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治体制经历了东印度公司与英王直接统治两个时期.两个时期都做了重大的调整,以应对印度人民抗议的高涨和国际殖民体系的逐渐崩溃.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治体制对印度独立后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文学发端于殖民时期的清教主义,在18、19世纪经历了理性时代、浪漫主义及超验主义、现实主义及自然主义几个历史阶段。一个国家的文学往往是其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不同时代的主要思想、道德、文化趋势及变迁。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它的文学从兴起时便...  相似文献   

3.
艾达·坎布雷特是澳洲殖民时期广为人知的诗人、小说家、报刊评论家及传记家,在澳洲殖民时期的文学领域内举足轻重.然而传统观念时女性文学大加排斥,视其为"另类".毫无疑问,艾达难免陷入同样困境.本文旨在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位多产的澳洲女性作家的创作主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阐明艾达在澳洲殖民时期文学领域的伟大女性作家地位,并进一步说明她是同时代最为大胆的女性作家.  相似文献   

4.
库柏在他的代表作《皮裹腿故事集》中记录了北美殖民开拓时期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为后来的美国文学开辟了一个宽广的本土特色领域。从边疆的拓荒史、殖民斗争史和印第安人衰亡史这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这一特定时期美国社会发展的史诗性画卷。  相似文献   

5.
《吾国至上》是英国当代女剧作家丁布莱克·韦藤贝克的著名代表作。该剧以“剧中剧”的元戏剧形式讲述了流放到澳大利亚的英国囚犯在的拉尔夫·克拉克少尉的指导下排演乔治·法夸尔的喜剧《招兵官》的故事。在该剧中,戏剧策略表面上体现了对囚犯的解放和救赎,但本质上却是一种复杂和隐匿的文化殖民形式。本文从该剧中戏剧启蒙对等级身份的预设、戏剧生产对殖民他者的规训和同化以及戏剧艺术对英帝国性认同的建构三个方面入手,论证了戏剧策略仍归属霸权文化的殖民话语。   相似文献   

6.
英国在全球数百年的殖民扩张中,殖民手段逐渐成熟,隐蔽,从早期的武力征服到中后期的语言文化宗教殖民,从肉体枷锁到精神桎梏。其中,宗教殖民影响最为深远。乔治.兰明的成长小说《在我皮肤的城堡中》充分彰显了宗主国英国的宗教殖民在殖民地巴巴多斯的深远影响:殖民者利用圣经阐释控制属下的灵魂,使其失去自我,成为驯顺的他者,甚至是自我毁灭。换言之,宗教和殖民主义彼此呼应、相互声援,形成共谋关系。  相似文献   

7.
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适应了资本生产发展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西欧各国封建君主国家和早期工商业资产阶级所称道与推行.在重商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西欧诸国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掠夺,进而开始资本原始积累.从重商主义的形成、经济思想、以殖民掠夺为载体进行海外推行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重商主义.  相似文献   

8.
屈原在楚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在顷襄王时期再度被流放到江南,这在学术界已早有定论。但是,屈原被流放到汉北是什么时间;被流放到江南又是哪一年,从哪里出发,行走路线,流放到江南什么地方?这些问题两千年来认识却不一致。本文将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小说《黑狱来的陌生人》(JackMaggs)是一部重写澳洲殖民历史,反抗英国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现实主义传统,解构被殖民主义定义化的【英国身份】,最终回归澳洲本性的反殖民小说。由于不满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对澳洲流放犯的不公正描述并且受到萨义德文化抵抗策略的鼓舞,彼得·凯里以创作奥茨这一作家人物的形式戏仿狄更斯,揭示了帝国主义文本中充斥的谎言和虚荣,颠覆了经典文本《远大前程》中的帝国主义话语霸权,重新书写了澳大利亚作为殖民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爱德华·泰勒 (EdwardTaylor,c .1 644—1 72 9)是一位英国出生的美国诗人 ,被公认为殖民时期备受清教徒推崇的美国文学初期两个重要的宗教诗人之一。诗人以诗的形式来探索基督教的教义和教徒所信奉的“原始罪恶”。他的绝大部分诗歌多以沉思录的方法诠释他的神学  相似文献   

