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如果把写作活动看成一个系统工程的话,那么这个工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写作的准备构思阶段,表达阶段,传播阶段和接受阶段。以往,对写作过程的前三个阶段,不少专家学者对写作成品和文章本身进行研究,建立了“文章学”;对写作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建立了“基础写作学”,对写作技巧进行研究,建立了“微观写作学”;对文章的传播进行研究,建立了“写作传播学”;但是大家忽视了一个基本环节——接受,而接受在写作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是建立写作接受学的时候了,本文试就建立写作试受理体论系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代应用写作学科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门处于工具地位的完整的应用性学科,主要由史、论、体、法等多维空间组成。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为了促进与完善现代应用写作学科的建设,应加强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探讨现代应用写作的特质;明晰现代应用写作的源流与发展;重视对现代应用写作学主体的研究;掌握现代应用写作文体的类别;探索现代应用写作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少年来,写作教学是学生写文章,教师改文章,从文章到文章。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时代的飞速前进、社会的迫切需要,对于文章写作的要求愈来愈高,文章学、写作学的研究愈来愈深入,写作教学改革也出现了生机蓬勃的景象,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式。文章与写作、文章学与写作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章学研究写作的文章,写作学研究文章的写作。文章是写作的产品,写作是生产文章的行为;文章产品是静态,写作行为是动态。有动态的写作行为,才有静态的文章产品。由于这一理论问题的解决,给写作教学、写作训练带来了新的思考。过去的各种写作基础知识之类的写作教材以静态  相似文献   

4.
现代写作学主要是针对古代写作理论和传统写作学而言的 ,是一门运用现代观念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写作活动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现代写作学从其诞生之日起 ,就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困惑 ,即 :现代写作学的性质究意是什么 ?是“学科”抑或是“术科” ?或是兼有“学科”与“术科”的属性 ?这曾是 2 0世纪 80年代写作学界争论过的一个话题 ,至今人们的认识仍存在分歧 ,争论尚无结果 ,可谓见仁见智。这既体现了写作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也反映了人们认识上的困惑。现代写作学要振兴和发展 ,要走向独立和成熟 ,必须“走现代化、科学化之路” ,必须“走现代…  相似文献   

5.
由朱伯石教授主编、全国二十所高校参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写作学》一书,自1986年下半年出版发行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得到了好评。要想正确认识和准确评价《现代写作学》这本虎虎有生气、有创见的写作学新著,首要的一点,是要把它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加以纵式的考察,哪怕这一考察仅仅是概略的一瞥。我国现代写作学的兴建,是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写作的革新运动产生了《文章作法》(夏丐尊、刘董宇著)、《作文法讲义》(陈望道著)等现代写作学的奠基  相似文献   

6.
写作既然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其间充满着作者的情感运动和思维活动,带有极大的主体能动性,所以,加强对写作心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写作心理学”的任务也已摆在眼前.本人不揣冒昧,谈点粗线看法。“写作心理学”的性质和对象“写作心理学”应该属现代心理学的范畴,它是现代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它是写作学和心理学联姻而生的,毫无疑问,它应该具备乃父乃母的特点。这种一身二任的特点,使它在现代心理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使它在现代写作学的理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人提出现代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应分“客体论”(写作的外部规律)、“本体论”(写作的内部规律)、“总体论”(写作的综合规律),其中“本体论”的全部和“客体论”及  相似文献   

7.
写作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践及理论研究一直是从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人们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写作学与现代写作学具有不同的特点,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前者教人写作技能,后者培养人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要研究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就必须研究写作主体,写作主体是构成写作学研究对象的基本要素之一。文章,不仅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再现,也是写作主体运用心理功能有效地调动心理机制的劳动结晶。所以,研究写作主体的心理机制也就成了写作主体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以往,我们的写作理论研究只偏面强调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以及文章  相似文献   

