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同一时空里,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分别写了论托尔斯泰的文章。开掘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宝藏,是发展世界文化的需要。因此,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论一直被后来人所关注。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在对托尔斯泰的评论上,观点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首先,他们的认识方法是一致的。他们都一分为二地看托尔斯泰;认为托尔斯泰的创作是伟大的,托尔斯泰的学说是反动的。普列汉诺夫认为和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生活在一起是愉快的,而和思想家的托尔斯泰生活在一起则是“可怕”的。列宁也评论道:“做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做…  相似文献   

2.
对于艺术的起源问题,过去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艺术起源于劳动”,并认为这是普列汉诺夫的观点。近几年有人对此说提出质疑。《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三年第一期发表了张育新同志的《普列汉诺夫怎样论述艺术的起源》。他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之说是片面的、有弊病的,并认为普列汉诺夫没有提出这个公式。《文摘报》一九八三年第八十一期以《艺术起源于劳动不是普列汉诺夫的观点》为题摘登了张育新同志的文章。如何理解普列汉诺夫关于艺术起源的论述,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与张育新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3.
普列汉诺夫做为文艺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考虑问题,发表意见的。即使在一九O三年以后,他逐渐地在政治和策略上滑到了孟什维主义的泥潭,而在哲学、美学和文学批评方面基本上还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立场。这也表现在关于托尔斯泰的一系列评论上,其中包括写于纪念托尔斯泰八十寿辰(1908)期间的《托尔斯泰和大自然》,以及写于托尔斯泰逝世以后(1910——1911)的“政治家的短评·从这里到这里》、《胡涂观念(托尔斯泰的学说》、《卡尔·马克思和列甫·托尔斯泰》和《再论托尔斯泰》等。这一组论文分析了托尔斯泰的宗教世界观,批判了反动派和自由派鼓吹托尔斯泰主义的叵测用心,捍卫了托尔斯泰的艺术真理,充分显示了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战斗锋芒。今天研读这一组论文,对于我们全面地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和艺术,对于我们坚持文艺批评的科学性都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将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不但写出大量卓越的艺术作品,而且还在其论文、日记、书信中,阐发了他的文艺思想,对现实主义作了很有价值的探讨,给人类文学和文艺理论宝库留下了一笔十分珍贵的遗产。列宁曾把托尔斯泰的创作方法称之为“清醒的现实主义”。这首先是因为托尔斯泰极其重视真实。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必须面向现实、忠实于生活,真实地描写社会现实。他说:“诗的感情是关于生活并伴随着生活的形象与感情的自觉的回忆。”他在《什么是艺术?》(1898)这一论著中指出:艺术是人们用来交际、相互传达感情的一种手段;艺术的主要特征是用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人;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真艺术  相似文献   

5.
<正> 普列汉诺夫在反对哲学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多次论述过:“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斯宾诺莎主义”。这个观点,在苏联一直遭到批评。这些批评也流传到我国。是普列汉诺夫的观点正确?还是批评家们的观点正确?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关系到如何认识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在列宁哲学思想发展中的作用。普列汉诺夫这个观点是在1898年发表的《论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一文中提出的。他写道:“在18世纪得到详细分析而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人所接受的那种形态的唯物主义,是这样一种理论:它教导我们,‘除非有广延性的实体,我们不能知道思维实  相似文献   

6.
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提出艺术起源劳动说,他只是强调劳动对艺术的作用特别是对原始艺术的作用。他的具体结论是“劳动先于游戏”、“劳动目的先于审美目的”、“劳动先于艺术”。普列汉诺夫的“劳动”概念非常宽泛。长期以来,我们对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有很多误解,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检讨并初步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7.
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不是一个新话题。根据一般的认识。艺术具有真善美的特性,而托尔斯泰以其卓越的艺术大师的艺术经验否认艺术是“美”的表现;艺术表现普。但不及“善”本身。“善”这个概念在托尔斯泰那里就是上帝的化身。艺术只能趋近,但永远不达“善”本身。艺术之“真”是情感真挚。托尔斯泰对艺术“真”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艺术“美”的否定的逻辑之上。艺术不表现美,而表现善,“真”是艺术抵达“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格·瓦·普列汉诺夫(1856—1918)完成了其先驱者——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理论探索,开创了俄国批评史的一个新时代。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对它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使其适应俄国的条件和未曾用新观点阐释的文化、美学和文学领域。 普列汉诺夫在研究艺术的发生、艺术的阶级形式的发展、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学的诞生方面,在揭露“纯艺术”、颓废派、象征主义、反动资产阶级政治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他的见解对苏联文艺学具有巨大意义。 从1883年到1903年的20年,是普列汉诺夫最重  相似文献   

