病种顺位是脑出血、肺癌、损伤,男性以肺癌居首位,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36.5%;女性致死疾病病种以脑出血居首位。结论通过对老年人致死疾病原因分析,早期重点针对性的做好老年主要致死疾病的防治工作,从而改善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降低老年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和病种分布。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以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肿瘤、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疾病。结论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普及健康教育,减轻老年患者的住院费用负担,提高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病种,为提高老年人群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提供科学防治依据。方法对650例60岁以上老年住院病例的年龄、性别及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威胁老年人群寿命的主要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且男性大于女性。结论改善男性人群的生活质量,减少男性人群的生存压力,从而延长老年男性人群的生存寿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主要是探讨我院老年住院患者病种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至2008年6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的病案统计资料20743例,按国际疾病ICD-10进行分类。结果发现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占出院患者的21.1%,以循环系统疾病为首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分别占58.61%和41.59%,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消化系统疾病次之。结论循环系统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心血管内科各种高新技术在临床应用,挽救和改善了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巨额的医疗费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应加强老年人对循环系统疾病自我认知、防范能力,给予必要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减少老年人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以此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643例老干部健康体检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老干部健康的主要疾病及预防策略。方法采用常规健康体检方法对我区643例老(≥60岁)干部进行全面体检及心电图、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查,并以同时进行体检的1147例老年前期(50~59岁)干部作为对照。结果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糖、肾结石、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为这些人群中患病率较高的前六位疾病。老年组中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和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均高于老年前期组(P<0.05-0.005),高脂血症和肾结石的患病率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现心肌缺血的改变均多于老年前期组(均P<0.005)。结论诸如高血压、高血糖等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在老年人中常见,定期健康体检是早期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危害老年男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与老年人性激素平衡失调有关。由于反复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易并发泌尿系感染、结石等,从而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在临床中,我们针对不同病程中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疾病的控制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老年人群患病情况,掌握老年疾病发展规律,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某院2003年至2007年的出院患者病案资料,采用ICD-10编码为标准进行分类,经过微机处理输出的卫统报表,对年龄≥60岁的出院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病案31400例,其中男性患者18561例,女性患者12839例,60岁以上患者占总出院人数的17.0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比例逐年递增,且死亡人数也不断上升;同时老年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1.45∶1)。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的主要有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等,须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3年东台市新农合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为进一步提升新农合政策实效与医院临床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东台市2013年参保新农合住院患者疾病按照国际疾病标准(ICD-10)进行分类汇总,并对前五位疾病构成分性别、年龄组进行顺位对比分析。结果:全年新农合患者共计84958例,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疾病为该市主要疾病构成。结论:加强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工作,提高医院医疗诊断、治疗、服务水平,促进新农合政策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1.
闻华 《老友》2012,(3):65-65
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多发病。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这种病正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50~60岁为50%,60~70岁为75%,70~80岁为80%。因此,老年男性要及早重视前列腺增生.积极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人股骨上端骨折的状况,探讨老年人的生活,关爱老年人健康。方法对27例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患者的病因、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结果 27例患者一年内死亡了24例,死亡率为91.1%,死亡原因依次为机体的基础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脑血管疾病及肺部感染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患者患恶性肿瘤疾病的性别、年龄、部位及构成,为医疗管理层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老年肿瘤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分析我院2004年至2008年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资料。结果食管癌、肺癌、胃癌、肝癌、直肠癌为我院老年性患者的主要恶性肿瘤。结论老年人恶性肿瘤的发病存在着年龄、性别、部位的分布特征,老年人是患肿瘤的高危人群,应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慢性病对住院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在2017年9月至11月期间收治的8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问卷调查,应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86例样本中,男性70例,女性16例。无慢性病15例(17.4%),患1种慢性病30例(34.9%),患2种慢性病32例(37.2%),患3种慢性病9例(10.5%)。高血压患病率最高26.7%,不同慢性病数量患者的ADL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ADL量表和Barthel(BI)指数量表调查发现住院老年人患慢性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慢性病的护理工作要更具针对性和科学化,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丽江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丽江少数民族不同性别老年人口慢性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样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指标(性别、年龄、是否读过书、贫困、吸烟、饮酒、食用白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中心性肥胖、睡眠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最终以完成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1040人为研究对象,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1%。高血压男性患病率为59.6%,女性为55.9%;中风男性患病率为4.3%,女性为2.5%;冠心病男性患病率为5.8%,女性为4.1%;高血脂男性患病率为3.5%,女性为3.4%;心脑血管疾病共病男性患病率为9.5%,女性为6.8%;不同性别纳西族老年人心脑血管共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食用白肉、患糖尿病与纳西族男性心脑血管共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吸烟和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与纳西族女性心脑血管共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纳西族不同性别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提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要根据不同性别开展进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探讨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及预防策略,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方法针对老年人常见病进行健康体检,收集体检资料,采用顺位及构成比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所患疾病处于前几位的分别是脑动脉硬化、白内障、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冠心病、脂肪肝、前列腺增生。其中脑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白内障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各年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疾病除高血压病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疾病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糖、前列腺增生是老年入主要所患疾病,需要加强相关疾病保健知识的宣教和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安徽省大学生住院疾病构成以及费用发生情况,为高校更好地开展预防保健工作以及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大学生医保信息平台,收集安徽省某高校2015—2016年学生住院信息,运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年内,大学生住院总人数为425人,总住院率0.8%。导致大学生住院的前五类疾病分别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肿瘤和传染病。学生的住院费用有95%以上集中在5 000~20 000元。男生的意外伤害住院率(0.8%)比女生(0.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人群密集,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居前,肿瘤疾病经济负担重,学生亚健康状态不容忽视,医保报销后自付费用仍较高。  相似文献   

18.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的一种常规手术。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  相似文献   

19.
老年慢性病严重困扰和威协着老年人的生存。根据卫生部资料统计,我国慢性病的患病率为17.0%,其中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是一般人群的2.5倍~3.0倍,达42.5%~51.0%,约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病;比一般人群要高几倍[1]。因此,针对老年慢性病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昆明市部分社区老年人患慢性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昆明市2个社区60岁及以上的33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和患慢性病情况,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调查其生活质量。结果不同慢性病、居住方式对2个社区301例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中高血压老年人患病率为28.35%,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为24.10%,严重影响老年人衣、食、住、行。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慢性病的发展,改善社区居住方式,提高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生命质量,将成为社区护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