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摘要]生态文明是生态的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模式),更是文明的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改善生态环境。处理好生态环境问题,既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又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之一,同时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过程。建设生态文明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研究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基础,对建设好生态文明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面对我国严峻的生态形势,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主要包括物质层面和思想精神层面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中国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应从方针决策生态文明化、生产方式生态文明化和个体行为生态文明化三个层面来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视阈的生态文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科学发展现的视角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生态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现的继承和发展.长期以来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人口压力过大,我国的生态问题相当严峻,探析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事关国土安全、国计民生.其哲学理论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和培养生态文明理念;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注重提高环保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6.
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密切联系,掌握二者的联动机制与实现形式,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将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进程;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有着指导约束作用,保证了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由此完成二者的联动.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此,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就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十八大报告中单篇阐述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建设领域。生态文明为低碳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动力来源,低碳经济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第三个生态示范省,促进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是其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目前,黑龙江低碳经济发展存在"三高"产业多、低碳技术落后、区域低碳经济不平衡等问题,可以通过转型资源型城市、推广生态示范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等措施解决发展困境,以期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的思想、人类破坏自然带来的环境问题思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等主要内容。当前,"低碳"概念的提出与实践将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切实地摆在了人们面前。因此,科学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对于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把握生态文明的概念体系及其内在逻辑,是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依据。论文主要从党的文献角度对相关观点进行了理论梳理并认为:人与自然和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所在;经济与生态协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建设"两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长远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指导;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代际伦理重要性的显现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出现相伴随,生态文明建设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代际公平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社会条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代际公平,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代际之间劳动付出和成果获得的对等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影响的可控性在代际之间的延续,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延续;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来说,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对于实现生态文明代际公平则具有更加一般性的意义;绿色消费方式的确立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基本的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学的概念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首先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解决的问题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做出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由于它对资源、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破坏,使工业文明的发展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 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正在逐渐兴起. 生态文明将在工业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新的文明高度.我国也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结合本国的国情,建设好生态文明,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本质意义上,是要将生态的要素融入整个文明.在前生态文明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欠缺了生态的向度,引发了人类文明的危机.要实现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必须实现生态与文明的相互融合.生态融入文明和文明融入生态,是生态与文明融合的一体两面,其实现基础是生态劳动.以生态劳动作为生态与文明的互融中介和实现基础,担保了生态文明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发展和创新。从毛泽东的"人口与自然的协调"思想到邓小平的"经济增长与环境平衡"的理论,经过江泽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胡锦涛同志最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五位一体"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理论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丛然选择,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时代产物.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城市的持续发展;用三大定位构建"两型"社会的战略框架;创新经济增长模式,实现新型工业化;创新管理方式,用绿色技术和法规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建设生态城市,构建"两型"社会,是长株潭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和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旅游解说是提高旅游形象建设和管理水平,维护生态秩序和实现旅游价值的有效方式.旅游解说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功能与生态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态文明形态下,旅游解说要真正实现其价值,就应该在可持续发展及人文关怀的原则指导下,依据旅游解说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通过旅游解说的服务和教育等基本功能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认为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调节当前的经济系统和管理手段,亨利.乔治的"杰佛逊式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比任何以大规模自上而下的管理为主的经济体制都更能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试验和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明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质上就是要通过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资源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