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澳门是早期基督新教传教士来华活动的重要基地.传教士夫人们1842年前在澳门的传教事业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早期来华传教士夫人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她们对晚清的中国社会有很大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各殖民强国的迫使之下,清朝天主教"禁教"政策开始"弛禁"。借此时机,为谋求西藏福传事务之发展,"西藏—印度斯坦宗座代牧区"代牧主教波尔基主动移让西藏传教权,这一转移竟在天主教会内部引起激烈矛盾和纷争,这体现出西藏教务在天主教传华事务中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最终,西藏传教权归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掌管。这是自18世纪初意大利嘉布遣修会接管西藏传教权之后的又一重要转折,标志着天主教在藏区的传教活动进入了一个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主导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西藏基督教史(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西藏势力最盛,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在西藏的历史及现状如何呢?目前西藏仅在拉萨有一座回族清真寺,但却没有一座基督教教堂。西藏的本地人也没有一个是基督徒的。我们知道:基督教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的。广义的基督教包括历史上任何一种信仰基督的教派。目前基督教主要分三大派,即:天主教、新教与东正教。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有神父和修女。新教称神职人员为牧师。东正教则称神职人员为神甫。夭主教神职人员不许结婚,而新教的神职人员则可以结婚。在历史上,天主教曾在西藏(指今日西藏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西北少数民族中的传教活动及有关文献概述──兼论近代西方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中国穆斯林中的传教活动及有关文献房建昌本文主要探讨清朝后期以来至解放前西方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对中国西北以回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教...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基督新教传教士对中国穆斯林有很多论述.他们重点探讨了中国穆斯林的族群特点、宗教维系机制、信仰与操守、与汉族政权的关系等方面.这些论述暗含着贯穿始终的宣教意识,目的是为教会制定穆斯林传教策略提供依据.传教士据此提出了一些针对穆斯林传教的新主张,对后来的中国伊斯兰教传教运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教义的差异和文化偏见,传教士的立论完全以基督教为出发点,这使得他们更多地关注到中国穆斯林的负面因素,影响了其判断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新教)传入我国,比天主教和东正教晚。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深入我国内地城乡建立教堂,发展教徒,外国传教士的足迹遍及我国城镇和乡村。19世纪80年代,英国传教士到达黔西北、滇东北汉族城镇;进入苗族村寨传播基督教,乃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事了。 1888年,英国传教士党居仁到贵州安顺汉区传教,但信仰者寥寥无几。此后,党居仁进  相似文献   

7.
犹太人自背井离乡客居欧洲开始,虽然也经历过相对平安的岁月,但中世纪尤其是10世纪以后,欧洲犹太人的处境逐渐恶化。从总体上看,中世纪欧洲犹太人处于次等臣民、“永恒客民”的地位,在生产、生活及宗教信仰、司法等诸多领域都受到居住国教会(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封建王  相似文献   

8.
略论天主教在西藏的早期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主教(罗马公教或“加利特教”Catholic)是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17世纪中叶后,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足迹,开始渗入我国西藏地区。到西藏各地传教的有葡萄牙、意大利、比利时、英、法、俄、美、瑞士、日本等国的传教士。他们从喜马拉雅山外或从我国内地进入西藏,不过,天主教在西藏的命运却很不美妙,它苟延残喘百年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天主教士乘机窜入广西的民族地区进行所谓的传教 ,建立教堂 ,以种种非法手法干涉中国内政 ,利用不平等条约奴役和剥削我各族人民 ,激起各族人民的愤慨 ,不断掀起反洋教斗争。这段邪恶与正义的历史不容颠倒。凡蒂冈罗马教皇对这些传教士的“封圣” ,是站在殖民主义的立场对历史的颠倒  相似文献   

10.
新教在华传播始于台湾高山族地区说──兼与杨森富、顾长声等先生商榷龙基成关于基督教新教始传中国的年限、最早传教者以及最早传播区域,我国学术界目前似乎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它是在公元1807年才开始由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RobertMorris...  相似文献   

11.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论文,时至今日已20年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对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尽管在讨论过程中呈现出的是分歧与共识并行的局面,但是这些讨论都促使这一具有结构论特点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本文拟就学术界在近20年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工作做一个述评.  相似文献   

13.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民族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其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兴旺的时期,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多民族的存在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等等.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西藏地方之动乱最先在拉萨爆发,且此后该地一直为主要战场,故而这场以拉萨为主要战场的整个西藏地方的动乱局势被通称为"拉萨动乱".该乱事虽在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下发生,但其性质不同于内地各省响应革命的行为,难以归于"革命"范畴,更不属于辛亥革命起义的一部分.所谓辛亥"汉藏冲突"这一定性并不妥当,称其为清驻藏陆军与藏族民军间的混战更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7.
赵旭东 《民族学刊》2022,13(8):1-12, 153
基于共同性意识构建的铸牢要求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吸附力和统摄力,一多辩证的基本问题关怀容括了人群社会之中“一”和“多”问题的共同存在。费孝通所提多元一体格局有着范围上的伸缩性,从个人到民族,再到世界性的存在,这种伸缩范围所体现出来的是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共同性意识的建构需要基于多元一体的理解来构造出一体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未来世界将会朝向一种互惠共荣的文化自觉,这需要从中国文明立场上看世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多元价值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的可能。从人之向善的共同性追求上寻求共同体价值的实现,这种文化自觉将会有助于以共同性意识构建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下的构造与铸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汉族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的基底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原始性、多神性、农事性和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汉族民间信仰特征论(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族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的基底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原始性、多神性、农事性和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