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墓祠及墓祠祭祖是认识宗族制度的一个关键,学界一般认为其在明嘉靖年间随宗祠的普遍化而整体走向衰落,而婺源汪氏湖山墓祠的案例表明,大体于清中后期徽州出现了墓祠复兴的现象。汪氏湖山墓祠的形成既是婺源汪氏元明以来频繁联宗活动的承续,也是清中后期新兴婺源商人宗派主动因应国家“联宗祠禁”、与族内其他商人宗派及仕宦宗派进行合作的结果。湖山墓祠实质上是一座新兴婺商主导的联宗祠,从祭祀仪式、参与方式、管理模式、运营原则等方面都体现出减少联宗成本、扩大联宗范围的意图。从湖山墓祠的案例可见,明清以来宗族制度的构造是持续的、因时因地制宜的,宗族在适应国家政治变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传统的发明”实现了地方认同与国家象征的再结合。  相似文献   

2.
丧乱帖     
《阅读与作文》2009,(1):53-54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盖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相似文献   

3.
一 引言 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发现后,我们先后撰写了四篇论文判定此墓是一座战国中期以后的楚国贵族之墓。《武汉师院学报》1980年一、二期合刊上刊载了郭德维君的《随县曾侯乙墓的年代》一文,以为此墓系战国楚惠王末期曾国之墓,并对我们坐名相责。当时,由于其他原因,我们没有立即予以回答。 《考古》1980年第4期公布了、此墓碳素测定年代的数据,摘录之如次:  相似文献   

4.
"庐墓"是古人在居丧期间的一种行为.父母去世后,孝子为了表达对至亲的哀痛之情,居倚庐,寝苫枕块;既葬后,有的孝子还要在墓旁搭"墓庐"而居,以守护坟墓,这就是"庐墓".庐墓现象的出现,既是古代礼制发展的极端表现,又是统治阶级推崇孝道的结果.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庐墓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儒家学者提倡居丧,出发点自然是好的,而且庐墓守丧现象对当时的社会还是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5.
古人居丧期间的“庐墓”现象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庐墓"是古人在居丧期间的一种行为。父母去世后,孝子为了表达对至亲的哀痛之情,居倚庐,寝苫枕块;既葬后,有的孝子还要在墓旁搭"墓庐"而居,以守护坟墓,这就是"庐墓"。庐墓现象的出现,既是古代礼制发展的极端表现,又是统治阶级推崇孝道的结果。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庐墓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儒家学者提倡居丧,出发点自然是好的,而且庐墓守丧现象对当时的社会还是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6.
郭店一号墓墓主时代,可能尚处于《老子》传本的广泛搜罗而有待整合的阶段,因此《老子》甲、乙、丙三组可以视为郭店一号墓墓主人的三种不同搜罗本。今本《老子》的成书可能在郭店一号墓之后与韩非卒年之间,即从公元前300年到230年之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优选管柱排水来气工艺的墓本原理,运用气休状态方程、质点力学和液滴破联力学的基本公式,推导了气井优选管柱连续排液的数学模式,并编制了求解数学模式的诺模图.本文研究成果对提高产水气田天终未收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1年陕西华县东阳墓地发掘中,发现2座西周时期的火葬墓,周原扶风黄堆和最近发现的周公庙32号墓,也都发现有火烧现象,说明在周人统治的近畿或中心地区,也有火葬的习俗。据此,对关中地区西周火葬墓的形式、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火葬墓的存在是一种处理意外死亡、具有较高地位死者的葬俗。  相似文献   

9.
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两批竹简,其价值甚大,一直倍受学术界的关注。尤其是望山1号墓竹简作为我国首次发现的楚国的卜筮祷祠资料,2号墓竹简有关衣物等丝织品名称、特点等内容,向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与热点所在,持续至今。本文尽量搜罗有关这两批竹简的研究论文、论著及相关资料,分发掘与研究历史的回顾、编联与缀合的方法论的探讨及其实践、疑难字的释读、文字编以及标识符号的记录等项目作了述评,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两汉时儒家“孝道”思想占统治地位,在“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思想的影响下,不仅流行墓上祠堂祭祀,还流行墓内祭祀。墓内祭祀是汉代开始流行的葬俗,当墓主下葬后,在象征着“地下祠堂”的前室为墓主举行祭奠仪式,墓室封闭后,墓内的祭器与祭食就象征了对墓主灵魂永恒的供奉。目前考古发现的西安地区东汉时期的墓内祭祀遗存较多,与其他地区发现的东汉时期墓内祭祀遗存既有着共同之处,又有着地区特点,体现出汉文化的多元统一性。西安在东汉时期属于陪都,地位仅次于首都洛阳,其文化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通过研究该地区的墓内祭祀遗存,可以研究东汉时期的丧葬礼俗、丧葬思想、生死观念以及墓内祭祀这一礼俗背后的政治、文化背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曾侯乙墓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的西北约三公里叫擂鼓墩的地方,从北南流的(氵厥)水和从西东流的涢水在东南合流,西北是起伏的山峦,曾侯乙墓就在两水相会合的三角地带的一支向东折的小山岗的尽头。这里背山环水,居高临下,景色宜人。曾侯乙墓为竖穴岩坑木槨墓,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面积220平方米,从封土堆至墓底深约13米以上。曾侯乙墓工程巨大,保存完好。加之出土器物精彩丰富,墓内有陪葬人二十一个,殉狗一只,皆用木棺装置。对  相似文献   

