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湖北长阳,是土家族聚居县。长阳土家族传统民歌内容十分丰富。为了揭示传统民歌的规律和特点,对它进行搜集、整理、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仅略述对它的分类和识别。我认为,将长阳土家族传统民歌分为号子、山歌、锣鼓歌、小调、风俗歌、儿歌六类,是比较实际的。现简述如下.一、号子1.船工号子:清江(古称夷  相似文献   

2.
长阳花鼓子     
陈孝荣 《社区》2012,(5):30-30
我的家乡长阳是歌舞之乡,世代的土家人都醉在歌舞里了。这其中,花鼓子也不甘落后,与长阳山歌、长阳南曲、土家撒叶儿嗬等歌舞一争高下,在土家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主角的角色,并成为土家人表达爱情最直接、最火辣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山歌是否可以识别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教育的手关键在于确认其是否拥有明确的教育自觉意识.援用<论语>中孔子评价<诗经>时使用的"兴、观、群、怨"与"多识"的标准,对重庆酉阳土家山歌六大类中存在的教育自觉进行了认定,从而明确了作为社会教育重要手段的土家山歌的身份.  相似文献   

4.
在<鱼丽>篇中可以看到巴楚音乐的元素,<鱼丽>、<南有嘉鱼>正是以巴楚音乐的特色,在"四夷间奏"中独树一帜而得以流传.当今湖北巴东、长阳的山歌、民歌都活跃在生产劳动或祭祀文化、节日庆典之中,成为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日的三峡民歌与古代的<鱼丽>、<南有嘉鱼>有一种割不断的渊源联系.  相似文献   

5.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凝聚着哈尼族的音乐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哈尼族独特的演唱天赋。《栽秧山歌》是研究哈尼族文化及其民族性格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主要谱例。  相似文献   

6.
流泪的音符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的民歌像土家族民歌那样,张扬悲哀,为哭喝彩。 每一首土家民歌,都找得出一些哭泣的音节,无论是山歌还是小调,莫不蒙上一层重色彩的悲哀和远古的怆凉。就连一些表达欢乐的乐章里,也弥散着大量的“哭”的音乐颗粒,有的歌干脆就是哭歌。 所谓“非商非羽”。调式主属不明;所谓“16i”行腔基调;所谓“6165—,1612165—6i216—”的下行终止民歌弦法……所有这些对土家民歌的发现,都只能说明:土家民歌在行腔上所产生的声情效果,就是“哭泣”,是对真哭的艺术模拟乃至粗造提炼,而且生理性多于文化性。这些,无论今人的耳朵还是古人  相似文献   

7.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惟一的土家族自治州,也是湖北惟一还尚存土家语民歌的地方。由于土家语有语言无文字,土家语民歌流传下来,还保存有甚少的歌谱记录。土家语咚咚喹歌曲是根据土家族古老的乐器咚咚喹音调而唱的歌曲,曲调简单、轻快,多为妇女儿童所唱,它的保存相对较为完整,其节奏、调式、旋律、结构和演唱形式与土家语的语法结构、语音语调、表达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千百年来它所沉淀下来的丰厚的艺术价值,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研究土家族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8.
<正> 在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中,山歌是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有首山歌唱道:不唱山歌冷秋秋/唱起山歌乐悠悠/一来能消苦和闷/二来能解万般愁.由此可对山歌在土家人民生活中的功能略窥一斑.事实上,唱歌已成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劳动生产中唱薅草锣鼓歌,在修新居时唱上梁歌,姑娘出嫁时唱哭嫁歌,土老司请神时唱  相似文献   

9.
清江中下游土家踩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踩生,又叫逢生、踏生,是流传于土家族地区的一种生育习俗。作者通过对清江中下游的巴东、长阳土家踩生的田野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土家踩生是利用朕兆来占卜吉凶的奇特巫术,是土家族先民们在险恶的自然条件下,企图支配自然为人所用、相信人可以利用外在力量为自己造福的古老的巫术信仰和巫术活动的承传。踩生中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柔弱胜刚强"的观念,表现出土家族强烈的生命意识及其与道家阴阳观、老庄哲学思想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正>石柱土家啰儿调发祥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流传于土家族和汉族共同生活的渝东南广大地区。石柱土家啰儿调因山歌唱词中有"啰儿"而得名,与唐代巴渝地区广泛流传的竹枝词一脉相承,具有悠久的历史。石柱土家啰儿调在长期传唱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多样、曲调简介多变、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