9.
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似乎还是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的那句话说得简明透彻:“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出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一这就是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10.
普列汉诺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一位著名理论家。对他曾经提出过的“象形文字说”,人们历来都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苏联学者福米娜的《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观点》一书指责普列汉诺夫“保卫唯心主义的象形文字论”。罗森塔尔和尤金主编的《简明哲学辞典》也称普列汉诺夫“支持了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相对立的唯心主义的象形文字论。”敦尼克等人主编的《哲学史》则说普列汉诺夫“向不可知论作了让步”。我国哲学  相似文献   

11.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因素"说,其中蕴含了黑格尔式的艺术观念.种族-时代-环境既是理念,又是艺术要表现的内容,艺术家作为中间环节是通过创造性的模仿将理念变成艺术品.丹纳的模仿说揭示了艺术的想像性与独创性、主观性与情感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等本质特征,可他注重艺术个人情感和个性表现的非理性立场与时代所倡导的科学理性精神互相抵牾."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泰纳才具有他在文学艺术上所不断探求的‘代表性'的高度."[1](P68)  相似文献   

12.
试图从托尔斯泰对艺术本质的探讨,来发掘他为何把艺术的本质界定为情感的交流与传达,从而比较其情感论文论与浪漫主义情感论文论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3.
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评价,应建构在其作品艺术成就和艺术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力上.应该客观、公正、整体地对石鲁及其作品进行评价,这对当前的艺术评价标准、艺术审美标准、价值标准有着积极的导向性.不能狭隘地从自己的审美价值角度来进行"类己则褒;异己则贬"式的批评与评价一个人的艺术作品.技法的表现水平只是艺术作品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精神的"外化"与"物化",是精神产品,"大师之境的艺术不是修辞练习簿,不是情感按摩器,而是一场熊熊的火.[1](P35)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然主义艺术创作观,结合木雕实践过程凝炼出近自然主义艺术创作的基本观点。从木雕材料构造学视角出发,对不同层次木材构造,尤其对与木雕密切相关的诸如木材三切面、心边材、纹理、花纹等的自然属性与特征等进行了全新的归纳,进一步以代表性木雕作品为实例,阐述了近自然主义艺术创作的路径与思路。总而言之,近自然主义艺术创作的基本观点是崇尚自然,但不照搬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尤其是生物材料学规律,但不拘泥于材料的固定模式,而是将创作“不露刻痕”地融嵌于自然材料之中。近自然主义木雕艺术创作技艺路径是多留少雕、多自然少人工、多层次少纯一、多角度少单向、多色彩少单调,追求所谓“七分天成,三分人工”。近自然主义木雕艺术创作超越了自然主义对物象的单纯描摹,而是“依木言志、与木共鸣”,表达出一种与客观物象相粘合但又超脱的思想情感升华,从而达到了“人木交融、天人合一”的最高意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新发展,网络及相关技术将从设计信息传播、工作方式、组织管理及教育内容等方 面影响艺术设计的观点,这种影响为艺术设计今后在网络社会中的变化、提高和发展提供了积极和有益的理论 观点。  相似文献   

16.
情与意:艺术本体论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于艺术本体的认知上,有“唯情”和“唯意”的两种观点的尖锐对立。现代艺术的危机表明,艺术“唯意”或“唯理”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外传世经典文学艺术作品都是情意互证两不偏废的。从禅宗“情法”互证的认知方式来看,艺术的本体为“情道合一实相”。  相似文献   

17.
归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理内容,提出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是:技术上,建筑要适应自然,改善自然,利用自然;艺术上,建筑要追求自然美.分析了岭南古建筑、近代建筑中天人合一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情感与技术是音乐歌唱艺术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然后从情感、技术与歌唱三方面的关系分析中得出,情感与技术在歌唱表演中是两个互为条件,互为依存的一种和谐互动关系。只有保持这种良好的关系,音乐歌唱艺术才能实现"声情并茂,技艺结合"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9.
儒家的“诗言志”与陆机倡导的“诗缘情”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艺观。“志”与“情”,“言志”与“缘情”各有其内涵和侧重,对诗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能够而且需要统一在诗歌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依照鲁迅先生的说法,中国始于公元3世纪的魏晋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约诞生于公元前9-8世纪.如果荷马史诗是文艺作品的话,那么,为什么西方的"文学自觉时代"比中国早一千余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东西方文明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如此巨大的差异是不可能存在的.从希腊神话中"文艺女神"的所作所为、希腊理论家对"文艺"即摹仿的看法及希腊各类作品的现实作用看,古希腊的"艺术"其实不是现代意义的真正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