9.
提出"生命写作学"概念,旨在建构一种直观、有效的写作学研究方法。"生命写作学"主要包括对于写作行为生命化过程的研究,和对于具有独立生命品格的文章的研究,把握写作行为生命化与文章发育、成长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写作学应对文章的语言要求作多视角考察 ,从“基本要求”、“文体 (语境 )要求”及“风格特色”三个层面作出表达 ,使写作学理论更切合于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写作学学科话语的最高理想是哲理性与操作性的统一 ,即理论的深刻性与实践有效性的统一。马正平教授主编的《高等写作学教程系列》中由“写作秩序论”、“写作美学”、“写作文化学”、“写作思维学”“写作智慧论”、“写作措辞学”等高度原创性理论构筑的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体系 ,基本达到了这一学术境界。这样 ,这套教程便成了中国当代写作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写作学学科话语的最高理想是哲理性与操作性的统一,即理论的深刻性与实践有效性的统一.马正平教授主编的<高等写作学教程系列>中由"写作秩序论"、"写作美学"、"写作文化学"、"写作思维学"写作智慧论"、"写作措辞学"等高度原创性理论构筑的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体系,基本达到了这一学术境界.这样,这套教程便成了中国当代写作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3.
一、写作学的新三段论历来的写作专著和教材,都在传统的圈子里精益求精地作着自我探索,或者仅拿科学技术的新方法来修修补补,对于写作整体的变革却没有顾及,这在写作过程的论述上便可以略见一斑。传统写作学提出了准备阶段(或者叫构思阶段、材料收集阶段、提纲阶段)、起草阶段(或者叫行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写作学理论和写作教学理论不断革新,写作教学也随之完成了由传统到现代的演变,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学体系.本文试从高校写作课教学观念的变革,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写作课教材的积极调整和写作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求等方面探究高校写作课教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是第一部借鉴西方理论来研究中国作文教学的专论,它前承中国古代写作理论传统后启中国现代写作之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开包括实用写作在内的现代写作学之先河。不仅是梁启超送给我们中学语文教育的一道美味大餐,也是现代写作学理论建设的一部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6.
今年暑期,中国写作学会在烟台召开了“现代写作学学术研讨会”。写作学科跨上现代科学的道路,是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次学术研讨会是写作学界向现代化迈进的一次思想交流。会议所涉及的如何看待传统、写作学科理论建设及写作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写作学学科体系中,写作学和文章学、作者和写作主体、材料和写作客体、文章和写作载体、读者和写作受体、集材和感知、构思和运思、行文和表述、标题和题目、主题思想和中心思想、论点和论断、结构和布局、线索和脉络、文体和体裁、文风和风格等,都是含义相近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需要加以准确、清晰的辨惑,以有利于人们对写作原理和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并推动学科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更臻精审和圆融。  相似文献   

18.
非构思写作学把当代写作学理论拉上了后现代的这条道路上,这条道理的转向为当代写作学带来了方法论上的视角的转变和研究背景的改变、不仅仅强化了写作学研究的哲理性也强化了其操作性的特征,它使得当代写作学在本体论上,实现了平面无序到立体有序,写作理论研究从形而上到形而下,从独语到对话;在方法论上,由逻辑分析方法走向语境分析方法,由思辨方法走向反实在论方法;在认识论上,则从总体性的高台走到了相对性、局域性这一平台。  相似文献   

19.
从边缘处崛起--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写作学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九十年代的写作学研究深入写作行为背后的思维机制 ,逐步建立了以写作思维技术为中心的操作性理论体系 ,写作思维的奥秘逐步呈现。新世纪初编写的《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对中国当代写作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整合。在反思 90年代以来写作学研究得失的基础上 ,文章对 2 1世纪写作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源远流长的写作学理论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与综述。文章从三个方面剖析了传统写作学理论的局限性,并对新时期写作学理论建构的六种类型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现代科学文化发展需要出发,阐述了现代写作学理论在四个方面具有的质的突破、文章最后预测了九十年代后期现代写作学理论可能遇到的三个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