12.
在蒙古国考古文化遗存中,有一种墓葬习俗与红山文化的积石冢的外部形制非常相似,那就是墓上积石的“石堆墓”和“石板墓”文化。虽然红山文化积石冢与蒙古国的“石堆墓”“石板墓”之间的文化内涵差异巨大,很难做大范围的跨时空比较研究,但将蒙古国“石堆墓”“石板墓”与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外部形制、墓葬构筑特征进行一个粗线条的梳理,以期对红山文化及后来的北方游牧民族积石为墓的葬俗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即蒙古国“石堆墓”“石板墓”与红山文化积石冢之间,在埋葬习俗方面具有相似性,它反映出远古时期的先民们“天圆地方”观念的形成,对万物有灵世界及灵魂观念的虔诚笃信。  相似文献   

13.
名联选粹     
《老友》2003,(8)
杭州西湖天下景: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睛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上海豫园万花楼: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幕暮朝朝。济南千佛山的的突泉: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治水,冒胃胃冒,胃出一串珍珠。名联选粹@游胜来~~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灿烂的文化,也有别具一格的体育项目,如:乃拉、那达幕、那达幕大会等等。其中乃拉就类似现代的单项比赛;那达幕就类似现代的多项运动会;而那达幕大会是好汉三艺(男子摔跤、射箭,赛马)三项传统体育运动比赛,等于现代的综合性运动会。因此,那达幕大会体现了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特点,对它的了解和掌握更有助于蒙古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那达幕大会的来源与发展那达幕大会是一部历史文献,它生动地记载了蒙古民族发展的历史。从古老的传统项目上看,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个民族的足  相似文献   

15.
希拉康坡里画墓是古埃及涅伽达文化Ⅱ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画墓已被考古学者证实为王墓。尤其重要的是,画墓的壁画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埃及抗击外来人侵者的一次重大的胜利,没有丝毫的“来世论”的宗教色彩。其艺术形象与主题思想具有现实主义的历史意义。在埃及文明时代的早期,文字材料极其匮乏的情况下,画墓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埃及国家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1969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山嘴子公社毛布沟村(今属翁牛特旗乌丹镇)发现了辽墓。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今赤峰市博物馆前身)的于庚寅、苏赫、项春松等随即赶往现场清理发掘。发掘工作持续到第二年6月才结束。经发掘探明,这是一个共有4座辽墓的家族墓群。1969年9月,在一号墓出土了契丹小字《故耶律氏铭石》,为了庆祝这一重大发现,发掘者们还杀了一只羊,饱餐一顿。  相似文献   

17.
战国到西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和墓葬形制发生改变的重要时期,建筑材料、工具、建造技术和死生观念构成了空心砖墓对中原地区木椁墓的替代。空心砖的制作技术相对于青铜器铸造来说更加简单,空心砖墓的出现满足了当时既要表明身份、又希望能够减少成本的一部分下级贵族的需要。墓葬建筑材质的改变对墓葬内部空间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代空心砖墓的形制仿地上居室特征明确,墓室内部空间增大,随葬器物增多。这一改变发生在西汉时期,其影响的结果就是室墓的产生。室墓是仿照地上住宅建造的,墓葬封闭之前死者亲属可以在其中举行祭祀活动,是事死如生观念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8.
阜新地区出土了众多辽墓壁画,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四家子辽墓壁画、平顶山辽墓壁画、平安地辽墓壁画、关山辽萧和墓壁画以及黄家沟辽墓壁画等。这些壁画的内容题材、图像样式和艺术特色突出展现了契丹的民族特色和风俗性,其绘画的风格技法、构图布局充分展现了辽代绘画成熟高超的艺术水平,形象生动地折射出独具特色与魅力的契丹历史文化内涵,涉及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曾侯乙墓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的西北约三公里叫擂鼓墩的地方,从北南流的(氵厥)水和从西东流的涢水在东南合流,西北是起伏的山峦,曾侯乙墓就在两水相会合的三角地带的一支向东折的小山岗的尽头。这里背山环水,居高临下,景色宜人。曾侯乙墓为竖穴岩坑木槨墓,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面积220平方米,从封土堆至墓底深约13米以上。曾侯乙墓工程巨大,保存完好。加之出土器物精彩丰富,墓内有陪葬人二十一个,殉狗一只,皆用木棺装置。对  相似文献   

20.
在内蒙古阿旗东沙布台乡宝山村西发现的两座辽代早期壁画墓,墓主人一是耶律阿保机的近亲,一是来自中原的与耶律氏有姻缘关系的女性。两座墓均应为公元923年建造,结构完整。墓内壁画内容丰富,再现了契丹早期社会风貌,反映了中原与北方文化的融合,展示了晚唐辽初时期高超的绘画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