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钊先生主编的《三德教育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论纲》),是一部系统论述“三德”教育的好书。该书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批判继承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并吸收国外进步的伦理思想,颇多新意。现就感受最深者略抒管见。一、立论科学,结构严谨。本书作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观今鉴古,对“三德”的发展历史作了客观的剖析,对“三德”在整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基本内容,“三德”教育的原则、目标与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朱子大全》第六十七卷“杂著”中,有一篇“周礼三德说”,对《周礼》中所讲的“三德”作了解释,对三德之间的关系讲了一番道理,其中有些思想对我们正确理解道德的层次性和实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德教育:应该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4.
儒家伦理思想庞杂,良莠杂糅。批判继承和发展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公民道德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儒家伦理中的仁爱、诚信和孝悌思想进行阐述,探讨儒家伦理思想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统称"三德")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 对“三德匮乏综合症”不可小视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一个日益繁荣昌盛的中国,已经令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不得不刮目相看。但是,社会风气在某种程度上的急剧恶化,也是事实。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三德匮乏综合症”。一些人既无良好的个人品德,又不能谨守职业道德,并且不讲应有的社会公德。因而,我们常常不得不为此而苦恼: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滑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人们不必再为衣食温饱而焦虑,却常常因为所遭遇到的  相似文献   

6.
对上博五《三德》中两处释文作进一步探讨,认为“而不,天乃降灾”中的“”当读作“期”,意为期约、约定;整句是说“如果有期约在前,但后来并没有严守期约,那么上天就会降下灾祸”。“已而不已,天乃降异”中的“已”当如字读,可训为“拒绝”;整句是说“如果先前拒绝了,而随后又改口答应,那么上天会降下灾异”。“凡飤饮无量詯(计),是谓滔皇”中的“滔皇”当即文献中的“滔天”,其中的“滔”当训为“怠慢、不尊重”;整句是说“如果饮食没有节制,这就是对上天不敬”。  相似文献   

7.
要说徐霞客的"游道三德",还得先说一说徐霞客这个人。他是明代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游记作家,也是历史上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徐霞客名弘祖,号霞客,幼年好学,博览史籍及图经地志,应试不第遂断功名之念,立志"问奇于名山大川"。他自21岁起出游,"踯躅30年,驰鹜数万里间",东涉闽海,西登华山,北及燕晋,南抵云贵两广,游历了神州名山大川。  相似文献   

8.
结合大学生校园生活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际,试以校园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为案例,从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新生的恋家情结和校园内的恋爱现象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等三个方面,探讨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进行"三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莎剧论纲》:突破和超越雷成德如果说,一部艺术创作使读者得到无限的惬意和审美愉悦不足为奇的话,那末,一部学术专著取得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就不能不令人特别关注了。西北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薛迪之的《莎剧论纲》就是这样一部理论著作。在《论纲》之前,薛迪之曾主...  相似文献   

10.
新的角度新的构思──《马克思主义论纲》评介贺安敬由亓子杰教授和杜金亮副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论纲》(以下简称《论纲》),已由石油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山东省副省长张瑞凤专门为此书作了序,在此书的编写过程中,我参加过几次讨论并读过部分初稿。出版后,我又...  相似文献   

11.
自萧君和先生在《佛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发表《中华学论纲》并由《新华文摘》1997年第6期转载后,1997年12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萧先生的《中华学初论——中华新探》,列入“中华学丛书”之一。该书将《中华学论纲》提出的创立“中华学”新学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语言学论纲》评介牛汝极我国年轻的民族语言学学者王远新在继《中国民族语言学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之后,新近又出版了一部力著《中国民族语言学论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约18万字)。该书从中国民族语言学的地位和传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特点和“五爱”的深刻内涵以及“三德”的基本要求等几个方面谈谈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刘勰《文心雕龙》的纲的讨论,学者们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意见。但是,对“纲”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还是有待商榷的。笔者发表一点看法,以教正于大家。在《文心雕龙》的篇目中,被刘勰称为“文之枢纽”的,是《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和《辨骚》五篇。所谓“枢纽”,就是纲,就是《文心雕龙》全书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其作了深刻的发掘,取得了一批成果。毕宪顺等同志所著《邓小平经济思想论纲》(石油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以下简称《论纲》),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内容,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  相似文献   

16.
理论研究园地里一株绽开的鲜花──《毛泽东思想论纲》评介何世芬由著名学者、博士导师郑德荣教授主编的三卷本《毛泽东思想论纲》,最近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及其发展的总体上,比较全面、系统、严谨地论述和评介毛泽东思想的专著。全...  相似文献   

17.
近读龙长吟先生的新著《民族文学学论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7月,下称《论纲》),受益匪浅。《论纲》推出了一门新学——“民族文学学”。作为一项开创性工程,或诚如为该著撰“序”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界誉宿马学良先生所说的:“开创性工程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本书所涉及的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很高,论述中必然有难以全面周到之处。”但该著那种锐意开拓的精神,纵横种阅的大气和脚踏实地的虔诚,确实令人耳目二新、感奋不已。建立“民族文学学”,笔者以为,这是文学研究史发展至当代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德国大文豪…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道德根源在《尚书》。孔子修订《尚书》就是为了弘扬道德。尧帝以道德为标准选拔干部和接班人,舜帝继承并发展了尧帝的道德观,皋陶的"九德"和箕子的"三德"之说规范了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准则,《吕刑》阐述了道德、法律和行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此,道德成为了仁人志士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先秦,“儒”有教官、教师之义,但此义为《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所失收,故今为之补。先秦时期,在诸侯国中传授专业知识、专门技艺的人被称为“儒”。《周礼·天官·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德行”,指《周礼》中的“三德三行”(详后),属于道德行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艺。可见,师与儒都是教师,所不同的是,“师”是负责道德品行教育…  相似文献   

20.
黄钊教授的新作《儒家德育学说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于2006年3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论纲》由“导论”和“儒家德育学说的开创形成”、“儒家德育学说的演变发展”、“儒家德育学说浅评”、“儒家德育学说与当代文明”等篇构成,共42万余字,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儒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