11.
<正> 在近代殖民掠夺史上,英国写下了臭名昭著的一页。它的暴力掠夺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东方的印度,是英国的主要掠夺对象,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殖民掠夺中,英国殖民者巧取豪夺,横征暴敛,榨取了印度人民大量的血汗,使英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也为确立它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工业垄断地位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对英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即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帝国主义时期在印度的殖民掠夺以及对英国所起的作用做一浅述。  相似文献   

12.
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在亚洲的历史以18世纪中期为界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和势力渐进发展;第二阶段,东印度公司的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方面是这一时期印度国内出现一种政治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英国与法国等殖民国家在印度的商业竞争日益激烈,东印度公司开始谋求通过获得领土来确立自己的贸易地位,战争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鲁迅比郭沫若大十一岁,正式开始文学活动也比郭沫若早十来年。李何林先生曾经把鲁迅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从一九0七年到一九一七年为早期。本文所指的鲁迅早期就是这一时期。从鲁迅这个时期的著译文章看,浪漫主义是他这个时期的主要文学倾向。青年时期的鲁迅发扬浪漫主义文学旗帜,对我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有着重大影响。代表着新文学浪漫主义发展方向的当然是郭沫若。他早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想与他的创作一道,牢固奠定了现代浪漫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4.
《鲁滨逊漂流记》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并被堪称为一部反映欧洲殖民主义向海外扩张和从事殖民实践的早期小说。无论是在言语体系,形象塑造,还是宗教信仰方面,主人公鲁滨逊都以一种"中心"与"边缘"的思维来界定欧洲文化与非欧洲文化。本文借用萨义德的"对位阅读"法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这篇小说的文化殖民,试图颠覆中心与边缘对立的思维模式,揭示小说中欧洲中心主义的表征,让边缘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民族文化还原到其本来的多元和偶然中。  相似文献   

15.
殖民文学与后殖民文学在书写东方印度主题方面,存在一些复杂微妙的历史联系,存在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东方”话语,这与一些英国作家和印裔英国作家的东方主义心态有关。  相似文献   

16.
荷塞·马蒂是十九世纪古巴的一位杰出革命家,也是那个世纪拉丁美洲文学中最重要的一位诗人。他一生中只有很少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但是他的诗作,对拉丁美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荷塞·马蒂一八五三年生于古巴一个小官吏家庭。一八六九年,十六岁的中学生马蒂就帮助革命教师编辑报纸《自由祖国》,鼓吹古巴独立解放,因而受到西班牙殖民当局的迫害,并被关进监狱,服了七个月苦役,随后又被流放到远离祖国的西班牙。从那时起,马蒂  相似文献   

17.
当代社会是视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所谓“景观社会”,这个世界乃至人的存在本身也已经成为视觉化的存在.在此背景下,强势的视觉文化将越来越多的视觉因素“殖民”到文学等非视觉艺术的领域之中,以此铲除和替代非视觉艺术的审美感知基础,即“视觉殖民”.视觉在文学领域中的殖民方式是多样的,其目的都在于破坏文学审美体验的基础——想象,以此剥夺文学的独立性,使之纳入到影视艺术乃至整个视觉文化之中.视觉殖民使得文学降格为现实之物,从而丧失了其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8.
移民小说是澳大利亚殖民时期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 ,与早期澳洲文学中独特的“流犯小说”占有同样突出的地位。本文作为作者正在撰写中的《大洋洲文学史》的一部分 ,勾勒了该类型小说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 ,集中讨论了有关主要作家与主要作品 ,为澳殖民时期的移民小说提供了一个大致而清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在东方近现代反殖民斗争中出现了宗教民族主义文学这一民族主义文学类型.这种文学以本民族固有的宗教文化为基础和依托,讴歌本民族宗教的光荣传统,表现本民族的宗教情感,体现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在近现代东方反殖民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号召、鼓舞作用,对本民族文学乃至民族国家独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南亚次大陆出现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文学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文学是这种宗教民族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0.
重婚叙事是维多利亚小说的高频叙事策略,涉及经典小说,常见于通俗小说,盛于惊悚小说,是19世纪英国殖民扩张及社会变革时期婚姻家庭状况的文学表征。重婚叙事在西方文学中有一定的渊源,主要呈现为"意外回归—确认重婚—激化矛盾"的叙事模式。维多利亚小说的重婚叙事在承继西方叙事传统的基础上,表现出"殖民回归"式的维多利亚时代特色,在描写有悖传统的婚姻乱象的表象下实现了善恶有报的伦理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